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8-10-21 12:14李正明
健康周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

李正明

【摘 要】目的:研究在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时采用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的临床效果并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接收并确诊为糖尿病且接受治疗的86例糖尿病患者,男性46例,女性40例,最小患者36岁,最大患者76岁,平均(56.12±4.89)岁。对患者分别进行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并对比诊断的符合率。结果:血糖检验结果显示,86例患者中全为阳性,诊断符合率为100%;尿糖检验结果显示86例患者中有7例阴性79例阳性,诊断率为91.86%;糖尿病患者的尿糖阳性强度增高也会引起患者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上升。结论:临床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可通过尿糖的检测进行初步诊断,在应用血糖检验进一步判定。

【关键词】血糖检验;尿糖检验;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生物作用受到损害而引起高血糖反应的常见代谢疾病,它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现在生活快节奏化,人们日常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节奏的加快导致肥胖患者增多,而肥胖和糖尿病的患病以及患病几率是有所关联的。糖尿病的出现也趋于年轻化,患者常有的临床反应为动脉的硬化和肾病等,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与此同时糖尿病还具有终身性,患病后患者需要在医院的指导下终生进行治疗。患者治疗期间常伴有并发症,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影响,高血糖症状出现引起严重并发症时不及时采取控制,甚者会导致患者死亡。当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检验主要有:血糖检验、尿糖检验,现对这两种检验方法在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产生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接收并确诊为糖尿病且接受治疗的86例糖尿病患者,男性46例,女性40例,最小患者36岁,最大患者76岁,平均(56.12±4.89)岁。

1.2方法

在清晨的7-8点钟,医护人员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尿液采集,空腹血液和空腹尿液各采集2mL,患者用餐完毕后2小时再按同样2mL的量分别进行采集,对空腹和餐后采集的血液和尿液样本分别应用葡萄糖氧化酶和优利特十一项试纸进行检验检查[1]。需要注意的是在采集患者餐后的血液时,应当在短期内进行离析处理,分离血浆就立刻检验,过程中若患者白细胞明显增多会导致血糖结果偏差,一定要细致排查隐患[2]。尿液的采集也一样,一定保证试纸完全浸透尿液再取出试纸,尽快对照试纸和色卡显示的颜色,时间拖长会导致尿糖结果存在偏差。

1.3评价标准

①血糖的检验标准:根据优利特十一项试纸的颜色反映出尿糖的检测结果,有-、±、+、2+、3+、4+这6个维度;维度-表示的是尿糖结果为阴性,±为界限性,+为阳性。

②尿糖的檢验标准:当患者空腹时的血糖>5.8mmol/L、用餐后的血糖>7.6mmol/L即可判定为糖尿病患者。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这次我院的研究中,患者尿糖检查结果如下:“-”维度有7例,占8.13%、“ ±”维度有13例,占15.11%、“+” 维度有12例,占13.95%、“ 2+” 维度有28例,占32.55%、“ 3+” 维度有16例,占18.60%、“ 4+” 维度有10例,占11.62%。阴性和阳性分别是7例和79例,阳性率高达91.86%即诊断符合率91.86%。血糖检测结果:86例患者均为阳性,诊断符合率为100%。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的尿糖阳性强度增高也会引起患者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上升。血糖诊断符合率100%高于尿糖诊断符合率9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引起患者的代谢功能减弱或紊乱,它需要进行终身的伴随性治疗控制,同时还会出现严重影响患者身心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确诊后应当及时就医接受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因此早期段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不但可以控制病情恶化,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当下的快节奏生活以及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及饮食,导致糖尿病发病群体趋于年轻化,常表现为临床的动脉硬化及肾病等,因此需要患者尽早就诊并接受治疗控制病情,避免患者治疗产生延误。相关研究表明,患者接诊时血糖的检查虽然有创但是其结果准确,而尿糖检测虽然无创但存在漏诊可能;因此糖尿病治疗时这些检查不符合要求会对临床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可能耽误病人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在对患者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测时,空腹下患者的正常值应处在3.9~6.1 mmol/L这个范围内,倘若患者血糖波动超出很大范围外,表明患者的血糖存在异常情况。正常情况在人体进食后血糖会在三小时内恢复正常,因而餐后两小时采集血糖对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可以有效判定,也是作为糖尿病的判断依据。尿糖对患者而言是便捷经济的,也是无创的,在滤液靠近曲小管时葡萄糖可以被吸收并进入尿液当中。一般8.9mmol/L是尿糖水平的最高值,尿糖决定着原尿糖水平,而原尿糖影响决定着血糖的水平,因为血糖和尿糖水平保持着正相关性,所以若患者检验时提示信息是尿糖阳性,说明患者可能属于糖尿病[4-5]。本院这次研究中,患者尿糖检查结果显示:“-”维度有7例,占8.13%、“ ±”维度有13例,占15.11%、“+” 维度有12例,占13.95%、“ 2+” 维度有28例,占32.55%、“ 3+” 维度有16例,占18.60%、“ 4+” 维度有10例,占11.62%。阴性和阳性分别是7例和79例,阳性率高达91.86%即诊断符合率为91.86%。血糖检测结果:86例患者均为阳性,诊断符合率为100%。所以患者的尿糖强度阳性增高时会引起患者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上升。因此尿糖检测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初步的筛选方式,但漏诊的几率也会存在。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接受尿糖的检验是可取的,它既无创又便捷,只是有漏诊的几率,应当结合血糖指标、尿糖指标这两项指标综合诊断,能够更全面的掌握患者病情,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方案,可以避免患者治疗产生延误。

参考文献

[1]刘晓桐.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 26(18):00061-00061.

[2]李兰英.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8):94-95.

[3]路娜. 血糖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4):102-102.

[4]韦振空. 血糖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33):128-128.

[5]廖春明.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 医学信息, 2016, 29(35):271-272.

猜你喜欢
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
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用于急诊糖尿病患者救治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观察分析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