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教师教学用书》,增色课堂教学

2018-10-21 02:21吴淑文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用书钟面钟表

吴淑文

摘要:《教师教学用书》,它是个辅助工具包,你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什么疑惑,在这里可以得到性价比最高的解释,即便不是最好的。作为一个补充资料库,它提供参考答案和课堂实例,协助你备课。可以说教师用书是个脚手架,使用它,是为了让你有朝一日可以脱离对它的依赖性,独立展开高质量的教学。本文就以“三讀”《教师教学用书》一一解读、精读、研读讲述如何增色我们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师教学用书;课堂教学

一、解读《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目标,明确目标的层次性

什么是教学目标?全国特级教师朱乐平在一次报告中提出: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可见教学目标是多么的重要。

课标中规定三维教学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与态度,而有效的备课最好是结合教师用书中的目标,并根据自已对教材的理解进行修改与补充,进而写出教学目标。

比如在《认识钟表》中,教师用书中的教学目标是,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材第84页中,首先给出了一幅妈妈叫女儿起床的情境图。这是每个学生每天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符合了第一条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说明,在日常生活需要用钟表看时间。图中还呈现了一个7时的钟面,并标明了时针与分针;床头柜上的电子表显示7时。引导学生认识钟面并初步认识整时的两种记录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选择操作性与趣味性强的教学形式,实现教学目标第一条。

教材第85页做一做中“小明的一天”,通过呈现小明一天的主要活动场景:刷牙、看书、做操、吃午饭、看电视、睡觉等来让学生根据每个钟面上的时间,学习写出整时,巩固对整时的认识。学生仔细观察可以发现9时出现了两次,通过对“小明9时在做什么”的讨论去引导学生,这些都是由教师补充的过程性目标。为实现第三条目标,做好铺垫。教材还通过小明的一天渗透学生应学会合理安排自已每天的生活与学习,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第二条。

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结合教材安排,明确教学目标层次性,教学设计中补充什么,怎样灵活处理教材,在教学目标指引下的数学设计才会更合理,更有效。

二、精读《教师教学用书》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完善有效的教学设计

这部分内容,系统分析每一节课的层次,解释教材意图,教学难点,建议如何处理,才能有效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完善细化教学目标,完善有效的教学设计。本人认为教师在结合教材、教参、学生实际拟定好自己的具体课堂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细读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使得教学所设计更加完美,更加有效。

例如,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认钟表是比较困难的:首先学生的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较弱;其次钟表是一个复杂的度量工具。所以教参建议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并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钟表,在乐中学。如,出示84页的3个钟面后,可让学生来认一认、说一说,再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这3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说说自已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自已去归纳认整时的方法。但在这里,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我认为教学建议的要求有点过高,让学生自已去归纳认整时的方法,有的学生观察的角度可以会有所偏离,所以我在让学生归纳之前,给了学生一点提示:观察3个钟面的分针,有什么发现?在观察它的时针与记录的时刻,有什么发现?通过对问题的分层设计,既可以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提升,又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三、结合《教师教学用书》的“评价样例”,设计高效练习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使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演算、动口表达的作用,因此练习题组的设计要注意目的性,要体现阶梯性,要富有启发性。所以,在设计练习前,我会参考《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评价样例,它可以让我了解到本课的重点知识以及考察的形式,让我可以在平时的课堂中加以渗透。

如:在《认识钟表》中,根据评价样例可知,主要会考察学生认、写整时,提高性练习是对特殊时刻,如:6时、12时等的认识,以及整时顺序的把握。对此,我在课堂一开始,我就设计了“小小设计师”这一研学活动,既符合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的要求,也能让学生动手画钟表,参与到课堂当中,更能加深记忆。

四、总结与反思

教学构筑在教师的厚积薄发之上。教学用书只是教师备课的一种参考,不是唯一答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不能被束缚在教学用书的框框里,应当有自已的思想、体会与感悟,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学习。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应该是教师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惟其如此,每个教师才能形成自已独特的风格,形成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科学使用教学用书,让教学用书为我们的教学“画龙点睛”!

参考文献:

[1]罗玉萍 浅谈如何合理使用数学《教师教学用书》

[2]梁玲群 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有效利用

[3]研读《教师教学用书》,增色“多彩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用书钟面钟表
怎样借助学生作品更好地认识钟面
是谁对书不敬
吃书与用书
丽娜认钟表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 Book One)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
画出的“认识”
一年级单元同步自测题
读者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