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2018-10-21 10:28陈飞
健康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静脉溶栓急诊神经功能

陈飞

【摘  要】目的:研究急诊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从本院收治的急诊脑梗死患者中抽取102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入院时间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急诊;脑梗死;静脉溶栓;可行性;神经功能

脑梗死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患者脑部有血栓,导致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病死率以及致残率均升高,对患者生命安全和预后均具有严重威胁。本研究为分析急诊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可行性,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急诊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收治的急诊脑梗死患者中抽取102例作为研究對象,这些患者的入院时间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溶栓治疗。患者年龄在56-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23)岁,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50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治疗方式。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主要方法如下:使用120万u的尿激酶,将其荣瑞到150ml的生理盐水当中,通过静脉地主的方式,用药30min[1]。6h之后时候低分子肝素钙5000U,为患者进行皮下注射,每12h,为患者注射一次,一共使用5-7d。为患者使用0.3g的肠溶阿司匹林,每天使用一次,3d之后,改为0.1g,并且为患者检测其凝血情况。判断患者治疗前后7d和21d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2]

1.3评价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显效:评分减少91%-100%,有效:评分减少46%-90%。无效,不满足上述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利用 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计量采用t检验,计量指标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7%,对照组为70.5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治疗后21d的神经功能缺损(NHSS)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和21d之后,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下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脑梗死在神经内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这一疾病当中,老年人群体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带来危害。脑梗死患者入院之后,为患者使用CT检查,判定患者那梗死范围和时间。地脑梗死进行治疗的主要方式有: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的,急性脑梗死多数情况下,采用溶栓治疗方式[3]。尿激酶是一种非选择性纤维蛋白溶溶解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纤溶酶原的幻化,使其变为纤溶酶。可以帮助患者对纤维蛋白凝块进行有效降解,进而有效进行溶栓治疗。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凝功效,抗血栓效果较好,无需进行凝血监测,通常情况下,将其和阿司匹林联合使用[4]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7%,对照组为70.5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和21d之后,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下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针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为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江蓉,刘建华.急诊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8,37(30):72-74.

[2]朱朝选.CT早期梗死征象与急性脑梗死静脉rt-PA溶栓患者预后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06):671-675.

[3]石炎川,蔡若蔚,陈跃鸿,王凌星,杨妙雄,郭婷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03):247-252.

[4]孙洋洋,葛晓利,戴李华,王海嵘,苏迎,张凌娟,陈淼.优化院前院内卒中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7,30(12):94-97.

猜你喜欢
静脉溶栓急诊神经功能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