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应用“无瘤技术”的护理配合

2018-10-21 09:36左子菁梁爱琼
健康周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手术护理

左子菁 梁爱琼

【摘 要】目的:探讨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应用"无瘤技术"处理心内膜赘生物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我科36例因感染性心内膜炎行手术治疗患者资料, 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12例,二尖瓣置换术10例,双瓣置换术8例,瓣膜成形术6例,术中应用“无瘤技术”,对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结果:全组病例均手术成功,其中体外循环时间40~78(44.4±29.82) min,术后住院时间5~52(7.5±35.6)d;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3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术后出血再次开胸止血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8例,失联8例,随访时间2~27个月,患者均生存良好,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病例。结论:正确运用“无瘤技术”处理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心内膜赘生物,对防止致病微生物转移扩散、减少术后感染复发有良好效果;密切的手术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关键词】感染性内膜炎;无瘤技术;手术;护理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ous endocarditis ,IE)是发生于心内膜和(或)心瓣膜的炎症病变,主要侵犯病变的心瓣膜、人造瓣膜以及存在先天缺陷的心内膜。病因多为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直接感染导致[1]。“无瘤技术”是指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为减少和防止癌细胞脱落、种植和播散而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措施[2-3]。我科于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实施了3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术中应用“无瘤技术”进行护理配合,疗效满意。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及手术方法 本组36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34.4±20.8岁(5~65岁)。31例患者术前心脏超声明确提示心内膜赘生物形成,5例术中探查发现心内膜赘生物,明确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术中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2例,二尖瓣置换术10例,双瓣置换术8例,瓣膜成形术6例。术中均彻底清除心内膜赘生物,送细菌培养。培养结果回报:阳性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草绿色链球菌2例,人苍白杆菌1例,布鲁氏菌1例),阳性率19.4%。

1.2 结果 全组3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体外循环时间44.4±29.82(40~78) min,术后住院时间7.5±35.6(5~52)d;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3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术后出血再次开胸止血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出院前血培养结果阴性。术后随访28例,失联8例,随访时间2~27个月,患者均生存良好,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病例。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讨论 参加术前由手术医生、麻醉师、体外循环灌注师、ICU医生等组织的病例讨论,了解病人基本情况、手术安排、用血情况、心内膜炎感染部位、特殊用药、特殊手术器械。

2.1.2物品准备 备齐常规体外循环器械包,各种专用心内缝合线,人工瓣膜、瓣膜成形环、人工腱索等。部分物品需准备双份,如高频电刀头、心外吸引器头、手术刀片、组织剪刀,治疗巾及手套也要准备充足。

2.2术中护理

2.2.1巡回护士配合 (1)手术间准备:术前30min打开层流装置,调好室内温度,检查仪器。(2)配合患者入室后:积极安慰患者,使患者精神放松,鼓励患者积极配合麻醉及手术准备。(3)安全核查:让患者取平卧位,与医生共同核对患者信息。(4)快速建立好静脉通道,放置指尖脉搏氧夹,协助麻醉师行桡动脉及颈静脉穿刺,待病人麻醉后留置尿管,术前30min给予静脉抗生素预防感染。(4)摆放体位:注意床单的平整、干燥,做好压疮预防措施,贴好负极板。(5)协助器械护士开台并关注手术进度,及时提供台上所需物品,消毒鋪单后落实瞬间暂停查对制度。

2.2.2器械护士配合 (1)器械护士应提前15min洗手上台,整理无菌器械台,在器械台相对划分“有瘤区”和“无瘤区” 。当心内膜赘生物切除后,所有接触过赘生物的器械均放置于“有瘤区”,避免感染扩散。患者术后发生医源性种植、局部复发与受污染器械的重复使用密切相关。(2)术中提前制作4~6个碘伏纱球,即“花生米”。当切下赘生物时,及时传递“花生米”消毒处理创面。(3)常规建体外循环,切开主动脉或心腔后, 递圆刀片仔细清除心内膜赘生物和被侵蚀破坏的瓣膜,切除邻近的坏死组织,清除瓣周脓肿,尽量避免损伤传导系统。可在心腔内垫置一块纱布,防止赘生物或病变组织脱落心腔。(4)台上医生及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无菌和无瘤操作,在清除完赘生物后,应将包括电刀在内的所有接触过感染性赘生物的物品器械更换,再进行后面的手术流程,减少感染性细胞扩散的机会。(5)术中器械护士应用干净的无菌盆盛装冲洗液冲洗术野,不允许使用洗刷过器械的无菌盆盛装冲洗液。冲洗时将冲洗液灌满心腔并保留3~5min,再吸出,反复冲洗2~3次,再吸净,不能用纱垫擦吸,以免感染性细胞种植。我科经验是用稀释10倍的碘伏液冲洗创面,可以防止感染性细胞残留、播散。(6)若术中无条件更换手术器械时,应将手术器械用碘伏液反复擦拭3遍方可使用。

3 体会

“无瘤技术”是外科医护人员在处理恶性肿瘤手术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大量的研究已证实,应用“无瘤技术”可减少术中癌细胞种植和转移,降低肿瘤术后复发的几率。手术室护士做为直接参与者,承担着“无瘤技术”执行者、督促者、管理者的多重角色,因而其所持有的无瘤观念和其所执行无瘤技术操作必将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的医护人员应认识到“无瘤技术”的重要性。手术室护士应更新观念,逐步完善相关的护理实践指南和操作规范,以提高护士的“无瘤技术”执行率。手术护士在配合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操作时,应时刻提醒自己和手术医生执行无瘤操作,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促进专科护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琪.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围手术康复效果分析[J].科技资讯,2016,01(8):1672-1673.

[2]韩娜.恶性肿瘤手术无瘤技术的护理配合[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4):2763- 2764.

[3]欧燕凌,曾卫红.无瘤技术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08,29(22):95-97.

[4]陈荣珠.无瘤技术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6):60-62.

猜你喜欢
手术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手术后的应用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后早期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