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康复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研究

2018-10-25 05:16李成云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依从性量表

李成云

山东省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临沂 276000

作为临床常见精神疾病之一,精神分裂症尚未明确其致病因素,以青壮年为好发人群且呈亚急性或缓慢起病,其临床症状存在着明显差异性[1-2]。例如:行为、情感、思维及知觉等方面的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同时,即便大部分精神分裂患者意识相对清楚且智能正常,但是患病过程中存在出现认知功能受损的可能性,甚至出现精神残疾或精神衰退。鉴于此,该文以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10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心理康复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进入该院精神科治疗的10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51例。其中,对照组5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0:21(男性30例及女性21例),最大年龄为58岁、最小年龄为23岁、中位数年龄为(47.2±3.5)岁;观察组5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9:22(男性29例及女性22例),最大年龄为57岁、最小年龄为22岁、中位数年龄为(47.3±3.4)岁。结合上述资料发现,2组患者各项资料中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基本信息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性,说明具备研究对比的纳入价值,并且2组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实验同意书已提前了解实验流程及实验内容,该实验得到本地伦理协会同意。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心理康复护理,即(1)护理人员率先营造舒适安静安全的医疗环境,努力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保持诚恳温和的沟通态度与患者沟通交流,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及支持,便于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及健康状况,尤其是患者自残风险及伤人风险,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并且做好与患者家属沟通工作,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患者病情康复进展程度,开展相应的疾病普及宣教工作,确保家庭氛围和谐温馨,促使患者切身感受来自家庭层面的支持,有利于改善患者与家庭间关系;(2)针对出现过度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消除其负性情绪,侧重于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始终保持轻松平和的心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强化认知护理,确保患者循序渐进掌握相关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大大提高患者自身压力应对能力,便于快速掌握个人心态调节方法,并且结合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观察,分析总结患者个人心理需求及生理需求;(3)由于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方法,客观上要求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开展治疗药物知识宣教,着重强调遵医用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大大增强患者自身保健及抗病能力,尤其是患者家属疾病应急护理及疾病再次复发预兆能力,有利于监督患者病情,力求合理用药、规范用药及用药到肚,确保临床用药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1.3 判定标准

以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为参照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改善程度,分数越高说明改善效果越差,并且向2组患者发放该院自行研发的用药依从性调查表记录不依从、部分依从及完全依从的例数评估其用药依从性。

1.4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经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获取的相关数据,其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s),二者对比研究以t值为标准完成检验;其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百分率,二者对比研究以χ2为标准完成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量表评分

经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前后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量表评分2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对比

对照组完全依从21例、部分依从17例及不依从13例,总用药依从性为74.51%;观察组完全依从26例、部分依从23例及不依从3例,总用药依从性为94.12%。经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分别为74.51%及94.12%,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量表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量表评分对比[(±s),分]

组别 焦虑量表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抑郁量表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51)观察组(n=51)t值P值58.42±3.52 59.13±3.47 2.395>0.05 51.12±3.23 42.15±2.71 7.183<0.05 55.03±4.25 54.62±4.29 2.185>0.05 48.31±3.71 39.29±2.65 7.237<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相较于其他疾病,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发病率高等鲜明特点,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3-4]。一旦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或治疗方法不得当则存在着引发情绪障碍的可能性,甚至造成精神衰竭或人格变化。目前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方法,坚持用药是预防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再次复发的有效手段,但是部分患者深受疾病认知不足的影响其用药依从性较差。由此可见,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心理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此外,国内有临床研究者表示,心理康复护理方法的应用,能够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用药依从性[5-6];此次得出了与之较为相似的研究成果。

此次研究中,采取心理康复护理干预方案的观察组,经积极护理后,在焦虑、抑郁症状评分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达94.12%,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74.51%。由此可见,心理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具备科学性及可行性。

综上所述,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心理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用药依从性,有利于机体康复更快融入社会;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依从性量表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