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妇产科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管理对策

2018-10-21 07:16吴云花
健康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感染妇产科危险因素

吴云花

【摘  要】本文研究的目的:分析我中心妇产科常见的感染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对近几年来在我中心妇产科治疗的18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妇科组1184例,产科组640例。分析患者医院内感染率、感染部位及各生理期的感染分布。结果:该院妇产科总感染率为3.2% (58/1824),其中妇科组1.9% (46/1184) ,产科组1.9% (12/640)。呼吸道是妇产科感染率最高的部位,占总感染人数的39.7%,其也是妇科组感染率最高部位(43.5%) ,产科组中感染部位最高的是切口,占33.3%。妇科组中结婚后妇女发生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尤以绝经后妇女患者为最高,占54.3%。最终得出的结论:妇产科感染因素非常复杂,需要实行科学的处理措施,规范操作才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改善目前紧张的医护患关系。

【关键词】妇产科,感染;危险因素;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几年在本中心治疗的患者共1824例,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妇科组1184例,年龄15-78岁,平均39.3岁;产科组640例,年龄20-41岁,平均29岁。

1.2 方法

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妇科和产科的感染率、感染部位及不同生理期感染分布等因素。

2 结果

2.1 妇产科的感染情况

本院妇产科共出现58例感染患者,总感染率为3.2%,其中妇科组46例(3.9%) ,产科组12例(1.9%)。

2.2 妇产科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妇产科感染部位中最高的是呼吸道,占总感染人数的39.7%。妇科组患者中感染部位中最高的也是呼吸道,占本组感染人数的43.5% ,而产科组中感染部位最高的是切口,占本组感染人数的33.3%。见表1所示。

2.3 妇科组生理期感染情况

在妇科组中,已婚女性的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占本組感染总数的54.3%,其次是结婚后至绝经前女性,占37.0%。妇女婚前感染率明显降低。

3 讨论

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临床治疗预后造成了严重威胁,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导致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由于女性独特的生理结构等因素,妇产科一直是院内感染发生危险性相对较高的科室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妇产科总感染率达3.2%,其中妇科组感染率为3.9%,产科组感染率为1.9% ,凸显了妇产科医院内感染趋势的严峻。

3.1 感染因素分析

3.1.1感染部位:主要原因有:(1)患者长期卧床,经常躺在床上不愿意翻身,导致痰液聚集在气道当中,再加上医院病房内的空气受到污染,病后抵抗力下降,最终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发生;(2)探访人员过多,增加病房内的空气污染,易引起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切口感染在产科组感染中排第1位,占33.3%,在总感染人数中仅占10.3%,比例不高。主要原因::(1)与手术密切相关,产妇在分娩期间能量消耗过大,生产过程中有失血现象,导致产妇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易致感染的发生;(2)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产妇产后不擦身,不洗澡,这种“坐月子”的习俗亦导致切口容易受到感染;(3)在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无菌规定进行操作,导致患者发生感染。

3.1.2生理期感染情况:主要原因有:(1)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分泌明显减少,情绪波动大,易致免疫力下降,加上病后身体虚弱,从而更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2)绝经后阴道分泌物减少,阴道内环境失衡,不能有效抵御外来病菌侵袭,也易导致感染;(3)绝经代表年龄的增大,随着年龄增大,各方面机能减退,也是容易被感染的主要原因。这与相关报道一致。

3.2 感染处理措施

3.2.1健全感染管理规章工作制度及职责:制定切实有效的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及考核细则,在不同的工作区域内,实行岗位责任制,领导及院感专职人员加强督促,必要时与奖金挂钩,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减少院内感染发生,提高了工作质量,保证了病人就医安全.

3.2.2加强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教育:加强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教育是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保证,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培养他们要有慎独精神,达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同时上级主管部门不定期加强检查及考核,规范工作行为,并与医院验收挂钩.

3.2.3实行供应室产房一体化,取消自备包:严格检测确保质量,加强环境学检测,每月对病房无菌物品不定期做细菌培养、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及使用中的消毒液抽样进行细菌学检测,从而有效地保障执行技术操作规范执行力度,控制医院感染。

3.2.4采取多渠道、多行式的健康教育,强调院内感染的重要性:制作一些执行各种操作未洗手带来的危害性宣传画,每周举行1- 2次工休座谈会,讲解并示范,使病人有一个感性认识,让病人来监督医护人员,提高工作人员执行规范操作行为。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对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院内感染的情况已经成了当下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怎样控制妇产科医院内感染,需要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作为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加强宣教力度和规范操作,更应该努力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乃义,李彦,时利民.基于医院管理视角谈感染防控[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 24 (7):618-619.

[2]唐静.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危险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4,27(9):338.

猜你喜欢
感染妇产科危险因素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