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门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2018-10-21 06:15李艳霞
健康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医务人员门诊

李艳霞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影响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探索预防接种门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防止儿童接种过程中发生院内感染,确保接种安全。方法: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管理流程,制定医院感染控制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质量考核。结果:2013年9月-2018年11月,科室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无一例不良反应事件与投诉发生,接种部位医院感染率由千分之2降至零。结论:预防接种门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关键是制度建设、规范化管理、督导检查等,只有通过完善各项管理措施,才能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医院感染是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预防接种门诊是为健康儿童进行規划免疫实施的场所。综合性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承担着辖区儿童规划免疫任务,并为有需求的成人提供相应的接种服务。由于接种对象为健康儿童时大部分是免疫力尚未健全的新生儿与儿童,成人接种疫苗的对象主要是年老、体弱及患有相关基础性疾病人群,由于这类人类抵抗力相对较差,虽然接种对象在接种时工作人员要对相关疾病进行排查,签订知情同意书,在排除一些疾病后才能接种,但也不能忽视接种门诊医院感染一些危险因素给健康人群带来的健康影响;同时预防接种更强调安全免疫注射,因为非安全免疫注射威胁正常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其不良后果将打击公众对于规划免疫的信心,并最终影响疫苗覆盖率及预防接种的公共卫生作用而影响传染病的预防。

1 危险因素

1.1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由于预防接种门诊涉及防病,来接种的是健康人群,医院感染的发生可能性不大这种思想在工作人员头脑中出现而导致科室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完善,督导检查不到位,导致少数医务人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医院感染预防意识等不强。

1.2布局不合理  预防接种门诊使用总面积与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周期相适应,接种室应相对划区,有专门的通道,避免此类人群与院内疑似传染病病人接触,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1.3少数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认识不够  少数同志认为预防门诊服务对象是健康儿童与成人,不存在在接种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问题,因此无标准预防与职业暴露风险意识。

1.4地面潜在排泄物污染的危险  接种儿童大多是婴幼儿,有的家长卫生知识缺乏,对儿童排便、排尿采取随地解决的办法,造成地面污染,存在医院感染潜在危险。

2 措施

2.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各项管理,医院应结合实际,制定适合本院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接种处置流程》、《手卫生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疫苗管理制度》、《医院感染培训制度》等,通过完善管理制度约束医务人员遵守部门规章与管理条例,从而确保日常工作管理达到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与安全化,同时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强督导检查,定时进行总结分析,不断改进工作措施,从而达到各项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之目的。

2.2布局合理   为加强接种门诊管理,接种门诊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按照接种要求分接待室、登记室、按种室与观察室,各室要有醒目标志,以利区分,各区域避免交叉;在接种过程中医务人员要注意分流接种对象;接种门诊应设在远离普通门诊的位置,与病房、放射科和检验室等医疗用房保持一定距离,有单独通道,设立独立的挂号与收费室,以保护儿童、成人与医院其他病人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2.3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首先要加强环境管理,保证各区域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每天行紫外线消毒一次接种室;接种室、观察室、抢救室要保持清洁、无杂物,台面及时进行清洁处理,各区域桌布应分开使用一用一清洁;地面每天要用专用拖把湿性清洁两次;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与手卫生规范,无菌操作时要佩戴好帽子与口罩,要掌握手卫生时机,做到“一人一消毒或一人一洗手”,并配备干手纸巾,以防二次污染;儿童共用滴剂时要注意药物不要接触另一个儿童的口唇,避免交叉感染;行皮肤消毒时,消毒直径要大于5cm,待酒精干后再注射;消毒棉签开启24小时后不能再用、速干手消毒剂开启1个月后不能再用、所有疫苗应做到现开现用,多人供用的疫苗应现配现用,超过规定的时间不能再用;给儿童测量体温时,应采用非接触红外线体温计,能避免了直接与患儿皮肤接触,而造成交叉感染;所有无菌物品应贮存于干燥、阴凉位置,注射器使用做到一人一用一毁型;接种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医疗废物应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管理与登记,严防家长把感染性棉签随地丢弃。

2.4加强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培训   科室每月应定期组织院内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不断增强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意识。医院还应定期开展感染预防相关知识的讲座与培训,普及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提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感染防控意识[1]。有利于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并且对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强化医院感染责任,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始终穿于医疗活动之中,使医院感染的各种因素及环节得到控制。明确好相关护理人员的具体岗位职责[3]。免疫规划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科室负责人等应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新知识、部门规章的学习,制定培训计划,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相应知识培训,要求医务人员按规定课时完成培训内容,同时对于疫苗接种专职人员经上级培训考核取得资格证后方能上岗;应熟练掌握预防接种相关技术、能开展常规免疫接种监测、疫情监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及处理等,每年接受县级及以上疾控机构组织的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培训不少于24学时,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接受院级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科室负责人对科内业务负总责。

3 结果

见下表1

从上表可看出,监测质量不断提升,合格率由61.11%上升至95.65%,2013年与2018年环境卫生学监测相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总合格率达85.31%,说明通过加强各项管理,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不断提高。总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综合性医院接种门诊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完善各项管理,才能消除危险因素,确保接种安全。

参考文献

[1]齐颖 . 整形美容门诊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研究 [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7):8,10.

[2]杨秀玲 . 优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J]. 当代医学,2017,23(35):169-170.

[3]鲁传菊 . 优质护理管理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效果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6):158-160.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医务人员门诊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土豆片外敷治疗预防接种疫苗后局部反应的观察
Vaccination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中央出台措施进一步关爱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入园前的疫苗接种答疑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