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杨家村:百年移民村的历史性巨变

2018-10-20 02:48
今日民族 2018年9期
关键词:旅游

·2018年火把节期间,大佛殿举办了一个旅游文化活动,吸引了大理、丽江等地四五千人的游客 苏金泉 摄·

一个微电影

森林环绕的山村。火塘里冒着炊烟,火上烧着药壶,一个身穿白族服饰的妇女正在服侍病床上的人。这是阿华已陷入困顿的家庭,母亲卧病在床,为了医治母亲,家里举债度日。目睹这一切,阿华想要改变……

这是微电影《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的情节。这部拍摄于大理州剑川县羊岑乡杨家村反映扶贫工作的短片,讲述了四个精准扶贫的故事,阿华的故事是第一个。影片中阿华在上山采药时发现了野生蜂蜜,受到启发想做蜂蜜的生意;政府积极推进的通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正在兴起的农村电子商务铺平了道路,于是阿华一家走上了一条崭新的创业之路。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是2017年由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开委”)拍摄。海开委是杨家村的挂钩帮扶单位。故事里讲述的“阿华吃山”“阿幼朵逃婚”“木必放牛”“开心彝栈”四个故事,取材于实际的扶贫工作,既是对杨家村探索的电商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剑川这个多民族地区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方面的生动讲述。

贫困是延续百年的顽疾

杨家村的现实,比电影更厚重。

脱贫攻坚工作开始之初,全村612户,有222户被列为贫困户。经过不懈的努力,截至2017年底,杨家村贫困人口已从原来的222户减至53户,“今年12月计划脱贫40户,兜底13户。”乡政府派驻杨家村的贫困动态管理工作队队长毛四兴介绍说。

对杨家村来说,贫困不仅是现实的难题,也是历史的遗产,更是自然的“馈赠”。

杨家村的贫困,某种程度上已延续了百年。这个村子是典型的移民村,历史只有110多年。毛四兴是杨家村的彝族,据他介绍,包括他的家族在内的彝族都是清末年间迁到这里的。另外,杨家村下辖的2个傈僳族村民小组和1个白族村民小组,也差不多同时从外地迁入。

·老君山有分散的九十九龙潭,经常被山峰、密林遮挡,繁花似锦的夏天的高山湖泊 苏金泉 摄·

在中国,清朝人口暴增之后的自发移民,迁徙者通常都是贫困者,无论是移民西部,还是移民海外。他们努力寻找被他人忽略的安身之所。但事实却是农业条件优越的河谷、坝区早被他人占据,新的移民者,只能去往人迹罕至的山区,成为林莽或者荒野的开拓者。

杨家村位于剑川西北的老君山地区,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周围森林密布,野兽成群,海拔2500米,年均气温10℃。农业条件先天不足,加上过去接近于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土地里出产的主要是苦荞、玉米、土豆等作物。

气候对传统农业的制约延续至今,以致杨家村的农产业很难有所发展,所以脱贫攻坚的方向之一,就是改变产业结构和产业模式。

·老君山的杜鹃花 苏金泉 摄·

此外,森林也是杨家村极其重要的自然要素。老君山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地带的核心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在数万年的时间中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对森林资源,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利用方式。早期刀耕火种,森林只有化为土地的肥料才有用。上世纪70年代以后,杨家村来了国有森工企业,在那个国家整体贫困的年代里,森林的木材通过被砍伐,实现了它的原始价值。森工企业的介入,对杨家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上世纪80年代修通了一条运输木材的土路,公路这一现代交通方式连接了杨家村。

在这个讲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的时代,人们利用森林和草场资源的方式,开始从消耗变成保护,从征服它变成与之和谐相处。杨家村的历史性巨变,离不开对森林和生态资源的全新的理解。

正在改变的劳务输出

杨家村的变化,最核心的依旧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目前,很大一部分人口外出务工,但最近几年外出务工也有一些变化。一方面是返乡创业者增加。比如,前面提到的微电影里“开心彝栈”的故事主角杨禄森,是2016年回乡创业的。在一个标间补助5000元的政策鼓励下,他成功创办了杨家村(大佛殿村小组)第一家客栈,并对大佛殿的乡村旅游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正在从单纯的劳务输出向知识和技能型人才输出发展。这一转变,最直接的原因是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

