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2018-10-21 06:08闻瑞东
大科技·C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闻瑞东

摘 要:中华民族经过长期发展,拥有大量的有效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及发展,不但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价值。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指出需要进一步加大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及发展,制定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任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构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体系,已经是我国重要战略决策,对于促进我国文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重点关于如何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2-0342-02

国家的文化自信来自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构建中华民族传統文化传承体系,是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基石,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在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路径进行改善措施。

1 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价值

1.1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的文化建设有重要作用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文化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阶段性发展于要求。任何一种文化的创造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人与动物的不同。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独有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文化在历史的发展阶段,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联,在实际的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与行为。文化是整个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基石,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保障。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是中华民族最骄傲的文化产物,包含的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世界,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顽强不息的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忘记传承历史文化,并保持着中华民族对于文化的精神追求。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精神命脉,能够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不被历史冲走,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也处于思想观念大碰撞的时代,文化之间的交融,是构建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基本要求,使得中华民族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进行相互的学习,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与血脉。

1.2 凝聚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从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发展至今,其文化的内涵博大精深,对于民族的发展力量更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文化的从中国传统的社会中发展而来,发展的过程中摒弃思想落后的文化,所留下的是理念与秩序,这种独特的文化信仰。社会发展需要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而言,56个民族之间更需要凝聚力,以维护我国的生活秩序与文化发展,而文化是民族凝聚力最根本的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有民族的支撑和认同,形成民族向心力,证明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有效手段。

2 坚定文化自信下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2.1 拥有文化自信是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

国家在发展的过程必然会形成属于自身的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沉淀,更是精神凝聚的体现。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性、地理性以及时代性,这些特征的形成都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这些文化之后,需要我国的中华儿女认可这份文化,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够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在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中,需要面对三种文化,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这三种文化形成了文化并存的发展格局,并影响着我国特色主义的建设。

在文化自信的角度下,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有两种:①历史意义。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是经过历史的不断发展沉淀得来的,并经过不断地洗礼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在历史发展中,有我国伟大的历史人物与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是我国重要的精神支柱。②时代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文化的交流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形式,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2.2 明确定位,在文化自信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不复存在。文化自信在我国的文化传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时代需要不断进步与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忘本,需要牢记我们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要找准定位,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发展意义,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与影响力,是能够被人们认可的文化,再进行内容定位时,需要将历史性与时代性相互结合,选择被大众所认可的文化,增强民族之间的认同感,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结合,传播正能量,对名人事迹进行大力的宣传,凝聚群众核心力量,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3 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具体策略

3.1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时间越久,越显得价值之珍贵。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文化遗产濒临灭绝,并且在不断的遭受着破坏。所以需要在管理制度和保护力度上进行加强,多方面地进行协调,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文化遗产保护不力、遭到破坏的直接原因。完善保护文化遗产的制度,是为传统文化建立更加安全保护屏障,鼓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发动全民力量,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对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抢救第一,保护为主、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与整体性。通过制定相关的文物管理制度,使文物保护制度更加地完善。政府需要加大投资建设,加强经济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制度协调,目前文化传承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文化传承战略

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整理与挖掘,并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筛查,对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基本走向以及国家政府方面进行传承与指引,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对传承人的保护力度需要加强,在开发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传承人具有非常重要的关键位置。在传承的过程中,传承的方式可以按照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文化遗产的学习中;还可以通过文化遗产所在社区的居民进行传承,让居民担当起继承者的角色,使文化与当地民众的生活紧密结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更离不开传承人与继承者的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意发展,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扶持。制定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与鼓励政策。引导文化产业企业作大做强,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创意发展。为促进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公共信息交流平台。

3.3 传统典籍的整理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遗存的文化典籍非常多,是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在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过程中,对传统的文化书籍需要进行全面的整理,因为这关乎到中华文化的延续与民族精神家园的构建。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典籍整理工作有了极大地进步,但是相对于我国现存的典籍来说,整理的工程非常浩大,需要加大投入建设。发挥各大高校和图书馆的力量,借助高校的地理优势,对书籍进行整理工作。对流失在海外的典籍进行整理工作,由于我国近代遭受了西方国家的大肆抢掠,很多珍贵的文化典籍都流落在外,整理海外典籍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使命。积极推进典籍数字化工程,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典籍进行整理、储存与传播,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整理分散在各地的典籍资源,建立中华典籍资源信息库,利用新媒体的方式,传播典籍,积极回收。

3.4 加大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力度

当前传统文化产业缺乏专业的人才参与发展建设,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意发展离不开专业的人才积极参与建设。政府应大力培养传统文化专业人才,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的吸引力度,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薪资待遇与就业环境。政府部门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鼓励国内外创意交流合作,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例如杂技文化内涵较一般艺术更为复杂,其高难险的艺术要求决定了杂技表演者的培养周期长,演出寿命断的特点。团体内以团代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杂技艺术学校的投资支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人才艺术素养,使得杂技艺术能与时俱进的得到传承发展。

4 结束语

中华民族经过了五千年的文化更迭,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数不胜数,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建设非常重视,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做出了明确的规划与指示工作,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都有责任担负起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对历史文化的傳播要有坚定的信心,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贡献出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以能够更好的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成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诠释与现代传承[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08~115.

[2]何大海.书法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J].芒种,2018(4):98~99.

[3]李婷婷.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传承[J].人民论坛,2018(14):136~137.

收稿日期:2018-9-5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新著
季札挂剑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