全程程序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股骨骨折术后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10-18 12:05陈荣玉易秋婷上官凤华陈斯彦叶淑琼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股骨骨折糖尿病

陈荣玉 易秋婷 上官凤华 陈斯彦 叶淑琼

[摘要] 目的 分析全程程序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股骨骨折术后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股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n=32)和试验组(n=32),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全程程序化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表现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程序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股骨骨折术后护理工作中,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护理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股骨骨折;糖尿病;全程程序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4(a)-0118-02

随着近年来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逐年变化,糖尿病的患病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这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骨折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基于此,需要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做好科学完善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1-2]。该文选取该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股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股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n=32)和试验组(n=32)。对照组中男患者19例,女患者13例,患者年龄在45~75岁之间,平均(61.8±5.1)岁;糖尿病病程1~12年,平均(6.4±1.7)年;其中股骨踝上骨折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股骨干骨折6例;试验组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14例,患者年龄在46~76岁之间,平均(62.7±5.0)岁;糖尿病病程1~13年,平均(6.5±1.8)年;其中股骨踝上骨折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7例,股骨干骨折5例。统计处理两组基线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以该次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照医嘱进行相关护理操作,对糖尿病合并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护理要点、疾病相关知识的详细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对其负性情绪进行安抚。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全程程序化护理:以患者入院时间为依据,分为3个阶段,即入院时、术前、术后,具体内容如下。

1.2.1 入院时护理 ①责任护士需要对患者治疗和护理工作进行全程负责,在患者入院时需要积极主动的热情接待,与其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疾病情况、饮食喜好、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等;同时对其家庭情况和经济收入等进行了解;对个性化、针对性护理方案进行制定,对病区环境、主管医护人员等进行介绍,促使其快速熟悉和适应陌生的医院环境,尽可能消除其紧张恐惧、烦躁忧虑等负性心理,对疾病的治疗方法、预后进行讲解,并对康复病例进行宣传,帮助患者重拾治愈疾病的决心和信念,提高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意识、能力;②对患者的饮食量进行合理指导和科学控制,制定适宜患者的饮食方案,对食物中的蛋白质、糖、脂肪含量进行合理调整,营养均衡,并要保证维生素等摄入充足;③将患肢抬高并予以制动,对患肢皮肤温度、血液循环等情况进行严密观察[3-5]。

1.2.2 术前护理 ①由于大多数患者对术后恢复存在担忧心理,甚至存在抗拒手术的行为,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其进行交流,讲解具体手术操作、手术的必要性、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常见并发症等,以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信任和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②责任护士需要对术前各项检查的重要作用告诉患者及其家属,以免延误最佳手术治疗时机,做好备血、备皮、药敏试验等准备工作,告知禁食、禁饮具体时间,教会患者床上排便的技巧,保证个人卫生达标,定时翻身叩背,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预防压疮;③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增加饮水量,进行深呼吸运动,尽早开展功能康复锻炼,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④对血糖水平进行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达标的情况下可显著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同时防止出现其他并发症。餐前、餐后2 h需要检测患者血糖水平,并依据检测结果对胰岛素用量进行适当调整,尽量使血糖水平恢复至术前标準。

1.2.3 术后护理 ①术后责任护士需要与患者保持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予以疏导和抚慰,帮助其排忧解难,减轻其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每位患者的不同特点做好出院指导工作;②术后叮嘱患者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基础上保持血糖水平稳定性,满足营养需求,以促进伤口快速愈合;③功能康复锻炼:术后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对糖脂代谢具有促进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全身机能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患者病情、身体情况及年龄等为依据,对活动计划进行制定和指导;④并发症观察及预防:由于高血糖的影响,使得糖尿病患者小血管平滑肌细胞出现增生性改变,需要为患者创造清洁、卫生的病房环境,对他人探视进行限制,勤洗澡、勤换衣服,必须加强护理,勤翻身和按摩,肢体加强活动。对切口进行观察,及时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有无裂开、红肿现象,对于切口裂开不愈合的患者,需要增加换药次数[6-8]。

1.3 观察指标与护理效果评价

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死亡情况,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患者对病区环境、健康教育及业务技术、人文关怀等满意度,满分100分,得分与护理满意度成正比;统计两组住院时间,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糖维持在标准水平,无并发症出现;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血糖水平基本正常,出现轻微并发症;无效:临床症状、体征、血糖水平无明显改变,出现性质较严重的并发症[2]。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有关数据加以分析处理,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使用(x±s)进行表示,比较给予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护理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使用[n(%)]进行表示,比较给予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的差异

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与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出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满意度评分及住院时间的差异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9.4% vs 34.4%,χ2=5.851 4,P<0.05,6.3% vs 31.3%,χ2=6.546 1,P<0.05),其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所示。

3 讨论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全程程序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股骨骨折术后护理工作中,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护理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凤.优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2):28,30.

[2] 马丽丽,李晓静.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4):68.

[3] 申景芳.程序化压疮管理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8):226-228.

[4] 曹小莉,陆春燕.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1):9-10.

[5] 刘静.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0):333-334.

[6] 赵爱春,吴天霞.程序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股骨骨折术后应用的疗效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10):85-86.

[7] 李辉.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 3(13):119-120.

[8] 石惠.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7):214.

(收稿日期:2018-02-11)

猜你喜欢
股骨骨折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常规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对比研究
解剖钢板结合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LetenneurⅢ型Hoffa骨折
标准化护理在股骨颈干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