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庭系统对于儿童心理的影响

2018-10-25 00:50丛楠中共德惠市委党校吉林德惠130300
新生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要素群体

丛楠 中共德惠市委党校 吉林德惠 130300

一、思路构架

(一)家庭系统视角的背景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福利不断完善,促使着我国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以及服务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之中,这一领域不仅是社会工作覆盖以及涉及的空间,也是整个社会层面、整个国家层面的系统视角。

系统视角,不是把我们所指向的目标群体单独的作为研究对象,而要将这个群体的相关的要素和它所处于的环境都纳入考量的范围之中。

一般而言,在系统视角下,我们目前所考虑到的群体性问题不再只是社会层面的普遍公认弱势的群体的问题,与此相反,这种系统视角考虑到的群体可能倾向于涉及社会系统中所有成员。

因此,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也是我们系统视角下最直接的考察环境。如下表1—1所示,这种系统将对于社会相关性的各种因素进行宏观横向梳理。

表1—1:社会系统宏观要素的横向整理表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将某个特殊个体或者特定的群体纳入这种社会系统的要素整理之中。如下图1—1所示,即目标群体的因素分解。

图1—1:(家庭)群体目标因素分解图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家庭系统视角下对于家庭中的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要素分析、排列,更多的是要进行充分而系统的分析。

(二)家庭系统对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1.理论价值

萨提亚理论:联合家庭治疗模式每个人作为在社会中的个体,必须要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相互的作用。而我们的家庭正是我们单一的个体所处的环境,和谐的沟通环境是的儿童成长的必要条件。而一个人的儿童时期奠定了我们个人在学习、工作等方面条件和因素正常化的重要基础。因此,家庭系统对于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

2.实际意义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每个人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儿童不例外,儿童更需要接纳相互之间的差异。家庭对于孩子而言,就是力量的源泉。儿童通过内部的力量来进行自我的衡量和对事件的定义。儿童需要家庭的力量,需要家庭的指引,从而体现出他对改变的态度,以及他来源于改变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因此,家庭系统是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的重要开端,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二、家庭系统分析

文化维度:家庭文化、家庭环境、社会文化

我们将从文化维度作为切入点,从家庭文化入手,来挖掘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找到家庭系统对儿童心理研究的核心价值。

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家庭文化离不开社会文化,社会文化也离不开家庭文化,二者不可分割。

家庭环境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文化,同时也影响着家庭中的儿童及其他的心理健康。家庭作用于儿童的影响会通过孩子内在、外在的反射表现出来,即家庭反馈。因此,我们综合分析了社会文化、家庭文化、家庭环境在家庭系统中对于儿童心理的影响,在家庭反馈中,家庭系统将家庭文化投射到儿童的心理状况上,这种影响基于儿童的家庭环境。

三、结论

儿童是家庭和教育的产物,在系统视角下,不能把儿童本身看成各个要素单一的要素链接,要从整体大环境下,更要关注大背景,发掘儿童心理和家庭系统的关系。

通过文化维度对家庭环境的展开分析,不难看出,在系统视角下,基于第一部分的结论(家庭系统视角下对于家庭中的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要素分析、排列,更多的是要进行充分而系统的分析)和第二部分的结论(家庭系统将家庭文化投射到儿童的心理状况上,这种影响基于儿童的家庭环境)我们可以得出:我们在进行儿童心理方面相关研究时,要从多元要素、家庭内在关系的视角入手,找到个体与家庭系统之间的特殊联系,再深入挖掘家庭系统视角的内涵。才能促进儿童心理的日趋成熟和健康。

综上所述,儿童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家庭系统的视角。好的家庭系统系统会使得儿童心理日趋成熟和健康,从而有利于儿童的外部教育,同理,心理健康的儿童会通过家庭反馈,其行为、举止也会作用于他的家庭和内、外部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要素群体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疏导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