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

2018-10-21 12:40杨阳于海阳
健康周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运动功能

杨阳 于海阳

【摘 要】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选自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方医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运动再学习训练,对照组3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ADL训练、上肢功能活动以床上活动等运动再学习训练干预有利于改善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关键词】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再学习训练;脑卒中急性期偏瘫

由于脑卒中急性期造成的大脑局部缺血,严重缺氧缺血会使脑部神经功能受损,导致偏瘫,而运动再学习训练可发挥脑部损伤后早期脑细胞可塑性强的特点,其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为此,本文通过对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36例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实施运动再学习训练,探讨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卒中急性期偏瘫预后影响,旨在为临床提升脑卒中急性期偏瘫康复护理水平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方医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均分为两组。72例患者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协议书,本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2]。(2)患者伴有肢体功能障碍。(3)临床资料完整具有可追溯性。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并发症者。

观察组3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运动再学习训练,患者年龄最小的51.6岁,年龄最大78.7岁,平均年龄(63.27±1.18)岁,其中男25例,女11例。对照组3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患者年龄最小的51.5岁,年龄最大的77.9岁,平均年龄(63.24±1.32)岁,其中男26例,女10例。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36例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护理以及基础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运动再学习训练。(1)床上活动,告知36例患者如何进行作业治疗。使患者在护理人员的辅助下进行床上左右移动,根据患者的运动情况进行单、双桥活动,为了活动肢体还应进行躯干活动。(2)进行上肢功能活动,通过使36例患者肩肘逐渐屈负重,并利用健侧手臂进行相应的肢体锻炼,包括交叉坐起训练等。(3)进行坐位平衡训练,然后根据坐位时的前后左右平衡训练。(4)进行相应的站立训练,使患者可以逐渐起立以及下蹲等,并通过利用双手交叉坐起训练培养相应能力。(5)进行手杖等进行步行训练,直至从扶持可以过渡到独立行走。(6)通过ADL训练可以使患者掌握床椅转移,可以穿脱衣服等。

1.3临床观察指标

隨访持续48周,通过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3]对患者12周以及48周肢体障碍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本课题72例患者基线资料、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Mean±SD”表示。非正态数据采用Median(IQR)。两组独立,正态,方差齐资料等指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36例患者12周以及48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 2 两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36例患者12周以及48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实验表明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在进行运动再学习训练时会明显增快,这对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有研究表明针对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运动再学习训练干预,可有效减少运动功能障碍导致的不良事件,如采用ADL训练、上肢功能活动以床上活动等训练等均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有积极意义[4]。ADL训练还可通过寻找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使患者主动表达,智力训练通过给予患者相应的刺激,制定ADL训练计划等督促患者锻炼机体,并通过计算、理解功能训练等刺激患者大脑思维活动,此外还可采取娱乐综合训练、重复经颅磁刺激、执行能力训练等措施。

综上所述,ADL训练、上肢功能活动以床上活动等运动再学习训练干预有利于改善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金贵梁.高压氧结合传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早期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 2016,51(6):547-549.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血管病影像应用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 49(3):164-181.

[3]林强,李雪萍,程凯,等.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12):1286-1288.

[4]孙健.运动再学习结合普通针刺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膝过伸和步行能力的短期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5):1915- 1918.

猜你喜欢
运动功能
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作业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