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电网扮靓国家公园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改革发展40年用电变迁

2018-10-22 09:43湖南国网邵阳供电公司刘元辉罗邵平
大众用电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城步农网南山

● 湖南·国网邵阳供电公司 刘元辉 罗邵平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南山牧场”从一个小有名气的山地草原蝶变成为号称“南方生态屏障”的国家公园。这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努力和智慧。电力也是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1 用电往事“不堪回首”

“家里唯一的电气设备就是白炽灯。一年下来,有一半日子停电。”说起以前的用电,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边溪村的杨国平不堪回首。

上世纪70年代,政府大力提倡集资办电,兴办水电站。南山牧场区域内的供电主要由地方小水电站负责,通电率只有25%,边溪村就是第一批用上电的村寨。但是那些散落在崇山峻岭中的村落仍然没有通电。

“打雷就停电,刮风就断线。”1985年,头脑灵活的杨国平在村里开了个代销店,经营副食和日杂用品。他回忆说,因为经常停电,店里的蜡烛和煤油销量最大。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城步县地方小水电由于电力设施简陋、发电丰枯不均等原因,用电不稳定、用电不安全的现象相当突出。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杨国平因为“会做生意”也成了村里的“万元户”。1998年7月,他在村口开了个餐馆,接待游客。可那时候,炒菜开个油烟机都容易停电,一停电,冰箱里的存货都变了质。而且电价混乱,有时候每千瓦时电竟然要2.6元。杨国平讪讪地说,里里外外投了不少钱,收益不是很乐观。

2 电网升级火了“农家乐”

2004年,国家电网投资的城步县第一座220千伏儒林变电站投运。2006年,国家电网开始代管城步电网。2008年,邵阳供电公司正式接管城步县电力公司。2009年至2016年,国家电网投资2.1亿元相继启动城步县农网升级改造、农网完善工程以及包括村村通动力电、机井通电工程和中心村改造项目在内的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两年攻坚战。

如今,南山国家公园区域内有2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基本实现了110千伏为龙头,一个乡镇一个35千伏变电站,村村都通动力电的供电格局。

“可靠的供电让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年收入少则四五万元,多则有十几万元。”9月23日,现在已经是村支部书记的杨国平站在自家的农家乐前,说起自己的“生意”,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边溪村地处拥有东南亚第一峡谷和国内最美最长的“绿色走廊”美誉的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中心地段,被列为“绿色湖南—秀美村庄建设示范村”。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后,动力电送到家门口,加之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杨国平又看到了商机。他带领村民们加速推进村里的产业结构调整,利用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一家家“农家乐”在南山脚下办得红红火火。

电力充足稳定,供电服务优质高效,带给群众的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底气。目前,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内的乡村旅游点已发展到120多个,星级乡村旅游区发展到6个,星级农家乐13家,民宿300多家。2018年上半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达51万人次,同比增长18.7%。

3 融入生态文明 打造”绿色电力”

国网城步县供电公司积极融入南山国家公园建设的生态保护规划,大力整改影响景观建设和生态保护的电力设施。

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长安营35千伏变电站位于十里平坦湿地景区,是一处鹭鸶、鹌鹑等候鸟的迁徙栖息地,每年9至10月份,这里会聚集成千上万只鸟类。为了不惊扰这些大自然的精灵,2016年城步县供电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异地重建了35千伏长安营变电站。现在原站址已经变成了一片绿草如茵的湿地,成为美丽的候鸟迁徙生态通道。

“实现农村配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是今后农配网规划的重中之重。国网城步县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可奇表示,将抓住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机遇,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调整电网发展规划,做好景区电网项目储备,优化社会用能方式,打造“绿色电力”的“南山样板”。

猜你喜欢
城步农网南山
吴本忠
湖南城步苗乡木叶吹歌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小鲜农网”带庐江小农户脱贫致富
做强民族旅游产业,着力打造苗族特色文化
南山
梦回南山(外四章)
在深秋,共南山
分析低压集抄系统在农网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农网升级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相序相位错误
悠然方能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