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人亚健康看中医养生保健之道

2018-10-21 07:16王晨瑾
健康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亚健康表现

【摘  要】现代人生活压力过大,导致频频出现亚健康状态,身体疲惫不堪,心理焦虑难安,而中医养生学则通过天人合一、调养气血、动静结合等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养生保健的良方,坚持下来,相信可以令我们远离亚健康,重获强健的体魄。

【关键词】中医养生;亚健康;表现;养生方法

1 引言

近几年,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中医养生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中医养生的大军之列。我的爸爸妈妈都是中医养生的忠实拥趸,日常生活的标配就是保温杯泡花茶枸杞,睡前艾叶姜粉泡脚,如果遇到身体不舒服,比如腰酸背疼、肩颈酸麻等,就会去中医养生馆推拿按摩。中医诊疗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但是在引入西医之后,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为什么近些年突然又开始风靡起来了呢?这是因为随着压力越来越大,现代人大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而这正需要中医的慢慢调养。

2 现代人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每到逢年过节父母总要带着我走亲访友,不管是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还是牙牙学语的弟弟妹妹,我最喜欢对他们说的一句祝词就是“身体健康”,同学之间互发节日信息,也总喜欢祝福对方健康快乐。而我们经常提到的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处于良好正常的状态。身心健康的人更容易获得快乐。但是伴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在健康和疾病之间出现了一种灰色状态,称为亚健康,即人的身体机能已经有了一些疾病的早期症状表现,时不时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但是通过临床生物学指标检测中获取的参考数据又还没有达到疾病诊断的标准。看看我周边的人群,不仅是大人容易出现疲惫无力的亚健康状态,和我同龄的青少年也开始表现出一些亚健康的状态了。

2.1 身体亚健康

中学生学习竞争异常激烈,学业压力普遍偏大……重重压力导致我们时刻处于一种紧张高压的状态之中,有的同学深感睡眠不足、失眠多梦,有的同学感到心慌气短、体力很差,有的同学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就感冒了,身体上的种种不适接踵而来,影响了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老师因为使用嗓子频繁,往往容易感觉咽部不适,长时间的伏案工作也导致他们经常出现肩颈劳损、腰背疼痛的毛病。这些症状都在提醒着我们:身体已经开始发出警告的信号,我们需要好好调养身体,才能远离亚健康状态,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

2.2 心理亚健康

身体上的不适容易诱发心理上的焦虑不安,而心理问题又容易带来身体疾病。不管是大人还是青少年,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缺乏学习的兴趣、学习效率低下等等心理上的问题不时困扰着大家。有些同学开始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自我封闭,独来独往,对外界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曾经看过一篇报道,一个中学生因为心理压力太大转而迷恋网络游戏,整整一周时间都呆在宿舍的床上,饿了就叫外卖,除了上厕所,几乎从没离开过床。身高1米8的他一下子瘦得变了形,最后差点休克。所以,青年人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只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才能够笑对人生。

3 中医养生保健之道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在不断扩大,现代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而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讲究从本源入手,内调外养,改善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从而远离亚健康。

3.1 遵循自然法则

中医根据天人合一的思想,讲究在日常养生中符合自然规律,人与社会协调统一发展。“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1]也就是说,养生要依据季节变化时节更替进行,不可盲目一蹴而就。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治,这就是中医养生的自然精髓。每到盛夏,从入伏第一天算起,往后大概三四十天,就是这一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的时候,我们通常把这段时间叫做三伏天。这时候人体的阳气最为旺盛,血液循环最快,药物吸收能力最强,因此,很多冬天容易出现的病症如鼻炎、哮喘、咽炎等,都选择在这个时候敷上一贴,从而将体内的湿气去除。而与之对应的三九灸,则是从冬至开始,在冬天最冷的三九天里通过热灸刺激穴位,打开因为寒冷而闭塞的毛孔,可以疏通气血、通经活络。三伏贴和三九灸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夏养三伏,冬补三九,效果加倍,能很好地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避免疾病的侵害,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3.2 注重“气”的调养

中医养生之道不仅要求人们要注重身体的健康调养,还要重视心理精神方面的健康发展。早在《黄帝内经 素问篇》中就曾提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2]中医所说的“气”,和精神相通,是一种无形但自我可以感知的东西,是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和正常身体机能不可或缺的,它遍布全身,无时无刻都在活动,推动人体的新陈代谢。只要气顺了,就代表心理健康,没有负担,自然就会心宽体胖。我们常常说一个人的精气神很足,看着气色很好,也是这个意思。而“气”紊乱了,就会影响到肝脏、脾胃、肠道等器官,造成内分泌失调,出现呼吸急促、胃口不佳、消化不好等种种症状,对身体是有百害无一利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为了一些无谓的人和事轻易生气,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

3.3 动与静相结合

“生命在于运动”,是我们小时候就学会的一句保健格言,运动能够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调动身体各个器官,提高体力、增强体质。但后来又有人提出“生命在于静止”的观点,认为以静养生才是科学之道。其实,运动和静止正如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缺一不可的。身体健康需要活动筋骨,心理健康需要静修调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应当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动以养形,静以养气。近些年周围的阿姨姐姐都喜欢去练瑜伽,这就是一个将动静完美结合的养生方式。端坐垫上闭上眼睛缓慢呼吸,在放松的身体状态下聆听内心真实的感受,在一呼一吸、一张一弛之际令身体变得柔软,达到强身健体、净化心灵的效果。

虽然当今社会的高负荷高运转令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张,但是聪明的现代人還是可以从传统的中医养生之道中寻求到各种各样的解压保健之法令自己远离亚健康,重新拥抱健康幸福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佚名(战国).黄帝内经 灵枢[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佚名(战国).黄帝内经 素问[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王晨瑾(2000.11——)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航天中学高三文科3--5班。特长:古筝、画画、写作。

猜你喜欢
亚健康表现
跟踪导练(一)
跟踪导练(一)
论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防治的启示
青年人群亚健康与肥胖的关系研究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