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及对其并发症率影响分析

2018-10-21 15:45田维波
健康周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田维波

【摘 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及对其并发症率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优质护理模式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模式组(对照组)各3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进行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儿皮疹、腹痛、关节肿痛及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为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差异明显(P=0.0396);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显著(P=0.0409)。结论: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过程中对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快速有效消除患儿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小儿过敏性紫癜;应用效果;并发症率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主要临床表现有皮损、胃肠道反应、发热、关节疼痛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肾功能损伤及肾功能衰竭[1],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抗过敏治疗为主,为进一步提高治疗与护理效果,我院对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及对其并发症率影响展开探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入组时间2016年02月~2018年04月),经临床诊断患儿符合《实用儿科学》中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标准,其中男性患儿38例,女性患儿34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7.47±1.86)岁,依据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优质护理模式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模式组(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儿临床资料使用SPSS18.0进行差异性对比,结果P>0.05。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①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及时对患儿的不良情绪进行安抚,通过肢体语言、擁抱、握手、微笑等方式消除患儿的戒备心理,增强患儿安全感,使患儿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同时还要及时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缓解家长焦躁、恐惧等负面心理。②环境干预:确保病区环境的干净、整洁和舒适,为患儿提高一个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设立宣传栏,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③身体护理:保证病床的干净整洁,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沐浴产品,嘱家长加强对患儿的监督,防止患儿抓挠皮肤,若患儿皮肤出现损伤及时进行消毒处理。④饮食护理: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对患儿饮食进行调整,急性期患儿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为主,胃肠道出血的患儿严禁食水,以静脉支持方式摄取营养;皮疹消退期且大便潜血实验为阴性的患儿可酌情给予饮水,1d后患儿症状未出现反复可给予流质饮食,3d后症状未反复可给予半流质饮食。恢复期待患儿病情逐渐转归后,患儿饮食可逐渐向正常饮食过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皮疹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关节肿痛消失时间、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

1.4数据处理

将患儿资料及实验观察数据准确录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8.0,均数±标准差(`c±S )进行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率(%)进行2检验分析,检验结果以95%为可信区。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进行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儿皮疹、腹痛、关节肿痛及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有1例患儿出现面部潮红,2例患儿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1例患儿出现便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353,P=0.0396)。

2.3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806,P=0.0409),数据见表2: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血管炎疾病之一,患儿主要临床表现有皮肤紫癜(常见的有斑点、紫斑、瘀斑等)、粘膜出血,是由免疫学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小血管炎,病程较长,多见于学龄期儿童,严重损害患儿的身体健康[2]。高质量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儿预后,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所以临床上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工作要求及其严格。

优质护理将“以病人为中心”作为指导原则,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为患者提高“优质、高效、低耗、满意”的医疗服务。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过程中对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消除患儿的不安,减轻患儿的痛苦,稳定家长的情绪,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效果;环境干预能够提高患儿住院舒适度,促进患儿的康复;身体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防止出血和感染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饮食及生活起居干预能够加快患儿病情的康复[3]。

综上所述: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实施有针对性的专业护理干预,能够消除患儿及家长不良情绪,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快速有效消除患儿临床症状,有效控制病情,减轻患儿痛苦,同时还能够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儿及家长的治疗负担,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李蕴洁.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46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的有效性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0):133,135.

李美.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临床使用价值[J].养生保健指南,2018,(10):50.

[3]卢贤红.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8):120-122.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及价值评析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的影响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