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因素识别与防范对策研究

2018-10-21 09:30王萍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9期

王萍

摘要:文章分析绿色建筑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对绿色建筑项目进行风险因素识别的方法和思路,并针对其风险因素的不同类型和影响程度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项目;风险因素识别;风险防范对策

1引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以及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建筑行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环境恶化和资源紧缺问题也不断加剧,在诸多节能环保技术的支持下,也给绿色建筑理念的实施和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绿色建筑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和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也顺应我国提出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要求,并成为目前建筑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建筑项目本身具有较高的投资、较长的施工周期和较为复杂的施工环境,所以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綠色建筑则更为复杂,在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更多,因素需要对其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并对这些风险进行预防和处理。

2绿色建筑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绿色建筑项目的目标比传统的建筑项目目标多出了环境层面以及社会层面上目标,这就倒是其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风险事件也随之而增加,而且其目标也通常还包括较多的长期目标,不仅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而且在后续的使用等全生命周期中存在诸如环境效益影响以及社会示范作用等因素,此外,绿色建筑与普通建筑还有一个不同就是难以对其长期以来创造出的效益进行量化和直接体现,所以具有较高的风险管理难度。并且我国由于绿色建筑理念出现较晚,相关的各项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还不够成熟,针对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因素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也相对较为有限。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中开始逐渐进行绿色施工方案策划的风险评价指标系统以及相应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针对建筑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概念提出了绿色施工技术的有效处理方法,也总结了目前绿色建筑项目施工中的关键风险因素。但是整体水平距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并且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也受到诸多限制而加大了绿色建筑实践者所承受的风险。

3绿色建筑项目风险识别

目前对于绿色建筑项目风险识别的主要思路就是首先对普通的建设项目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绿色建筑的相关法律标准,基于相关的文献以及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对绿色建筑的内涵和要求进行深入理解,并进行绿色建筑初始风险清单的建立。在与专家进行访谈以及咨询之后对此清单进行修改、完善和确定。经过上述过程所确定的绿色建筑风险清单中总共包括62项风险因素,其中包括52项内部风险和10项外部风险。其中内部风险就是项目管理者能够进行控制的与工程项目具有联系的风险内容。而外部风险则是项目管理者无法控制的风险因素。而以上这些因素由于具有不同的风险来源主体也就是归责对象和风险损失的直接承担者不同,所以也分为与业主、承包商、设计、监理、分包商、供应商等项目建设不同的主体有关的不同风险类型。而外部风险则主要包括政治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等。在对风险清单进行罗列之后,就需要针对某一建设方在某一阶段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然后在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类,通常分为投资风险、政策风险和社会风险。然后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在其软件上进行系统动力学风险识别反馈图模型的构建,并对此阶段的风险进行原因树分析实现对其全部风险因素的识别。

4绿色建筑项目风险应对建议

在按照上述步骤对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对风险进行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和分析之后得出其中最主要的风险类型就是投资风险,还有其他的绿色建筑的目标定位、绿色建筑市场的预测不准、政府的官僚作风以及繁杂的审批程序等,都会对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产生一定程度的风险和影响。所以在对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以及对其进行定性定量估计和风险状态确定之后,就需要针对这些风险可能产生的不同后果进行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主要提出以下风险应对的建议:

首先是针对目前我国在进行绿色建筑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的相关经验较为缺乏,没有对绿色建筑的长期社会效益和投资效益进行准确估计,所以也就不能对上述问题而导致的投资风险的增加进行准确识别和分析,所以这就需要在对绿色建筑项目进行决策分析时尽量可以从专业的绿色建筑咨询公司中进行相关人员的聘请,此公司可以根据之前的相关工作经验来对目前的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重点就是从经济性和技术性等方面对此绿色建筑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靠性进行论证,建设单位可以根据咨询公司给出的建议来进行决策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其次是正是由于在对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时,投资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这就需要针对目前在投资风险分析和处理时存在的对金融市场态度估计不足以及投资估计不准等投资风险进行重点预防,在绿色建筑项目建设之前根据建设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业的政策尽量通过相应的绿色通道来获得资金贷款,通过银行、金融机构等多种融资渠道来提高项目建设的投资收益率,实现对投资风险的控制和有效降低。

再次是由于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而绿色建筑项目的主要推动者就是我国政府,所以对于政府来说,就需要加速进行相应的绿色建筑审批制度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对政策风险的有效降低和控制。通过合理的政策来对建筑单位以及绿色建筑项目相关企业的积极性进行调动,积极引导建设单位通过有效的文件和资料的准备以及前期工作的开展来对政府审批程序等带来的政策风险进行规避。

最后是针对绿色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社会风险,需要建设单位在对上述风险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的基础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建设期、监督管理等进行加强控制,确保相关绿色指标的落实,改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知,有效降低社会风险。

5结语

对于任何建筑项目来说,风险因素分析都是对其项目风险评价的重要步骤,而针对绿色建筑与普通建筑的不同特点,其风险识别也具有更高的难度,且在目前我国现阶段也缺乏相应的经验。因此,基于目前掌握的风险类型对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对绿色建筑项目的影响程度不同而给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和建议,希望能给绿色建筑项目的各个参与方提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敏庄. 绿色建筑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研究[D]. 华东交通大学,2017.

[2] 常丽燕,王恩茂. 绿色建筑决策风险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2016,30(2):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