基础教育上,杨家村2016年设立了精准扶贫教育助学金,由挂钩扶贫单位海开委筹款20余万元创立,以资助因学返贫的困难家庭(主要是建档立卡户)。助学金交给一家公司托管,每年拿出收益资助困难学生。

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务输出技术含量更直接的方式。羊岑乡党委组织委员兼宣传负责人李鹤玉介绍,从2016年开始,杨家村就与大理技师学院建立合作关系,由大理技师学院招收杨家村青年男女到大理学习,培训涉及电焊工、砌筑工、架子工、电商、旅游、餐饮服务等不同领域。目前培训已开展了3期,学员42人。结业的学员已在相关岗位就业。

技能培训不仅以脱产的方式进行,还延伸到乡村,面向人数更多、年龄跨度更大的群众。据毛四兴介绍,这样的培训有两种,一种是2017年开始尝试的乡村旅游服务培训,主要是针对发展旅游的大佛殿村民,由剑川县有旅游、餐馆工作经验的从业者和专家到村委会做培训;另一种是为期3天的养殖培训,它创办于2012年,每年一次,内容围绕种草、养殖、防疫等知识和技能展开。

民族要发展进步,归根到底是人的改变,而人的改变既是发展进步的结果,也是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杨家村通过多种渠道的全方位的教育和培训,抓住了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也真正落实了教育扶贫。

农业在传统中求变

杨家村的变化,另一重要的方面是留在村子继续发展的村民开始在政府的支持下,尝试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积极探索杨家村的发展潜能。

最初是在传统农业中求变。1996年开始,引入种植白芸豆,影响延续至今。毛四兴介绍,白芸豆和土豆在杨家村种植比较普遍,种得好的一家一年可以增收2万元左右。

2000年后,国家推动天然林保护工程,杨家村60%的耕地退耕还林,替代性的种植是花椒。杨家村总共有600多亩花椒,毛四兴家有4亩多,他说,今年花椒价格从去年18元左右1公斤,涨到30元1公斤,增收明显。

·这是大佛殿彝族风味十足的餐饮。在这里,据小学教师杨富桥介绍,还可能吃到放养的家猪与野猪交配后混血猪更美味的肉 苏金泉 摄·

杨家村也尝试中药材种植。面积比较大的有附子,2016年种了1000多亩,2017年受价格下降影响,减至500亩,2018年基本与2017年持平。其他还有重楼、天麻等。

菌子和蜂蜜,现在也越来越像一个新兴产业。杨家村附近是云南松和各种杂木的原始森林,菌子完全是自然的赐予。蜂蜜,是半采集状态的养殖。因为森林和生态环境的优越,杨家村的蜂蜜在外面获得口碑。前面提到的微电影的主角阿华,真名李凤华,是杨家村旧栗坪人,有媒体这样报道过他:

“杨家村旧栗坪村民李凤华初中学历,早几年和村里大多数村民一样在土里‘刨食’,一年到头收入不过万元。2016年7月份,在村里的指导帮助下,李凤华做起了电商,将自产的蜂蜜、青刺果油、苦荞粉等优质生态产品,搬到互联网上销售,受到浙江、广东等地消费者的青睐,2017年做电商的收入就有7万多元。”

毛四兴告诉记者,杨家村养蜂很普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李凤华在网络上树立品牌后,开始收购村民的蜂蜜,村民的蜂蜜因此不愁销路。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带动二三十户”脱贫。

农特产品,只有卖到外地才能收益最大化。杨家村未来的生态农特产品,在现代物流、农村电商的推动下,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李鹤玉告诉记者,就在前不久剑川县提出了“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以指导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一主张对于未来农特产品的品牌化发展意义深远。现在一些农特产品已是扎堆出现,如何保证信誉、质量、安全,不仅关乎一个人的得失,而且关乎一个地区,甚至关乎云南全省的形象。

乡村旅游的探索

杨家村最近两年的产业发展,最突出的亮点一个是大佛殿的乡村旅游,另一个是旧栗坪的“托牛所”,这两个植根于地方资源优势的产业,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剑川县旅游委把大佛殿的旅游,视为老君山景区开发的一环,并且纳入到沙溪古镇旅游圈。从实际的效果看,大佛殿的游客,特别是过夜的游客,很大一部分是冲着老君山的名头去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本就有号召力,加上从大佛殿村这个老君山的南大门进入老君山核心景区,道路也最为便捷。所以大佛殿的旅游服务发展起来,不仅提供客栈,游客还能体验当地彝族民俗风情,参加骑马上山及徒步等项目。

