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为什么更容易出现亲子三角关系障碍

2018-10-22 01:27马志国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
中国生殖健康 2018年7期
关键词:同性婚恋情结

文/马志国(应用心理学研究员 知名心理咨询师)

留守儿童有哪些心理隐患

谁是留守儿童?大多数人会说是父母外出留在农村的儿童。从心理角度说,留守儿童的实质特征,不在于留在农村还是留在城市,而是因父母外出、孩子留给别人照看导致的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

人们已经注意到,由于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许多特殊问题。比如,不爱说话、表情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心理抑郁、消极悲观、冲动易怒等。

然而。留守儿童身上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个问题是什么?

心理咨询中时常有这样的案例:未婚女孩总是爱恋已婚的中年男人;年轻小伙偏偏爱上了中年女人;已婚女人面对一个爱她的丈夫却总是没有安全感;已婚大男人在妻子面前却总是像个小孩子……

一个案例,又一个案例。慢慢地我发现,两性关系出现偏差,婚恋心理陷入异常,原来并非事出偶然,而存在着因果规律:当事人的早期家庭生活,大多亲子关系异常,大多亲情缺失。比如,有的父母早亡,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早年就离开父母被寄养在别人家里,有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常年外出工作,有的父母虽然都在身边却亲子关系障碍重重。总之,他们的童年和今天的留守儿童的生活境遇一样:亲子关系异常,亲情缺失。

一个人生活早期的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很容易导致成年后的两性关系偏差以及婚恋心理异常。

留守儿童,如果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成人后也容易出现两性关系偏差以及婚恋心理异常。

亲子三角关系情结,怎解其中意

早年的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为什么容易导致两性关系偏差以及婚恋心理误区?

这还得从人的性心理发展说起。

从人的性心理发展过程看,在四五岁时开始关注两性差异,对不同性别的对象有了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性心理发展最初的萌芽阶段,叫作“性蕾期”。

这种性心理现象,自然首先表现为对父母的不同感觉,表现为从对异性家长的亲近中来获得某种心理的满足。女孩会对父亲亲近撒娇,排斥母亲;男孩会对母亲亲近爱抚,害怕父亲。于是,就出现了“亲子三角关系情结”。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6~11岁(小学阶段),性心理发展进入“同性期”,最鲜明的特征是,只愿意和同性朋友要好,而排斥异性朋友。

于是,孩子开始向同性父母学习。男孩会逐渐与母亲疏远,而与父亲亲近,向父亲学习如何长大成为男人;女孩也不再与父亲过分亲密,而和母亲亲近,向母亲学习如何成为女人。所以,大多亲子三角关系情结会随着成长而逐渐化解。

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有人却没能很好地走过这段心路历程。

如果到了青春期前,也就是到了同性期,儿子还与母亲过分地亲近,没有跟父亲亲近认同,女儿还是迷恋父亲,没有跟母亲亲近认同,就形成了“亲子三角关系障碍”,亲子三角关系情结就难于化解了。

如果三角关系情结不能得到及时化解,成人后就往往会出现两性关系方面的问题。这样的人很容易在两性三角关系中争风吃醋,惹出麻烦,即使在一般的人际关系中,也容易陷入三角关系冲突。

心理咨询中有这样一个女孩,总是陷入两性三角关系的障碍:不是陷入与经理和别的女职员三角关系的麻烦,就是陷入与老板和老板妻子三角关系的麻烦。其潜在心理根源就在于母爱缺失,在于亲子关系异常。女孩十几岁的时候,也就是进入同性期的时候,父母离异了,她被判给了父亲。于是,她失去了和母亲生活亲近的机会,失去了向母亲学习如何成为女人的机会,而长期和父亲在一起生活亲近,因而亲子三角关系情结没有及时得到化解。

我们说留守儿童成人后,容易出现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其心理根源就在于亲子三角关系情结,没能在同性期及时化解,而形成了亲子三角关系障碍。

亲子三角关系障碍有哪些表现

亲子三角关系障碍,会导致成年后的婚恋心理哪些异常表现呢?

如果是男性,常常会继续喜欢与母亲角色相似的女性,特别是已婚的女人或比自己大的女人。

有这样一个男青年。他从小就被送到幼儿园全托,后来又被送到寄宿学校。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最需要母爱的,但是他没有得到。于是,他把照顾他生活的老师当母亲了。后来,他成年了,是个大男人了,却还是不找女朋友,一心依恋着老师,在老师面前常常哭得像个孩子,以至于让人产生了很多误解。其实不是他的父母不爱他,而是在他最需要亲情的时候没有满足他,留下了亲子三角关系障碍。

如果是女性,常常会继续爱慕父亲型的男人,特别是已婚的男人或比自己大并且成熟有资历的男人。

女孩舒雅,重点大学毕业,工作业绩突出,容貌温柔可人。她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爱上和自己父亲差不多的已婚男人,弄得自己奔三了还孑然一身。原来,女孩心理上存在严重的亲情缺失。她两岁的时候有了弟弟,就离开父母被送到了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所以,女孩亲情缺失,尤其缺失父爱。而且父亲一直偏爱弟弟,女孩一直没有机会得到父爱,亲子三角关系情结始终没能化解。

