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舒适护理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2018-10-19 06:36河南省方城县人民医院473200徐春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手术室意义疼痛

河南省方城县人民医院(473200)徐春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50.23±5.59)岁。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50.12±5.43)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以及各项术前、术中与术后的基本准备工作。观察组予以手术室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术前基础护理。术前对患者病情以及患者对手术要求做详细了解,术前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与手术治疗过程,并告知其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所需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及术前禁止饮水时间,通过采取积极有效沟通方式帮助患者消除术前紧张、焦虑心理,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②术中舒适护理。将手术室温度调整至25℃左右,并控制好室内温度,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入室时以温和态度多与患者沟通,以此取得患者信任,入室后帮助患者摆好体位,注入麻醉剂时若患者有明显疼痛症状,需向其说明疼痛是正常现象,并嘱咐不可乱动,要配合麻醉的实施,使用布单遮盖患者暴露在外的皮肤,实施手术过程中需保持室内安静,医护人员自身表情也应柔和、自然;③术后舒适护理。术后将患者安全送往病房,要妥善安置好各种引流管、输液袋、引流袋,避免导管脱落带来不必要麻烦,待患者意识清醒后向其讲解术后需注意事项,并告知其术后下床活动意义,在术后访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保持仪表整洁,以亲切、温和语言询问患者伤口情况,将患者疼痛程度降至最低。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皮瓣坏死、切口感染以及肺部感染;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总分10分,>8分为非常满意、7~8分为满意、5~6分为一般,<5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13.33%VS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非常满意41例,满意15例,一般4例,满意率93.33%;对照组非常满意19例,满意27例,一般11例,满意率76.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随着医疗器械与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完善,手术治疗成为临床最重要的诊疗手段之一[1]。但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伤害不可完全避免,如引发伤口感染、肺部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一些创伤还可使其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恢复[2]。随着人们对护理意识的不断增强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增加,护理干预已由单纯性的技术操作向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转变,除追求临床治疗效果外,对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开始给予更高的关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手术室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同时提高临床疗效。此次研究主要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术前以基础护理、平复患者不良情绪为主;术中注重各方面细节护理,从舒适环境营造到麻醉再到实施手术操作,确保患者无明显疼痛感的同时,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则以对各导管固定,指导患者术后下床活动,预防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主。通过全面、规范的护理流程使患者在治疗中能够获得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手术室舒适护理在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同时,使手术室护理人员自身价值得以体现,能够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顺利开展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猜你喜欢
手术室意义疼痛
一件有意义的事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有意义的一天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疼痛不简单
生之意义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