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门急诊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

2018-10-19 08:49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450000吴莹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天数输液风险管理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450000)吴莹莹

护理风险指的是护士从事医疗护理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较好的一种方法,其操作简便,对患儿输液及长期输液的成年人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减轻患儿输液过程中因头皮针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感[1]。但静脉留置针如果出现堵塞、脱出等不良状况,将给患儿的健康带来很大影响。本文就对风险管理在门急诊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儿科门急诊输液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为3个月~6岁。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儿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护理干预,其中包括静脉输液护理、健康宣教等;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基础护理上实施风险管理方法,具体包括:(1)应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由1名护士长担任总负责人,10名主管护师参与到风险管理中,共同分析门急诊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每月召开会议,就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最后总结风险管理应用情况。同时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2)制定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操作流程图,内容包括:患者的核对、医嘱、病情的评估、血管的选择、选择留置针、皮肤的消毒、静脉穿刺、良好的固定、输注、封管、风管后的管理[2]。(3)风险管理小组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查阅相关文献,收集留置针可能存在的风险资料,并对留置针可能出现的脱管、堵塞、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4)根据风险管理小组人员对留置针风险原因的分析,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内容包括:①导管堵塞:改变以往生理盐水的封管方式,将专业留置针肝素封管液进行封管,使用的量应控制在3~5ml,并实施正脉冲式封管。②外渗:护理人员应选择患儿较粗且直的血管进行静脉穿刺,按照药物的性质进行输液,先将高渗性、刺激性药物输入,后将非刺激性药物输入。③意外拔针/脱管:护理人员应告知患儿及家属对留置针的保护,特别是在患儿穿衣、脱衣、睡眠时尤其要注重。改变以往留置针的固定方法,在常规固定基础上,让患儿头部戴网状弹力头套,并使用弹力自粘绷带对患儿留置部位在四肢处固定,需注意松紧的适中。④穿刺点感染:如果患儿出现穿刺点红肿的症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消炎,并做好消毒规范。(5)加强宣教:对患儿及家属讲述留置针的使用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发放相关的资料供家属参考,让患儿家属了解留置针的有关内容。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出现的导管堵塞、外渗、意外拔针/脱管、穿刺点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并比较患儿留置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处理数据,采用x2检验风险管理前后的风险问题种类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平均留置天数,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实施风险管理后常见风险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实施风险管理后的异常情况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见附表。

2.2 比较两组患儿平均留置天数 观察组患儿的平均留置天数(5.7±2.4)比对照组(2.7±1.6)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 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常见风险比较

3 讨论

风险管理在门急诊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其保证了患儿输液的安全,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了留置时间,有效保障患儿留置针的使用安全性。本文通过对本院儿科门急诊输液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80例患儿的分析可知,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后的异常情况发生率为50%,观察组患儿实施风险管理后的异常情况发生率为2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平均留置天数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风险管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天数输液风险管理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抑郁筛查小测试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生日谜题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