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同田对比试验

2018-10-21 05:08冉小芳
大科技·C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马铃薯产量

冉小芳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田间土壤湿度及产量的影响为重点进行分析,结合实验研究为依据,从实验结果、提升产量的建议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田间土壤湿度及产量的影响,为全面提高马铃薯产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方式;产量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2-0222-02

引 言

在現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不断提升,为保障马铃薯的产量,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掌握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以便从中筛选出适应性,抗逆性,生产性和薯块品质等特性比较好的品种,并对其综合性状进行鉴定和评价,为我县马铃薯新品种的合理引种种植提供准确可靠依据。本文主要针对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田间土壤湿度及产量的影响为重点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试验研究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实验的过程中使用的马铃薯品种有:威芋3号、宣薯2号、青薯9号、本地对照品种:云薯5号、威芋5号、中薯5号,实验的时间是在同一年中2月5日~6月25日,试验地点选择在乌罗镇前进村凉桥边,海拔818m,纬度28°05′,经度108°47′,土壤类型属鸭屎泥,耕作方式机耕[1]。

1.2 试验方法

在马铃薯的栽培中,为区别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在种植的过程中,种植时要及时施肥,提高土壤的营养。在2月5日种植时每亩加入洋丰复合肥5kg,福泉磷肥50kg,牛粪1000kg,在4月1日时每亩施尿素10kg,4月11日每亩施磷酸钾15kg,4月16日用青戊辛硫酸和3%的克敌颗粒剂毒土防虫。4月9日加甲基托布津防病。在实验的过程中,为保障实验的准确性,设计采用随机组设,见表2,设3次重复,行长4.5m,行距80+30cm。株距30cm,单垄双行,小区面积19.8m2。

2 试验结果

2.1 土壤温度

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逐渐增加,土壤的光照时间增加,土壤的温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土壤温度升高容易造成土地干旱,影响马铃薯的生长,降低马铃薯的产量。所以在马铃薯的生生长过程中要加强对土壤的温度的控制,当土壤温度过高时要加强对土地的补水,降低土壤的温度。

2.2 植株生长

在本次实验中,由下表可以看出不同的品种在生长的过程中植株茎颜色、叶片颜色、花繁茂性、花冠色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宣薯2号、云薯5号、威芋5号花比较繁茂。由表3~4能够看出马铃薯不同品种的出苗率以及生长情况[2]。

2.3 马铃薯产量

(1)云薯5号,参试结果排列第一,亩产2547.7kg,生育期126d,属早熟品种,茎深绿色,叶深绿色,花白色,株高57.3cm,薯形扁圆,皮色淡黄,肉白色,表皮麻,商品薯率83.6%,芽眼浅,抗病,值得推广。

(2)青薯9号,参试结果排列第二,亩产2224.2kg,生育期135d,属中熟品种,茎乌色,叶乌色,花紫色,株高72.7cm,薯形长卵,皮红色,肉淡黄色,表皮麻,芽眼深,商品薯率50%,抗病,又作饲料两用。

(3)威芋5号,参试结果排列第三,亩产1718.7kg,生育期127d,属早熟品种,茎绿色,叶绿色,花白色,株高59.3cm,薯形椭圆,皮淡黄色,肉淡黄色,表皮略麻,芽眼深,商品薯率64%,较感病,可酌情推广。

(4)中薯5号,参试结果排列第四,亩产1637.8kg,生育期124d,属早熟品种,茎绿色,叶绿色,花白色,株高42cm,薯形圆形,皮淡黄色,肉淡黄色,表皮略麻,芽眼深,商品薯率76%,感病,种植需搞好病害防治。

其他品种产量未超过1500kg/亩,不建议推广。

3 提升产量的建议

通过相关数据的对比能够了解到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为保障马铃薯的产量,在种植时要加强对土壤温湿度的控制,因为实验的实践是在2月~6月,所以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土壤的温湿度掌控,保障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的生长环境的稳定性,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为保障马铃薯的温度,在前期的种植中可以加入地膜,提高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温度保持质量。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补水,保障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土壤的水分,促进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整体质量。在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中,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及土壤中的养分进行施肥,不要盲目的进行施肥。马铃薯生长的过程中,为保障其产量,合理选择马铃薯种植方式,保障马铃薯的产量[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为保障马铃薯的产量,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加强马铃薯的科学种植,促进马铃薯产量的提升。在马铃薯的整体发展过程中,为保障马铃薯的种植效果,根据马铃薯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种植。同时,保障马铃薯品种的选择,提高马铃薯的综合抗病能力和产量。

参考文献

[1]吴清贵.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田间土壤温湿度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4,34(08):101.

[2]李微艳.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田间土壤温湿度及产量的影响[J].南方农业,2014,8(18):18~19.

[3]范士杰,王 蒂,张俊莲,白江平,刘文贤,马智黠,彭慧元.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田间土壤温湿度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1):216~221.

收稿日期:2018-9-15

猜你喜欢
马铃薯产量
马铃薯有功劳
国家统计局:2019年猪肉产量4255万吨 下降21.3%
给马铃薯“开窗”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想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马铃薯主粮化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