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参与理论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2018-10-21 01:12王琳武兆强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评价

王琳 武兆强

摘要: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越来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课程是大学教学的基本模块,课程教学质量制约着高等教育质量,是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学生参与理论为基础,以山东中医药大学852名在校生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学生课程教学参与度的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各类教学活动的程度,以期诊断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Abstract: With 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entered the popular stag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 concern. The course is the basic module of university teaching, The quality of course teaching restricts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the key factor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student participation theory,a total of 852 students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the degree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various teaching activities is understood, in order to diagnose and analyze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problems, so as to improv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urse teaching

关键词:学生参与理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Key Words: Student participation theory;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从高等教育精英化转型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导致高校教师、教学资源相对不足,课程教学质量下滑问题凸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1】。如何制定科学规范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客观地评价课程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校管理者、教师、

学生、社会等利益相关方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从当前高校课程评价的现状来看,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关注课程结果达成课程目标的程度而忽视了课程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在评价主体方面也坚持以学校和教师为评价的主体,忽视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因此,这种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并不能适应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变革的现实情境。

美国学者乔治·库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学生参与理论”,即Student Engagement Theory,是一个测量学生个体在自己学业与有效教育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学生如何看待学校对他们学习的支持力度的概念和理论【2】。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习惯、投入学业的时间和精力、与教师和同伴的交往等以及院校为学生准备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如教育资源、教育政策、校园环境、课程、项目等院校条件【3】。学生参与理论特别强调高校应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参与课程教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在世界范围内,学生参与理论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所重视,被认为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能够帮助学校和教师多维度地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并通过对具体评价指标的分析提出改进教学过程的相关策略。

本文通过测量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学生课程学习收获程度,了解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参与不同维度教育活动的程度,经过对比分析后找出制约影响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构建有效路径。

一、研究对象

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1000名在读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手机端在线填写调查问卷,回收调查问卷960份,回收率96%,有效问卷852份,有效率88.7%。

如表1所示,在性别方面,男性样本占样本总数的比例为40%,女性样本占样本总数的比例为60%;在年级方面,2015级为12%,2016级为36%,2017级为31%,2018级为21%。

二、研究方法

NSSE项目,即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 是全美大学生参与度调查的简称。NSSE项目通过大学生自我报告进行调查研究,包含学业挑战水平、主动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水平、校园环境支持度、教育经验丰富度五个维度。NSSE項目特别强调应研究学生个人的学习体验及院校教育环境两个方面,与传统的质量评价方式相比,NSSE项目更注重学生的学习参与和主观体验,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手段。本文参考NSSE项目,同时结合山东中医药大学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设计了“山东中医药大学课程教学质量测查问卷”。本研究通过问卷星填写问卷,开展调查研究。问卷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级。二是学生参与度调查,包含学业挑战水平(Level of Academic Challenge)、主动合作学习水平(Active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师生互动频度(Student-Faculty Interaction)、教育经历的丰富度(Enriching Educational Experiences)、校园环境支持度(Suppotative Campus Environment)五个维度。三是学生收获自评调查,包括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高、自我实现三个维度。

(一)调查信度分析

本研究首先发放了400份调查问卷进行预测分析,采用SPSS21.0作信度检验,用α系数对问卷内部一致性进行分析。本调查问卷的学业挑战水平、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师生互动频度、教育经历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五个维度都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Alpha值如表2-1所示。

(二)调查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1.0对问卷的不同维度做了相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水平比较显著。

三、学生参与度调查结果分析

首先对852名在校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参与程度进行整体性统计分析,然后分别对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师生互动频度、教育经历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五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

(一)学生课程参与度调查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21.0软件包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体性描述性分析。采用的计分方法是李克特5级计分法,每一级别的描述是不同的,在进行统计时根据所选的数值进行计分,给予不同的选项程度从高至低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1分。所以理论均值应是3.0分。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得知,在校生总体学习参与度得分3.04分,虽然总体得分高于理论均值,但是总体参与度水平并不高。其中,校园环境支持度得分最高,表明在校生对学校提供的各项学习环境保障满意度较高。其次,是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得分3.09分,表明在校生主动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频率和效果都比较好。教育经历丰富度得分3.02分,表明学生较多地参与了学校教师组织的相关活动,在一些学术知识讲座中有较好的参与度。师生互动频率得分低于理论均值,表明学生在课内外与教师交流、沟通不及时、不紧密,师生互动不足。学业挑战水平得分最低,表明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作业完成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短板。具体情况如表3-1所示。

(二)学生课程参与各维度调查分析

1.学业挑战水平调查分析

学业挑战水平维度主要调查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日常行为表现及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精力和时间投入的多少。对涉及到的18个题目的得分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2所示。

学业挑战水平维度小计15道题目,只有五道题目的得分高于理论均值3.0分,“记忆课程或者阅读中的事实或者方法,以及其相似的形式用于作业”得分是3.41分,是得分最高的。“完成超过20页的论文或者报告数“得分仅有1.95分,是最低分。表明在校生论文写作的能力与水平比较欠缺,存在较大的不足。此外,学生在一周内完成作业的数量、完成作业花费的时间、阅读与课程相关书目的数量均偏少,学生学习存在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2.主动合作学习水平调查分析

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维度主要包含课堂上主动参与、在课堂内外互动交流、共同完成某种任务或项目等。结果如表3-3所示。

