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2018-10-21 10:50贾书香赵兴娜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实践探讨教学改革

贾书香 赵兴娜

摘要:自从我国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力发展教育兴国,一直力图通过教育改革让我国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力图使得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更上一层楼!而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的应用层面越加广泛,因此电工电子类专业开始盛行,政府部门及各大高校逐渐对其广为关注,并试图改变过去传统的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新的教学方法,以为祖国培养出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且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本文就电工电子类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电子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一、引言

近几年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无形中带动了我国各大高校对于电工电子类相关专业课程的开设,其中,电子类理论课程是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技术课程,对于学生以后电子类课程的学习大有裨益,在高校的教学培养方案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这样培养人才的体系下,逐渐暴露出了诸多弊端,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专注于专业知识的理论研究,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这是及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的,是迟早要被社会所淘汰的。所以,各大高校要为此而作出努力,大规模且深入地开始进行电工电子类理论教学改革,旨在为社会输送大量的电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祖国未来的工程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电工电子类理论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由于我国教育部就其各大高校的开设的电工电子类理论课程,具体分析了不同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特点,然发现其中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于社会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之处,于是开始号召各大高校致力于电工电子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2007年我国东南大学为各大高校作出表率,首次针对电子类理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初设实验班,后续在不断的研究改进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专属于自己学校特色的“工程师专业认证体系”,奉行着质量改造学生,以产出导向为原则的改革理念,每年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大量优秀应届毕业生;紧接着,清华大学跟随其后,探索出了适合本校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也是首个高校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进行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方式,而且成效卓著,取得了优异成绩;最后,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众多高校纷纷效仿,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的原则,开始针对性地进行电工电子类理论课程的改革,在后来的教学模式调查中,一大部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拥有良好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由此可见,教学改革的价值所在。

(二)课程教学的几个突出问题

据很多大学生反应,电工电子类理论课程属于大学课程中较为晦涩难懂的课程之一,而且它的教学内容老旧孤立,堪称经典课程的典范,所以就导致这类专业的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平平,而不愿意多花时间去钻研考究。其次,有的授课教师比较严谨,不苟言笑,总是一本正经地像倒豆子般讲述教科书上的知识点,缺乏幽默感,更不可能与学生们在课堂上互动讨论,所以整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太少,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在状态,这就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由于课程本身的因素,所以缺乏丰富的工程背景经验,导致学生在思维上难以理解,从而使理论知识无法应用到实践中去,这就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电工电子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

(一)进行实时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实践证明,根据时代发展需要,而做出的相应改革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各大高校需要时时考察社会的市场发展,根据社会需求,市场走向等做出正确的电工电子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操作。首先,各大高校应该对比社会发展的需求情况来看,适当地进行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等的增删和强化;其次,各大高校在建立培养人才体系时,需要遵循的是要求学生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原则,因此,各大高校在经济能力支持的情况下,可适当建立相关专业的实验室,让学生们在消化理解了专业的理论知识之后,可以有动手操作,亲自实践的地方,如此将经典课程内容与实践结合起来,必将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其今后的发展也是大有帮助的。

(二)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理论课程体系

社会在不断发展,更加被社会所需要的是应用型全能人才,因此各大高校应该设置符合自己学生的教学体系,依据社会需求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在平常的上課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当一个诙谐幽默的学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适当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进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们便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慢慢融入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永远扮演着一个引路人的角色,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动脑,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将理论和实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切记,要在大学的最后时光,可对学生进行“特殊化”培养,以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

(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电工电子类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不是那么的浅显易懂,难度大,而且上课过程又是一度的枯燥和乏味,所以我建议部分高校在条件允许下,让学生们先大概了解实践活动的内容,然后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组织学生们观看实验视频,逐步引导他们先简单了解一下实验步骤,然后在进行实验操作;或是也可以开发一种计算机实验软件,让学生们按照实验规范和步骤逐步进行,可以在计算机上生动显现一些电工电子类技术的实验动画,以使学生们在后续的理论课学习中理解地更加深入透彻。这样一来,也避免了刚开始只有老师唱独角戏,学生看台下看戏的尴尬场面,最终使得学生的参与度大幅度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仅限于专业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早已不符合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需求,所以对于电子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急不可待。教学改革既已成为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如今各大高校的永恒话题,所以我们更应该把握机会,紧跟社会潮流,努力扩展这次电工电子类理论教学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深刻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不足,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切实有效的改革,以向社会培养出理论基础知识夯实,实践能力强悍,具有十足创新能力的全方位应用型人才,最终实现人国共进!

参考文献:

[1]魏光侠.提升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效率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06):94-95.

[2]窦雷雷.论如何提高技校电工类理论课的吸引力[J].职业,2017(19):66.

[3]李晓静,刘红月,刘斌,吉月辉.电工电子课程实践与理论教学协调统一的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10):205-208+295.

[4]陈俭.电工电子技术有效教学改革[J].电子制作,2014(10):172+168.

[5]李宏健.电工电子课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17):248-249.

猜你喜欢
实践探讨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数理化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实践探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理念分析及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