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慢病患者家医签约率方式探讨

2018-10-19 06:36北京市怀柔区龙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499巴翠蓉石红付艳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签约率家庭医生社区卫生

北京市怀柔区龙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499)巴翠蓉 石红 付艳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怀柔区由于社区卫生站调整,原车站路社区卫生站于2017年8月31日撤销,其原管辖居民大部分按照属地划分到开放路社区卫生站,按照健康管理要求,需要对划转居民进行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首先重点进行高、糖患者签约。从开放路社区站健康档案系统查询出未签约高、糖患者618名,要求在9月、10月完成签约。

1.2 研究方法 采取了两种方法签约,A种电话签约是将所有未签约618名高、糖患者按照健康档案中的电话逐个打电话告知其签约服务事宜,结果86人同意签约并且已经在公共卫生网络系统进行电子签约,其中19人为门诊就诊时签约患者,520名拒绝签约(理由多为在上级医院或其他机构取药就诊,不在我站就诊),10人联系不上,2人去世(注销其档案)。B种是门诊签约,通过门诊就诊系统查询出9月、10月到门诊就诊取药的高、糖患者有205人,就诊时进行签约130份,75人因为取药时全科医生忙于接诊或患者时间紧张暂未签约表示后期补签,无拒绝签约患者。将两组方法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两种方法家医签约效率比较,A组与B组家医签约效率差异比较有显著性意义(X2=191.48,P<0.005),B组家医签约效率较高。详见附表。

附表 两种方法家医签约效率比较

3 讨论

家庭医生式服务是让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与居民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规范服务体系,引导更多的居民到社区就诊,形成分级医疗的就诊格局。此项统计结果显示,在进行签约方法比较中可看出门诊就医患者依从性较好,对社区认可度更高,家医签约效率更高。而通过健康档案中的慢性病患者电话拨打联系患者进行家庭医生签约率较低。目前我区家庭医生签约率还不达标,大部分患者仍旧愿意选择在上级医院就诊取药,对社区医院存在不信任、轻视或不满的态度,对家医签约态度淡漠,这是影响家医签约率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慢性病患者家医签约率和慢病规范化管理合格率以及全科医生的工作效率,应以门诊就诊患者为基础进行家医签约管理,而大撒网式的电话追访签约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补充手段。此外,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对社区不信任、不满意、不积极的态度,使慢病患者回归社区,配合全科医生做好健康管理工作。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医务人员欠缺、医疗技术不高、人员待遇相对较低等问题,药物品种数量达不到部分患者的期望,家庭医生式服务项目还无明确标准、无统一的签约规范,宣传力度不够、居民对家医签约认可度不高[1],家医签约与否未体现出明显差别,使得患者积极性不高等。要提高家医签约率,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明确家医签约服务项目并保证能够实施,确定签约规范,并做好宣传工作。家庭医生式服务运行时间较短,尚未形成规范与制度[2]。因此要逐步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家医服务内容并形成模式,利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等媒介形式进行宣传。②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能力,解决人力资源不足问题。现有的全科医生大多是由专科医生经过转岗培训而来的,并不能达到真正意义的全科,要加强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家医团队服务能力,以适应家医服务的需要。③增加吸引居民签约的优惠措施。只有居民在家医签约中得到实惠,才能提高他们参与签约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④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积极性。制定相关措施以调动医务人员签约积极性,打破传统收支两条线政策,允许医疗机构突破现行工资调控水平,医疗服务收入盈利部分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等。⑤落实和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支持政策。合理确定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共同分担。⑥提高家庭医生式服务的专项投入。建议政府加大政策、资金方面支持。

猜你喜欢
签约率家庭医生社区卫生
以市场为导向 创新培养模式 开拓就业工作新渠道
家庭医生签约理 想照进现实
家庭医生 中国式签约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特点——42所在蓉高校调查数据统计发现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中国家庭医生困局待破
创新社区卫生服务 真正落实医保制度
三金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