主动合作学习水平整体均值高于3.0分,其中6道题目的得分均高于理论均值,说明在校生主动合作学习的整体水平较高。其中“和其他同学交流”得分是最高的,说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是比较频繁的,“在课堂上提问或参与讨论”的得分是3.17分,说明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相互之间的合作水平都比较高。“在课堂外和其他同学讨论学习内容”和“在课堂外和其他同学一起完成课程作业”的得分分别是3.15分和3.12分,说明在课堂之外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交往交流的频度也比较高,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共同观摩、共同切磋、共同进步。“辅导或教授过其他同学”项目得分最低,虽然比较接近理论均值,但是与其他项目相比,说明学生对“教学相长”的原理理解不到位,学习的自主性、自我意识比较强,不习惯辅导或教授其他同学学习。

3.师生互动频度调查分析

调查问卷中共有7个题目与师生互动频度相关,分别是和老师通过电子媒体进行联系;和老师讨论成绩评分或作业;和老师或辅导员讨论过职业规划;和老师在课堂外讨论过你对课程的想法及阅读情况;从老师那里及时得到你在学习或者学术方面的反馈或口头意见;和老师参加课程以外的活动;和任课教师在在线课堂平台上讨论学习内容。学生在这7个题目中参与情况如表3-4所示。

该维度总体水平较低,除了“和老师通过电子媒体进行联系”“从老师那里及时得到你在学习或者学术方面的反馈或口头意见”及“和任课教师在在线课堂平台上讨论学习内容”得分稍高于理论均值外,其余题目得分均低于理论均值。说明在师生互动频度方面,教师能够主动对学生进行指导,也能够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反馈,师生通过网络等电子媒体沟通的频度要高于线下交流频度,学生也不太乐于与教师面对面沟通交流,说明师生互动还没有达到比较深入的程度。显然,此种师生互动的程度会对该课程教学质量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4.教育经历丰富度指标分析

教育经历丰富度是测量学生在学校知识获得、能力提升程度的重要指标。该维度涉及的题目包括学生在校参加实践活动的程度,参加各类讲座的频次、参加社团、志愿活動的次数等。具体情况见表3-5。

由表3-5可见,教育经历丰富度总体上具有较高的水平,共有3道题目得分超过了理论均值3.0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社团、志愿活动,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知识讲座,表明学校能够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体验提供较好的保障。但是在与学校其他同学交流学习经验、生活体验方面,得分低于理论均值,说明学生之间的交往范围较小,可能局限于自己的专业或学院之内,学校为不同学院、专业之间学生交流交往创造的条件有限。

5.校园环境支持度指标分析

校园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涉及校园的空间布局、设施设备、图书资源等硬件;一是文化环境,涉及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较强的师资力量等软件[4]。该维度主要涉及五个题目,具体情况分析见表3-6。

校园环境支持度整体水平偏高,得分均高于理论均值。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学术指导和自己的学习、经历都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学生与学校行政管理者的关系较好,对于解决自己的人际关系或感情问题提供了较大的帮助,较多的学生还会选择这个专业,说明学生对校园环境的支持度整体处于较满意的程度。

四、学生收获自评调查分析

在调查分析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生收获自评时,我们将学习收获自评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获得、能力提升、自我实现。在进行调查分析时,同样采用李克特五级计分法,从1至5分,分别是“几乎没有”“很少”“一般”“比较大”“非常大”。三个维度的具体统计分析见表4-1。

从表4-1看,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得分最低,且低于理论均值,表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认为课程教学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帮助作用尚未凸显。10个题目中有6个题目的平均得分高于3.5分,说明有60%的题目学生打分较高,认为自己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收获较大。学生认为收获最大的是“增长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理基础的相关知识”,其次是“开阔了思想政治事业”、“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三个维度来看,学生认为在“知识获得”维度收获最大,得分3.80分,其次是“自我发展”维度,得分3.37分,最后是“能力提升”维度,得分3.34分。

五、讨论与建议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业挑战水平

调查分析显示,学生在学业挑战水平维度上的得分是2.83分,低于理论均值。学生阅读,完成作业、论文的数量,完成作业花费的时间都比较少,论文类型大多是教师课堂上布置的作业,缺乏广泛的文献查阅、深入分析,因此论文的质量偏低。学生在课内外课程的主动参与意识比较淡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为学生指定相关课程的必读书目,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为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二)引导师生互动交流,提高师生互动频率

調查分析显示,课堂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频率整体较低,师生的有效互动也比较匮乏,大部分学生与任课教师没有进行过实质性的交流。究其原因,一方面,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在校生规模逐年激增,师生比失衡,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太多,教师难以做到与每位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师生互动的效率较低;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突出,部分教师把主要时间、精力放在了科研上,认为教学只要照本宣科、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即可,使得教学在教师心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近年来大学城建设、新校区搬迁,使得教师往返学校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成本,课堂授课结束后,能够与学生交流的时间非常有限,利用网络等方式沟通的次数较少、频率较低。另一方面,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的愿望不强,受传统的“教师中心”观念的影响,学生比较注重教师的权威,与教师保持相当的距离,主与教师交流互动的愿望比较低。因此,教师应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改变固有观念,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新教育理念,主动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old.moe.gov.cn

[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NSSE-CHINA2013文件使用手册[G]北京:清华大学,2013

[3]Kuh G.D.,Kinzie J,Buckley J.A,etal.W hatm atters to studentsuccess:A review ofthe literature[C]//Com m is-sioned Reportforthe NationalSym posium on Postsecondary Student Success:Spearheading a Dialog on Student Success,2006

[4]王海燕.大学校园环境的隐形教育功能[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2):23-25

作者简介:王琳(1970年—),女,山东烟台人,副教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针灸推拿学。

猜你喜欢
评价
唐DM 智联创享型
难与易
2006—2017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4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4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