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类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18-10-21 10:57麦伟林
大科技·C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数控专业教学改革

摘 要:本文主要以中职类数控专业教学改革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中职类数控专业教学现状为主要依据,从实施校企合作模式,走向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对数控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使学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数控专业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出更多高素养技能型数控专业人才,从而促进中职院校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中职类;数控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G6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2-0031-02

引 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数控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现代制造业各个领域中的,数控加工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而中职作为培养数控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对数控专业教学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从而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中职院校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时代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培养数控专业人才,从而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本文针对中职类数控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深入分析。

1 中职类数控专业教学现状

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数控专业人才还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刚刚毕业的学生,尽管其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但是因为在校期间学习的东西较为广泛且全面,并且教材都是机械类通用的教材,具有较强的理论性[1]。而且再加上部分教师缺乏实际经验,在实际教学中缺乏生动性,使学生在学习时具有一定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并且,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实习设备不足、和企业脱节的情况,以至于学生的实习效果不佳,学生无法学到更多的工艺技术,且实践能力较差,无法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 实施校企合作模式,走向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2.1 产学研相结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为了使学生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熟练掌握数控专业技能,需要保证实训基地和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2]。创建适合企业实际生产的实训内容和方案,针对实训成绩突出的学生,可以允许其到企业中进行实战训练,对零部件进行实战加工。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并且还有助于学生锻炼操作技能。在实战训练中,可以有效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技能学习,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时间能力以及创业精神,并且还有助于学生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中进行锻炼时,可以感性的认知该专业的工作,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和实践进行结合,全面了解數控技术。

2.2 产学研相结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中职院校想要提升培养数控专业人才的质量,就需要创建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产学研相结合,可以有效转变数控专业课堂教学的情况,把课堂教学和实际生产进行紧密结合[3]。教师在指引学生进行数控技术训练时,也可以从中获得和实际紧密接触的机会,对企业的发展动向进行深入了解,学到更多的数控新技术和新工艺。教师在获得更多信息量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扩展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课题会更加贴近现实,有效提升科研的水平。中职院校可以定期派遣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和锻炼,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进行更新,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丰富教师的工作经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2.3 产学研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中职院校办学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学生的就业问题。产学研的相互结合,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学校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对学生进行教学。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前景在训练初较为明朗,大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在毕业以后会被企业录用[4]。因此,中职院校可以针对数控专业的学生,结合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实际需求,全面进行技能实训,并充分利用产学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和生产中每个环节都进行充分接触,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使学生更好的从学生过渡到职业人,使学生就可以在毕业以后可以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减少磨合时间。通过这样的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形成刻苦学习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工作心态,使其可以在步入社会以后快速的适应职业岗位,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3 对数控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使学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1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数控专业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中涉及到较多的机械结构和机构传动,例如电加工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数控设备与变成、液压与气压传动等等[5]。传统的数控专业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为该专业的课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复杂的结构图形,在讲解时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因为受到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限制,只通过平面图形来对工程问题进行讲解,学生无法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参观,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

例如,在讲解数控车床典型机械结构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课件进行观看(如图1),然后再指引学生到实习现场进行参观,在教师的讲解下,加深对车床典型机械结构的认识和了解。现代化教学设备可以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使学生快速的掌握和记忆知识点。并且,通过现代化教学设备,可以有效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3.2 通过多种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数控专业教学过程中,除了通过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例如,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讨论研究法。在讲解数控车和铣变成指令时,教师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并结合其他教学模式,进行参与式课程教学。而通过讨论研究法,可以时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状态可以处于最好的状态,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点,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学生在进行职业鉴定考试之前,教师通过角色扮演法,把学生安排在一个逼真模拟的环境中,并要求学生可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从而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进行锻炼和测评。

3.3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升知识的系统性

理论和实践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需要理论来指导。数控专业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有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才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少利用公式推导对学生进行讲解,需要多对应用实践进行介绍,体现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例如,在讲解数控设备与编程这一课程时,针对理论知识,教师可以从编程的方法入手,详细讲解工艺分析、程序编制、数值计算的内容;针对实践知识,教师需要注重编程操作的实例,把实践作为重点,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结合,做到边讲解边练习(如图2),使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然后,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利用讨论式的方式进行学习,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工工件,在学习结束以后需要把工件交给教师。最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加工的工件,给出相应的成绩。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加强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其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并且也是保证中职院校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此,中职院校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并结合企业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对教学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素养数控专业人才,为其以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小刚.关于中职类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师,2013(5):95~96.

[2]赵艳茹.浅论中职院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2011(11):61~62.

[3]邱 哲.浅论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分析[J].教育,2016(3):204~205.

[4]高 涵.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与评价模式改革[J].科学中国人,2016(12).

[5]陆玉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特色化改革的剖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6(9):205~206.

收稿日期:2018-9-15

作者简介:麦伟林(1964-),男,助理讲师,本科,主要从事数控一体化教学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数控专业教学改革
构建培养环境,提升我校数控专业教学的职业能力
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以数控专业毕业生企业调查促进教学改革
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浅谈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