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州木板年画民间艺术初探

2018-10-21 07:47董丹云董斌
赢未来 2018年34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民间美术

董丹云 董斌

摘 要:民间艺术是劳动者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为满足自己生活审美而创造的艺术,从出生到死亡,它都陪伴着人的一生。这种以民间独特方式的艺术形式出现并存在,不但促使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并存,也促进了本地文化、经济不断发展。武当山下均州城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资源。本文以木版年画作为均州木版年画民间艺术的重点加以介绍,追溯其历史源流,考察生态状况,分析艺术特色,以阐述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民间艺术;民间美术;均州木版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

历史悠久的均州,有着璀璨的文化,古苗人在此发明了制陶的简易转轮叫“均”,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起源。考古发现多处仰韶文化的遗址,更有商周至战国时青铜器大量出土,以及秦砖汉瓦诸多遗存。在迄今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这片充满神话色彩而沉浸传统文化影响的土地上,朴实的均州人在这里辛勤劳作,繁衍生息。他们不仅有生活的体验还有审美的灵性,在生活的自觉中有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的发挥。

一 均州木版年画的价值体现

据史料记载,均州木版年画最早出现在明朝永乐年间,它是汉民族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集中体现了广大民众的风俗和信仰。本土气息浓郁,民间情趣强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地域风格。

(一)艺术价值:构图严谨饱满,线条精细缜密,造型古朴庄重,色彩艳丽而厚重,艺术风格独特,充分体现了鄂西北劳动人民温良恭谦、勤劳自主智慧的性格和审美情趣。

(二)学术价值:题材和塑造的对象多是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吉祥物品、岁时清供、戏曲人物和民间老百姓所喜爱的福禄寿喜。这些都为研究我国历史学、民俗学、服饰演变、戏曲发展提供了直观的史料。

(三)收藏价值:均州木版年画是集手工艺劳动的艺术结晶,是汉水流域及宗教区域的优秀民间艺术文化,是鄂西北文化的遗存,内容丰富,艺术形式独特,机具收藏价值。

(四)社会价值:挖掘、抢救性保护均州木版年画,对湖北省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均州木板年画作为我国民间文化的一个载体,它不仅仅体现了我国艺术历史和其所在地区的经济、人文和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它饱满的画面和极具装饰性的艺术特点,在田野乡土中诞生、它沉稳、温和、雅致。从任何角度上讲都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均州木版年画如同传统戏曲、曲艺等民间艺术一样应很好的保存下来并对其挖掘整理。后世无论从何角度去研究、鉴赏、传承,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而丰厚的文化遗存。

二 均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我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州木版年画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灿烂悠久文化历史的高度凝结。但在新时期下,均州木版年画却逐渐消失,年轻一代与年画的距离已经很遥远了。怎么样实现均州木版年画的可持续发展?尝试如何传承老一辈技艺?如何继续开拓创新?问题已很现实的摆在面前,怎么样解决,已刻不容缓。

三 均州木版年画的发展实施意见

(一)保留传统精华。均州木版年画既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一种,其在传承过程中势必需要保留其古色古香的传统味道,紧紧抓住其发展根基,才能始终保证其拥有高的艺术水准。因此在选择原材料过程中,必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杜绝偷梁换柱、偷工减料的事情发生。

(二)创意产品研发。均州木版年画的创新不是在于对其工艺技法的创新,而是在制作题材、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传承人可通过深入观察生活,收集生活细节中的素材,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将其作为均州木版年画的新生代题材。

(三)产业高度融合。均州木版年画可以同其他文创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借助其他产业的发展优势为自身助力。可积极与旅游行业进行结合,将均州木版年画作为旅游参观的景点项目之一。同时在旅游景点指示牌、重要街区、公园等位置以不同的题材及表现手法大量展示均州木版年画或是相关产品。在景区设置专柜及年画工作室,将其作为旅游纪念品进行展示销售。

(四)青年人才培养。均州木版年画后继无人由来已久,其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当地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管理作用,政府牵头为均州木版年画和高校及艺术研究机构、工艺作坊等搭建沟通合作和交流的平台,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利用师徒制度、学校教学方法培养一大批既懂得均州木版年畫生产制作工艺的手艺人,又懂得经营管理之道的相关行业人才,从而进一步扩大均州木版年画产业,提高其盈利。

均州木版年画在鄂豫陕地区流布广泛、影响深刻。通过上述初步研究,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明确时代对美术工作者、教育者和文史研究者提出的要求,重要的是研究和挖掘其艺术价值,从中吸取精华,创造出具有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的艺术品,让中华文明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曹宛彤.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现状研究[J].设计,2018(15):97-99.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民间美术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综述
试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对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浅论天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