大佛殿的旅游至今还处在尝试阶段。

乡村旅游作为最近10年发展起来的旅游新产品,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尚待解决。比如,如果与古镇这样一些成熟的旅游景区相比,乡村旅游需要自身具有更多更大的价值。而随着旅游的开发,乡村文化会逐步失去本真的元素,也就失去了文化上最大的魅力。再有,乡村旅游是用村落共同体的集体资源进行交换,如何让收益均沾。

这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的问题,杨家村也避免不了。不过,毛四兴介绍,对于避免垄断,共同受益方面,政府已经出台了明确的政策。

比如,村里不再允许新盖客栈,但鼓励每家每户拿出现有的房间改造成客栈。这就避免有资金的家庭,通过新建房屋垄断旅游接待资源。

另外,组建旅游合作社,每家拿出房间入股,年底分红。合作社带头人杨禄森擅长跟外界打交道,目前,通过他的朋友圈,已经吸引了包括大理古城在内的一些旅游爱好者和客栈老板。

合作社是资源整合的平台,也是进一步细化旅游分工的平台。毛四兴说,以后游客增多了,还要增加骑马、歌舞表演等更多的分工。

乡村旅游的发展会衍生很多矛盾,但对民族地区的发展来说,增加收入只是补齐短板,而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既要用发展去解决问题,又要解决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杨家村对旅游合作社的构想尽管目前也还在尝试中,但在实践中应该是可以推广的经验。

托牛所和畜牧业

杨家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另一个拳头产品,就是推出“托牛所”。托牛所,顾名思义,就是把牛集中在一个地方管理,然后牛的主人,为托牛所的管理支付费用。

·骑马,是目前很受欢迎的旅游项目苏金泉 摄·

托牛所建在旧栗坪村,这是一个64户的村子。该村有圈养肉牛的传统和技术积累,所以率先尝试规模化养殖。托牛所由政府出资223万元建立,目前已经建好2500平方米的牛棚,及辅助的储草棚、清水窖、草场等设施。建成后最大可以容纳800头牛,将是大理州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

托牛所的管理也采用合作社模式。李鹤玉介绍,这也是杨家村的“党委+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旧栗坪村小组每户可以在这里养殖10头。合作社人人参与,但养殖的工作交给合作社负责人李福军,他是旧栗坪的兽医,有管理经验,其他人手通过招募临时工来解决。牛从养到卖都由合作社负责,合作社从销售所得中抽成作为管理费用。而这样的做法,据测算可以节省40个劳动力,李鹤玉说,这些富余劳动力如果外出务工,每人每年至少可以再增加一万元的收入。

杨家村的托牛所是一个很有科技感的养牛基地,连草的种植都是通过招标引进草种和技术。400亩的草场在树林里,目前已经收割了一茬。草场养殖的牛有265头,还在逐步增加。

除了托牛所,杨家村的传统畜牧业也在转变,过去牛羊一年里除了10月到第二年1月,天气寒冷要找回来,其他时间都可以在山上放养。

据毛四兴提供的数据,全村目前有羊5000多只,牛1200多头,猪2000多头。传统的养殖对村落周围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有消极影响。随着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的实施,杨家村正在探索人畜分离的方式。除了托牛所这种高投入的形式,杨家村还尝试把牛集中在村子一个地方,搭建简易的“牛圈”进行喂养。

改变的历史

除了生产方式上的改变,杨家村的改变,还体现在生活方式、村落环境等各个方面。杨家村目前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的改造,从道路硬化到房屋改造,再到绿化、亮化,以及各种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朝着一个统一的目标前进,那就是让各民族群众过上现代化生活,让乡村更美好。

杨家村是一个移民村,在过去一百多年中通过联姻,通过生产生活的互相影响,早已凝聚成一个独特的村寨。移民的经历某种程度上重塑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

新的发展机遇,改变着杨家村的历史,也将改变杨家村的文化。相信物质和文化都越来越富足的杨家村,会是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村寨。

·老君山的自然风光 苏金泉 摄·

(感谢大理州民族宗教委、漾濞县民族宗教局、南涧县民族宗教局、云龙县民族宗教局、剑川县民族宗教局对本专题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小A去旅游
旅游休闲发行名单
旅游
旅游休闲发行名单
旅游小达人
旅游小达人
减法式旅游
旅游趣事(共4则)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