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配电网问题分析和项目统筹规划模式研究

2018-10-21 03:42顾尧周佳蕾黄敏
大科技·C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站址廊道负荷

顾尧 周佳蕾 黄敏

摘 要:隨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负荷需求的不断提高,城区配电网的供电卡口问题也日益严重。电网问题频频发生,如果电网建设项目的立项不够严谨、不够合理,将导致项目建成后无法有效地解决原有电网问题,项目的经济收益率也将处于较低下的水平。如何合理安排、统筹规划项目,就成为了必须重视的关键点。本文通过分析城市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配电网规划和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提出相关解决建议。

关键词:城市配电网;项目统筹规划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2-0108-02

1 城市配电网存在的问题

1.1 配电网规划管理方面

1.1.1 现状调查分析不全面

大部分地区不能按照配电网规划内容要求进行分析,存在表述不清、负载率与容载比概念混淆、基础数据不全、不准确、不对应等问题,不能切合实际地反映实际情况。

1.1.2 配电网设备选型不合理

在主设备选型时以偏概全,一味简单地追求大截面导线或大容量设备,不能充分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1.1.3 配电网与城市建设发展不协调

地方政府忽视城市配网规划,只片面的设置变电站位置,甚至相关部门不提供本地区相关路网地图,造成了城市配网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相互脱节,制约地区经济发展。

1.2 供电公司规划管理问题

1.2.1 配电网规划人员水平有所欠缺

地市级供电公司电网规划工作依然缺乏技术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县域电网和城市电网规划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对电网规划的管理,造成了县域电网和城市电网规划管理的差距。

1.2.2 县级公司对局域电网负荷预测不够精确

县域电网中规划负荷预测实践主要采用的是电力弹性系数法。该方法较为简单粗放,电力弹性的合理设定存在商榷,其结果还因社会总产值的变化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得出的电力弹性系数不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导致县域电网规划管理不够精准。

1.2.3 县级电网重复建设时有发生

实际建设中,道路建设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配电线路重复建设的现象,其结果是耗费了大量的人财物资源,电网的规划管理受到了波动影响。

1.3 与政府规划对接管理问题

(1)电网规划大多由电网企业自行编制,与地方城镇规划建设不能有效接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城镇发展趋势存在差异性。

(2)信息交流不畅,双方规划协调难度大,导致地方政府规划部门对电网规划的审批难度加大。

(3)电网规划和城市规划不能有效衔接。电网规划应属行业规划,而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国家政策规划,相比之下地方政府往往更注重城市的布局发展。

2 城市配电网研究方案

为保证项目的统筹规划,项目投产后能较大地改善电网情况,保证较高的经济收益率,方案主要从两大类别对原有管理模式进行改善。一是加强公司的配电网规划工作,使项目的合理性,站址廊道的科学性得到更加准确、充足的数据资料来验证;二是项目初步确定后,保证与政府的对接,保护好站址和线路廊道。

2.1 加强配电网规划工作

2.1.1 县级配电网规划由地市层面主持开展

以往县级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工作全部由县级供电公司负责,受县级公司规划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影响,配电网规划缺乏长远性、前瞻性。新模式下,配电网规划工作均由地市层面发展策划部牵头,县级供电公司提出需求,地市经研所负责编写。县级配电网规划更加科学、长远、合理。

2.1.2 加强配电网规划报告编制力度

加强各级规划报告的编制、评审等工作。负荷预测方面,由地市公司经研所指导县级供电公司开展负荷预测。近、中期负荷预测采用弹性增长率法、平均增长率法等,城区、工业园远期负荷预测采用空间负荷密度法。站址、廊道选择方面,由地市公司加强变电站、线路廊道选址的管控力度,保证新建变电站的位置符合各专业技术条件,靠近负荷中心,出线廊道条件良好,能够满足未来新增配电网出线的需要。

2.1.3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要结合实际加大对县级供电公司从事配电网规划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要学习先进的配电网规划经验和方法,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2 加强规划与政府对接和站址、廊道的保护工作

2.2.1 电网规划编制遵循城市规划

地市层面的各类电网规划包括全市配电网规划及其修编,电力设施专项布局规划,县级城区、工业园专题规划,都由地市经研所负责编制。各类电网规划报告编制时都严格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控制性详规。

2.2.2 加强电网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衔接

电网规划扩充内容必须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可,实现规划之间的衔接。一是实现规划同步,确保编制时间、年限的一致,并同步进行修编;二是提高可操作性,专项规划经由省市政府审批,与城市规划有机衔接。

2.2.3 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要构建电网规划和城市规划统一的规划信息平台,共同从规划编制、修编、审查等各个方面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实现两个规划间的渠道互通和常态沟通机制,保证两个规划有效衔接。

3 城市配电网统筹规划的意义

3.1 梳理网络结构,减少重复投资

在统一规划指导下,进行配网的建设和改造,使城市配电网逐步成为现代化合理的电力网络结构。使配电网长期适应发展的要求,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同时,规划有序地建设也避免了重复投资,减少了资金的浪费。

3.2 合理安排项目,提高电网运行安全可靠率

配电网规划深入地对配电网的各个细节进行调查研究,对电网运行存在的问题按轻重缓急进行划分,合理安排电网项目。对严重的电网问题,建议安排最快的电网项目进行解决。对暂时可缓解的问题,结合实际建设情况,逐步安排解决。

3.3 指导变电站选址,预留线路廊道

配电网作为电网的末端系统,最能反应负荷轻重所在。开展配电网规划,研究配电网负荷分布情况来指导变电站选址,能使新增变电站位置更靠近负荷中心,满足负荷发展需求,避免新增变电站轻载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只有合理的、统筹规划好电网项目,才能保证项目建成后有效地增强电网结构,解决电网卡口等一系列的电网问题。因此,加强电网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衔接,与政府部门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落实站址、线路廊道位置,加强公司内部对站址、线路廊道管控,对规划的变电站站址、廊道进行保护,由此解决未来电网建设中可能发生的变电站站址和电力通道“两难”问题,合理统筹规划项目编排,避免配电网改造的重复投资,实现资源分配最优化。

收稿日期:2018-9-23

作者简介:顾 尧(1984-),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系统规划与综合管理方面工作。

周佳蕾(1988-),女,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电网规划方面工作。

黄 敏(1982-),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电网技术经济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站址廊道负荷
最美城市“绿化带”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生如夏花
商业用电负荷特性分析
工业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
浅谈4G网络站址选择与城市规划分析
基于GIS的铁塔方案编制审核支撑工具与开发
即墨国家一般站迁站前后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铁塔公司通信站址规划方法研究(Ⅰ)
北京市将引风除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