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血清抗体监测在猪疫病防控中的应用

2018-10-21 05:08葛英慧
大科技·C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较以往而言有了极大提升,对于猪肉类食品的消费比重也逐年上涨。一方面促进了养猪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使其面临全新的挑战,其中以猪疫病最为棘手。而血清抗体监测作为一种能够精确控制且高效的动物疫病控制技术,其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猪疫病来说亦是如此。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就血清抗体监测在猪疫病防控中的实际应用展开重点分析,望借此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血清抗体监测;猪疫病防控;应用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2-0219-02

1 引 言

近些年来,随着肉猪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生猪的养猪户也不断增多。而为了提高饲养生猪的经济效益,养殖户必须对生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种疾病实施有效防控。就当前实际状况来说,养殖生猪最大的疾病防控对象就是猪疫病,对各大养殖户而言,采取有效措施来大幅降低猪疫病出现的几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因如此,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猪疫病防控工作中得到大力推广,同时效果十分显著。下面本文将对猪疫病防控中血清抗体监测的实际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2 血清抗体监测技术相关内容阐述

血清抗体监测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借助血清学方法对猪疫病实施有效监测的技术,其主要工作机制就是实时监测生猪抗体相关数据并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判断生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健康情况,发现疫病根源,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不仅如此,其还能够为生猪疫病前期的诊断工作以及后续的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在生长出现疫病的时候能够快速制定出详细的应对措施与治疗手段,从而切实增加猪疫病防控工作的工作质量与效率,进而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3 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在猪疫病防控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3.1 猪疫病防控工作引入血清抗体监测技术的重要作用

对生猪进行养殖的时候,疫苗接种是当前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猪疫病防控措施。借助血清抗体监测技术能够实施了解生猪体内抗体的基本状况,并对生猪体内抗体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这样就能对疫苗的质量进行合理的分析,同时对生猪接种疫苗的实际效果进行实时监测,提高疫苗接种的科学性,这样才可以挑选出安全、可靠、科学的生猪接种疫苗。就当前实际状况而言,大部分生猪养猪户的生猪疫苗接种措施与养猪方案都是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并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因此实际效果不显著。不同地区的温度、湿度、气候以及环境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也会对生猪母体的体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疫苗接种的实际效果。一般来说,大多数借鉴而来的疫苗接种措施很大几率不适合自家养殖生猪的实际状况。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生猪疫苗接种的质量与效率,养猪户必须就自家养殖的生猪建立相关监测数据库,之后结合实际监测数据选用合理的疫苗,并对生猪进行注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疫苗接种的合理性,而且能够切实增加生猪的抵抗力,从而最大程度降低猪疫病出现的几率。

3.2 血清抗体监测技术能够在猪疫病出现前发生预警

通过血清抗体监测技术能够精确分析生猪接种疫苗后对其免疫能力带来的影响,从而判断疫苗是否有效。在生猪养殖场中,养殖户应当对生猪疫病的传播方式实施科学切断,尽可能避免外来病原对生猪造成的影响。这一过程就需要使用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借助血清抗体监测技术,有关人员能够快速监测到生猪的整体生理状况,弄清楚猪疫病的影响范围与传播途径,从而对整个猪疫病进行精确预测,尽可能降低猪疫病给生猪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以猪蓝耳病为例来看,其也被人们称之为猪神秘病,属于二类传染病。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是血液循环,简单来说就是其通过血液循环会感染母猪,从而加大怀孕母猪流产的几率,使得生猪正常繁殖受阻。而若是使用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就能够对这种猪疫病进行有效监测与控制,实施掌握生猪血液中有关抗体的变化状况,便于养殖户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从而避免生猪养殖过程中反复出现这种疫病,进而降低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3.3 通过血清抗体监测技术能够精确诊断生猪疫情

通常而言,实验室都会在室内开展生猪体内抗体的监测工作,这样获取的数据只能代表某一抗体的监测结果,并不可以当作是诊断疫病的唯一参考数据,只可以把这一抗体的监测结果视为某一项的参考依据。简而言之,不能以偏概全。而若是在生猪群体中出现非群体性猪疫病,相关人员则需要对其实施单一监测分析,一定要监测到生猪体内抗体的实时相关数据,并对监测的结果进行合理、全面分析,这样才可以提高判断的精确度,从而有效控制这种猪疫病,以免单一病猪影响整个猪群。对于部分爆发快的生猪疫病而言,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重复对其实施监测,详细分析比对每一个病原体的基本资料,从而进一步降低误差,提高诊断的精确性,避免给养殖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财产损失。

以狂犬症为例,其是一种由孢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对生猪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一种猪疫病。由于生猪属于哺乳动物,因此,一旦感染狂犬症,在猪群中的扩散速度极快。这种猪疫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生猪无法怀孕、不会发情或者出现水痘病毒等。而若是使用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就能够及时对生猪体内的B细胞与T细胞的变化进行检测,这样才可以在疫病扩散之前,将患病生猪从猪群中隔离开来,降低猪疫病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财产损失。

3.4 通过血清抗体监测技术能够对病猪的实际病情进行实时监测

与人类的身体机制类似,生猪在感染疫病并康复之后,其体内也会出现大量该种疫病的抗体,使用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就能够对这些抗体的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便于工作人员对这些抗体的基本特性与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合理接种疫苗的选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当时时刻刻分析生猪的身体状况,重点观测疫病主要表现特征以及疫病出現的规律,从而精确总结出疫病出现的主要特征,并掌握疫病出现的季节规律,进而制定出针对性的防控方案。而通过血清抗体监测技术获得的数据能够精确体现出生猪体内抗体的变化状况,这样养殖户就能够了解生猪疫病出现的基本条件,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生猪反复出现该种疫病。

例如,圆环病毒是当前已知在动物体内出现的最小病毒之一,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其主要分为PCV1与PCV2两种。其中,PCV1属于非致病性病毒,而PCV2则属于致病性病毒。PVC2致病性病毒在生猪中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猪幼崽在断奶之后,若是换上这种疫病,则机体各大系统都会不断衰竭。同时,也是生猪换上肾病以及生猪皮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情节严重者会导致整个猪群出现大面积死亡。而通过血清抗体监测技术,相关人员就能够根据病猪的外在表现,精确判断出其患上的是何种疫病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提高幼猪的成活几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猪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得生猪的养殖规模也逐年扩大。因此,猪疫病的防控工作引起了各大生猪养殖户高度的重视。经过实际检验发现,血清抗体监测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动物疫病监测技术,其能够对生猪体内抗体相关数据的变化实施实时监测,能够为相关人员判断生猪是否出现猪疫病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便于相关人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来防控各种猪疫病。因此,血清抗体监测技术应当在猪疫病防控工作中得到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樊腊民.血清抗体监测在猪疫病防控应用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04):118~119.

[2]王亚萍,邓 琼,廖体萍.血清抗体监测在猪疫病防控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2):191.

[3]王 琦,魏俊峰,胡国良,龚 婷,曹华斌.血清抗体监测在猪疫病防控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0):90~92.

收稿日期:2018-9-17

作者简介:葛英慧(1967-),女,江苏如皋人,中专,中级兽医师,主要从事血防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