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10-21 16:58常忠龙
健康周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冠脉综合征并发症

常忠龙

【摘 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70例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为调查对象,结合其干预方式纳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35)。常规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实验组实施院前急救早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院前急救干预能够影响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早期护理干预的方式下,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建议推广使用。

【关键词】院前急救干预;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并发症

急性冠脉综合征为急性心肌缺血、坏死所诱发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多具有严重胸痛、心律失常或者是心源性休克等症状,病死率较高、预后效果效果[1]。急救干预的方式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死亡率,文章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70例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数据调查的结果展开讨论,评估院前急救干预的价值,且将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70例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为调查对象,结合其干预方式纳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35)。所有患者均符合ACS诊断标准,实验组男女占比为20:15,年龄取值34-78岁,均值为(61.47±3.31)岁。常规组男女占比为19:16,年龄取值34-77岁,均值为(61.46±3.26)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区别(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接触患者后对患者实施初步评估,测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心电图检查,建立静脉通道。结合患者病情注射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及时处理心律失常、休克等症状。心电监护下转入急诊科,办理手续且送往病房持续治疗。

实验组实施院前急救早期护理,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建立绿色通道,制定急救护理流程。出诊时立刻拨打患者家属提问,了解患者情况且指导家属实施简单自救。比如指导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在具备吸氧设备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指导患者保持冷静。急救人员到达后,需要对患者病情实施评估。患者不存在显著禁忌症的情况下,实施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等[2]。拜阿司匹林300mg嚼服,氯吡格雷口服,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快速通知急诊科,启动ACS急救护理应急预案。

在到达急诊科后,由急诊科、心血管内科等专家组成的心血管急诊处理小组在3-5min内实施病情快速评估[3]。检查心肌酶谱、血常规等指标,决定是否实施溶栓、介入治疗等。如果患者过度紧张,则需要做好相关心理疏导工作,多鼓励患者。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0.05。

2 结果

2.1 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年时间对比

常规组住院时间均值为(15.61±3.37)d,实验组住院时间均值为(10.17±2.65)d。相较于常规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院前急救干预能够缩短患者的进一步抢救治疗时间,快速实施溶栓或者介入治疗等[4]。避免患者症状的持续发展,快速抑制血小板活性,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院前急救干预中,需要指导患者家属做出简单的自主治疗行为,在接触患者前节省时间,对患者病情、患病史等进行全面了解,对患者的病情实施初步判断。在接触患者之后,则需要根据其实际临床体征予以治疗,在患者发病最初1h内黄金时间展开有效治疗。

本次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為5.71%,在院前早期急救护理干预的方式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相较于常规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避免患者症状的持续发展,在黄金抢救时间内发挥急救治疗的作用。

综合上述内容,院前急救干预能够影响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早期护理干预的方式下,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建议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罗朝汉,强巴欧珠,次珍.院前急救干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9):68-70.

[2]袁青山,将龙元,周天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老年患者院前急救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01):45-47.

[3]冯建宏,祁杰.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635-636.

[4]陈研.标准操作流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院前急救质量的影响[J].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13,1(03):49.

猜你喜欢
冠脉综合征并发症
冠脉CT检查知多少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考前综合征
山医大一院“一站式”头颈、冠脉联合扫正式上线
开学综合征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一毛学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