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行口腔运动护理干预的临床

2018-10-21 07:16陈莉
健康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早产儿临床效果

陈莉

【摘  要】目的:研究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行口腔运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48例,随机分研究组(口腔运动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干预)各24例,评估两组喂养情况(肠外营养、鼻饲管时间、恢复出生体重、开始经口喂养、住院时间)与口腔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的肠外营养、鼻饲管时间、恢复出生体重、开始经口喂养与住院时间各指标改善显著,研究组较对照组的口腔感染率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采用口腔运动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其鼻饲管时间、开始经口喂养与住院时间,促进早产儿早期恢复出生体重,降低口腔感染发生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口腔运动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经口喂养困难指的是经口喂养期间受口腔运动功能发育障碍的影响,尤其胎龄低于34周的早产儿吸吮与吞咽功能尚不完善,通常是以鼻饲喂养供给为主,但长期采取该项措施极易造成早产儿发生胆汁淤积等情况,使其住院时间延长,因此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改善早产儿吞咽能力与吸吮能力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1]。为分析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行口腔运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48例,研究组(n=24):男13例,女11例,胎龄28-35周,平均(29.76±1.84)周;对照组(n=24):男12例,女12例,胎龄27-34周,平均(29.35±1.76)周。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每日详细记录早产儿的体重,直至逐渐过渡到经口喂养的时间,为其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避免声音或光线对患儿造成刺激感。研究组以对照组为基点实施口腔运动护理干预:首先全面评估早产儿的经口喂养奶量,将1手指放置在患儿口内脸颊内侧,另1手指需放置在脸颊外侧,适当按摩其脸颊外部,对患儿的脸部肌肉产生刺激感,同时以其喂养耐受度为基点,保持轻柔的力度按摩患儿咀嚼肌、咽部肌群与口周肌群,利用食指指腹对其口腔黏膜、舌面与牙龈加以按摩。其次,将四指并拢利用手掌紧贴患儿腹部位置,按照顺时针方向对其腹部加以轻柔按摩[2]

1.3 观察指标

喂养情况:干预后测定两组肠外营养、鼻饲管时间、恢复出生体重、开始经口喂养与住院时间,各指标改善情况与干预效果成正比[3]

测定两组发生口腔感染的例數,发生率与干预效果成反比。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1.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喂养情况)(x-±S),t检验。计量资料(口腔感染发生率)[n/(%)],X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喂养情况

研究组较对照组的肠外营养、鼻饲管时间、恢复出生体重、开始经口喂养与住院时间各指标改善显著,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口腔感染发生率

研究组(n=24)发生口腔感染有2例,所占比例是8.33%;对照组(n=44)发生口腔感染有8例,所占比例是33.33%,X2=4.5474,p=0.0329,研究组较对照组的口腔感染发生率低,P<0.05。

3 结论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受胎龄较小、吸吮能力差与胃容量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儿极易发生喂养不耐受情况,尤其胎龄低于31周的早产儿,其肠道推进性活动不明显,胎龄增加则胃肠道蠕动频率提高,早期若不能对早产儿采取对症的解决措施,则极易对其胃肠动力产生直接影响。临床对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往往采取静脉营养支持,其能提高临床疗效,但治疗期间极易导致患儿发生不良反应,使得最终的治疗效果欠佳[4]

有研究报道,口腔运动护理干预能促进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体重恢复,口腔按摩能对其口腔感觉神经纤维产生刺激感,加强机体胃肠活动力,促进胃动素、胃泌素与胰岛素分泌量,提高胃收缩力,促进胃黏膜生长发育且消化酶分泌,使得患儿进食功能早期恢复正常,确保其摄取能力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给予患儿腹部按摩措施能对患儿的膈肌发育产生刺激感,加强肠蠕动,从而促进其胃肠动力发育。

韦艳红,苏小云等研究中明确指出[5],对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采用口腔运动护理干预能有效加强其口腔的感知觉,使得患儿自身咽部肌力与肌张力能显著提高,降低口腔感染发生风险,促进早产儿口部原始反射的建立,提高其进食功能能力,为早产儿生长发育提供重要的保障,具有时效性。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较对照组的肠外营养、鼻饲管时间、恢复出生体重、开始经口喂养与住院时间各指标改善显著,研究组较对照组的口腔感染率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证:对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采用口腔运动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其鼻饲管时间、开始经口喂养与住院时间,促进早产儿早期恢复出生体重,降低口腔感染发生率,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驰.口腔干预训练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9):2975-2976.

[2]叶松红,吴岐,李红.早产儿经口喂养综合护理干预方案的研究现状[J].上海护理,2018,18(07):54-57.

[3]张岚,王玉梅,乐琼,吴丽芬,喻姣花.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的循证护理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05):701-705.

[4]刘真真,张先红,高雄,申玉洁,何莎莎,范娟,刘艳.运用品管圈方法提高早产儿经口喂养率[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7):73-74.

[5]韦艳红,苏小云.综合干预在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103+108.

猜你喜欢
早产儿临床效果
婴儿抚触护理法对早产儿呼吸及睡眠的临床观察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早产儿的头号敌人:呼吸系统疾病
早产儿喂养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总结
早产儿喂哪种奶粉好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