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还会在孩子心里留下“被遗弃感”,它会久久留在心里,进而影响到他们在成年后婚姻中的安全感。

有一位少妇,她总是感觉丈夫对自己若即若离。她心里明白,其实丈夫对她挺好,可她就是怕丈夫遗弃她。于是,就时刻为离婚准备着。这是为什么?原来,少妇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中孩子多,生活很艰难,她随后被送到姥姥家,上学了才回到家中。面对陌生的家,她总是担心这个家哪一天会再次不要自己了,以致转移到婚姻中,也总是担心被丈夫遗弃。

由于亲情缺失导致的婚姻安全感缺乏,更多地表现为对对方过分的依赖。

有这样一个男人,在外面很能干,但是,他在家里对妻子异乎寻常地依恋,事无巨细都要妻子操心,都要妻子照顾,简直就像离开妻子自己活不了。大家都感到匪夷所思。原来,他从小妈妈就去世了,他太缺乏母爱,太渴望母爱了。无尽无休的“母爱补偿”,就是他依赖妻子的潜在心理原因。

凡此种种,都可能在今天的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婚恋生活中重演。

婚恋心理异常是必然的吗

留守儿童成年后,婚恋心理是否必然异常,现在还没有足够的研究证据。

但是,亲子关系异常必然造成子女心理异常发展,这已是中外研究的共识。比如,单亲家庭、父母冲突家庭、母亲强悍父亲软弱的家庭,只要亲子关系异常,就会造成子女的心理异常,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或者说,虽然不能说早年亲子关系异常,成年后必然出现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但是,成年后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早年必然存在亲子关系异常。

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其实质是亲子关系异常。如果亲子关系异常表现为父爱缺失或母爱缺失,就容易出现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

具体到某一个留守儿童,成人后是否会出现婚恋心理异常,取决于很多因素。

一方面要看留守的年龄阶段。同性期的孩子如果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三角关系情结就很难化解,很容易形成亲子三角关系障碍。就是说,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成年后最容易形成两性心理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如果女孩亲情缺失特别是父爱缺失,长大后就容易出现恋父情结或类似心理,如果男孩亲情缺失特别是母爱缺失,长大后就容易出现恋母情结或类似心理。

另一方面还要看是否有补救措施。如能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些早年的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遗留的消极心理,可能得到化解或弥补。

心理补救,可行措施有哪些

·父母最大限度地防患于未然

怎样避免给孩子未来的婚恋留下心理隐患,是每一位父母都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我们应该未雨绸缪,给孩子创造理应享有父母之爱的条件。

一是尽量避免和孩子长期分离。如果孩子的婚恋心理陷入误区,甚至误了整个人生,为孩子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怎样为孩子多多挣钱,怎样让孩子好好成长,父母要权衡好利弊得失。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钱,更需要亲情。所以,父母应该尽量避免与孩子长期分离。外出打工,可以就近,可以时常回家,甚至可以带着孩子。只要态度问题解决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二是创造条件增进和孩子的联系。有调查显示,外出打工的父母,32.9%每天和孩子电话联系一次,39.8%每周一次,21.1%每月一次,4.9%每年才一次,1.3%甚至和孩子没有任何联系。如今通信如此方便,天涯咫尺。为什么有些父母却不和孩子联系?这也是态度问题。不论把孩子托管给谁,也不要忘了你是孩子的父母,不要忘了和孩子的亲子联系。实在不便回家,就让电话来传递亲情吧。

三是特别注意同性期的亲子关系。我们已经知道,同性期也就是上小学的时候,是孩子向同性家长学习的最佳时期。因此,如果性蕾期出现亲子关系异常,能在同性期恢复常态亲子关系,此前的消极影响也可以得到弥补。所以,到了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最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抓住时机来弥补和抵消此前的消极影响。

·子女积极主动地心理自救

对于已经长大的年轻人来说,如果意识到自己存在亲子三角关系障碍,也应该积极心理自救,营造自己的心理健康和人生幸福。

一是主动进行亲情补课。只要父母健在,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亲情缺失,作为成年人的子女,都不要消极被动地抱怨父母,而应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增进亲子交往,加强亲子沟通。亲子沟通可以化解亲子三角关系障碍,获得更真切的亲情补偿,远比从中年异性那里寻求象征性补偿更好。

二是积极进行自我调节。如果亲情补课已不可能,要相信心能转境,通过顽强的自我心理调节,也可以使心结得到化解。心理咨询实践表明,当事人一旦深刻认识到忘年之恋的心结所在,积极主动地自我调节,婚恋心理就会走向常态。有的放弃了对中年异性的追求,有的积极调整了婚姻关系,减少了依赖感,获得了安全感。

三是可以适当心理补偿。源于亲情缺失心结的忘年之恋总是难免。作为当事人,也不是不可以从忘年之恋中获得某种心理补偿。就是说,当事人也不妨和中年异性恋爱结婚。但是,双方应该因爱而走到一起,从中来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补偿。如果反过来,首先是为了补偿,或者单纯就是为了补偿,那就难免要面对很多麻烦了。

猜你喜欢
同性婚恋情结
毛绒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麋鹿同性爬跨的行为研究
告别“GDP情结”
难舍难分的情结
青年婚恋现状数据
报告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作为美女,压力山大
美国六成地区同性能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