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2018-10-19 06:36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461000王改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医护门诊口腔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461000)王改宇

口腔门诊作为院内感染的高发区之一[1],护理管理工作中常出现多种危急情况导致多项漏洞。如何提高口腔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2010年原国家卫生部正式启动了关于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示范工程活动,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按照卫生部公立医院改革、优质护理服务等工作部署的要求[2],我院参照其他医院的管理模式,结合医院的现有条件,制定并推行了医护一体化管理方案,于2016年1月年开始实施,比较实施前(2015年7月~12月)与实施后(2016年1月~6月)口腔门诊的院内感染率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口腔门诊2015年7月~12月、2016年1月~6月各600名就诊患者,诊断包括:龋病、牙齿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牙龈病、牙周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列缺损缺失、牙种植、口腔黏膜病等。以实施前(2015年7月~12月)患者为对照组,以实施后(2016年1月~6月)患者为研究组,分别对就诊人数、院内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照护模式,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如病情询问,常规引导,还有基本帮助等;而研究组则将医护一体化管理应用在以上护理干预中,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①成立口腔门诊医护一体化管理小组。②积极开展医护一体化管理工作。③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素养,保证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技能操作能力。安排分诊护士时,需要全面考察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具备一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耐心地向患者介绍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指导患者合理就医。

1.3 观察指标 本项报告中,观察指标包括两方面:①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所发生的院内感染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②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向患者分发医院自制的护理度满意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就诊环境、护理质量等。问卷满分为5分,最低分为0分,其中>4.5分为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院内感染率比较 研究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50%(9/60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67%(52/6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经过护理后获得的护理满意度为95.67%,与对照组的84.00%相比明显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医护一体化理念是通过完善医护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医护一体化意识的提升及相应管理办法的实施等内容,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从管理和评估中探讨出更好的护理管理措施。进而全面提升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口腔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基于疾病类型种类繁多、病情复杂的特点,且口腔及牙齿具有特殊生理结构,牙科医生与护理人员需要共同完成相关口腔诊疗操作;要求护理人员帮助医生准备好诊疗器械、工具还有基本材料等,并通过手工操作的配合,促进口腔诊断与治疗工作的顺利完成。整个操作过程中,由于就诊环境复杂,细菌传播过程复杂,易引起院内感染。因此,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降低院内感染率意义显著。从统计数据可知,研究组的院内感染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也影响患者对工作的满意度,研究组的满意率为95.67%,与对照组的84.00%相比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医用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在口腔门诊的护理工作中,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减少护理过程中院内感染的发生,提升口腔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护理工作人员获得较高满意度。患者在接受诊断过程时,获得更好的护理服务,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医护门诊口腔
门诊支付之变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