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吞咽障碍联合使用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对其吞咽功能影响观察

2018-10-21 12:14舒昕婕李名俊
健康周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吞咽障碍康复训练脑卒中

舒昕婕 李名俊

【摘 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吞咽康复训练联合Vitalstim治疗仪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并发症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4例,占8%)明显少于对照组(13例,占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吞咽康复训练联合Vitalstim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显著改善其吞咽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可作为临床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首选方法。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极大威胁,现发病患者逐渐呈现年轻化,给社会、家庭带来极大的压力和负担。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其主要是指患者与吞咽有关的中枢部位或神经受损,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发生[1]。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为防止吞咽困难患者发生误吸或营养不良而采取下胃管鼻饲饮食,但此方法不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还给家庭带来极大经济及心理负担。

回顾经Vitalstim治疗仪联合吞咽康复训练综合治疗的50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纳入标准:患者均为发病3d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2],且经头颅CT或MRI确诊,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年龄>70岁或<50岁,严重心肝肾等异常、意识障碍且无法配合治疗或康复训练、非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痴呆或失语、严重呼吸衰竭或肺部感染等。所有患者洼田饮水实验结果均为轻中重度吞咽障碍(轻度:能1次飲尽,但有呛咳;中度:分2次以上饮尽,且有呛咳;重度:常呛咳,难以饮尽)。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4-70(62.5±2.0)岁;疾病类型:脑出血20例、脑梗死22例、混合型卒中8例;吞咽障碍程度:轻度6例、中度23例、重度2l例;对照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51~68(63.0±1.5)岁;疾病类型:脑出血22例、脑梗死22例、混合型卒中6例;吞咽障碍程度:轻度10例、中度25例、重度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吞咽障碍程度、疾病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积极降压、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等治疗。两组患者均待病情稳定,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后再实施以下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对患者进行寒冷刺激和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及反复有意识咳嗽、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进食训练。(1)指导患者进行唇缩回,如抿嘴、撅嘴;并用力闭唇和增加唇闭合时间。(2)指导患者快速圆唇及唇回缩,如抿嘴、撅嘴。但每个动作需保持1 s,然后再进行张口、闭口鼓腮吐气动作,再指导患者尝试咀嚼动作,并反复进行,3次/d。(3)指导患者学习舌操,并训练其舌向各个方向进行运动,如患者舌不能动,则可使用压舌板按摩其舌部或使用纱布缠裹其舌部,并轻轻进行被动运动。(4)将长柄喉镜放置于冰水中10 s,然后取出轻轻拍打患者两侧咽柱前基底部。使用棉花沾少量凉开水或柠檬酸轻轻摩擦患者唇、牙龈、牙齿、舌根等处,以诱发患者干吞咽。使用压舌板或勺子轻轻按压其舌前1/3处。(5)指导患者进行进食训练时,可让患者身体保持直立,并稍微向前倾斜20°,颈部稍微向前弯曲,以使其舌骨、舌肌张力增加及喉上抬,促进食物可顺利进入其食道内。本次训练所使用食物均选择糊状食物,如果冻、菜泥等。每次需持续训练20min,2次/d,连续训练14d为1疗程,共训练2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吞咽康复训练联合Vitalstim治疗仪(5900)治疗,吞咽康复训练与对照组一致,Vitalstim治疗仪由美国Chatanoga公司生产。参数:双向方波电流,波宽700ms,固定频率范围30~80 Hz,波幅25 mA(±10%),小电极,连续性收缩,1次/d,30 min/次,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操作方法:指导患者头部处中立位,口腔期:需将通道I电极A、B水平放置于患者舌骨上方,通道Ⅱ电极C、D需放置于瘫痪侧面颊部。咽喉期:需将通道I电极A、B水平放置于患者舌骨上方,通道Ⅱ电极C、D需沿着正中线垂直放置于患者甲状软骨切迹处。将电源打开,并增加I、Ⅱ通道振幅,并要求患者及时反馈刺激感觉,电刺激强度需以患者自觉咽部肌肉存在震动感觉为宜。

1.3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采用电视透视下进行吞咽功能检查,并观察患者饮食咳呛情况)和并发症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临床疗效采用藤岛一郎摄食-吞咽障碍评分表评价,其中基本痊愈:≥9分;显效:提高6~8分;有效:提高3~5分;无效:1~2分;总有效=基本痊愈+显效+有效。生活质量采用吞咽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分值为0-100分,其中1分为功能很差,100分为功能完全正常。由患者自己打分,分数越高说明吞咽状况和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

治疗前,两组患者SWAL-QOL及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

2.2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并发症

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吸人性肺炎、肺不张、肺水肿、肺栓塞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发生吸人性肺炎7例、肺不张3例、肺水肿2例、肺栓塞1例,并发症发生率26.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4,P<0.05)。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较为常见,大约有29%~64%患者于急性期发生不同程度吞咽障碍,然而患者发生吞咽障碍率则主要与临床评估时间及诊断有关。吞咽障碍不但可致患者发生脱水和营养不良,同時还可导致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甚至致其死亡。因此临床及时诊断和评估吞咽障碍对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电刺激疗法,其主要是一种通过预设刺激程序来刺激患者咽部肌肉,从而诱发患者肌肉运动或模拟正常自主运动,最终起到改善患者被刺激肌肉功能目的[4]。经本次治疗发现,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采用电刺激可增加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受器的传人冲动,当患者处于早期无主动吞咽动作时,采用吞咽仪器可进行被动刺激,从而可让患者于电流刺激下进行空吞咽动作,然后配以食物或水则可增强疗效,并且还可增强患者软腭及咽部效能,提高患者摄食-吞咽能力。吞咽障碍患者呼吸道保护性反射缺失,易导致误吸,增加了罹患肺炎的风险。因此,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吞咽障碍的确诊与处理十分重要。本研究在评估方法上选择了洼田饮水试验,其是经典的床旁评估方法,操作简便,分级明确,能够准确地发现异常,进而早期干预治疗。此外实施电刺激,可使患者更深层、更小动作电位去极化,增加患者肌肉收缩蛋白含量及有氧途径酶含量、线粒体体积及数量等;电刺激可作用于患者局部吞咽肌群,并激活其咽部肌肉,促使患者咽部肌肉可正常收缩,最终强化其肌肉协调性,促进患者吞咽反射能力及时恢复[5]。另外,还可缓解患者神经麻痹,促进其正常吞咽模式形成,改善其吞咽功能,加速口腔内分泌物排出,避免误吸或咳呛发生。综上所述,采用吞咽治疗仪联合吞咽康复训练综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作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治疗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石德志,张宝珍,刘霞.高压氧与康复综合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9):1318,1319.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

[3]武平,梁繁荣,李瑛,等.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5):369-372.

[4]黄娣.认知功能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功能的影的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5):614.

[5]秦炜婧,单涛.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0,30(12):969_973.

猜你喜欢
吞咽障碍康复训练脑卒中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不同训练方法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