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颈复汤联合倍他司汀对老年颈性眩晕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2018-10-25 05:16郁婷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司汀颈性平均年龄

郁婷

莒南县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临沂 276600

临床尚未明确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但大多数患者的椎动脉颅外段存在供血障碍,主治医师采常用药物和手术对患者实施救治,但由于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明显衰退,手术耐受度不佳,因而首选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有研究指出,颈复汤与倍他司汀联合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疗效确切,但关于其用药剂量临床尚无统一的标准。基于此,该文以2016年10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颈性眩晕患者为例展开研究,取得的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110例老年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倍他司汀组,男性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8.64±4.81)岁,并高血压 13例,高血脂 9例;颈复汤组,男性 9例,女性 13 例,平均年龄(67.25±4.27)岁,并高血压12例,高血脂10例;低剂量联合组,男性10例,女性 12 例,平均年龄(67.79±4.38)岁,并高血压 11例,高血脂11例;中剂量联合组,男性11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8.46±5.08)岁,并高血压 12例,高血脂10例;高剂量联合组,男性12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7.84±5.12)岁,并高血压 10例,高血脂 12例。 各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倍他司汀组口服盐酸倍他司汀片 (国药准字H44022849),3 次/d,2 片/次,持续治疗 7d;颈复汤组方:葛根、羌活、川芎、地龙、水蛭、地鳖虫,低、中、高剂量 的 配 比 依 次 为 :3:1:1:1.5:1.5:1.5,6:2:2:3:3:3,12:4:4:6:6:6。 所有药材煎煮后装进袋中,150 mL/袋。颈复汤组口服低剂量颈复汤,2次/d,1袋/次,持续治疗7 d。低、中、高剂量联合组分别给予盐酸倍他司汀片联合低、中、高剂量的颈复汤治疗,参照颈复汤组和倍他司汀组的用法用量进行服用。告知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需保持清淡饮食,尽量卧床休息,热敷颈部2次/d,30 min/次,佩戴颈托 2 次/d,2 h/次。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治疗后,检测各组的血浆CGRP及ET-1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各组的眩晕评分(总分30分,分数越低表示病情越严重)和DHI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眩晕对患者的不良影响越大)。

1.4 统计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包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由(±s)表示,用 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血浆水平对比

高剂量联合组ET-1水平与各组比较均明显更低,CGRP水平与各组比较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各组血浆水平对比[(±s),ng/L]

表 1 各组血浆水平对比[(±s),ng/L]

注:与倍他司汀、颈复汤组相比,aP<0.05;与低剂量联合组相比,bP<0.05;与中剂量联合组相比,cP<0.05。

组别ET-1 CGRP倍他司汀组(n=22)颈复汤组(n=22)低剂量联合组(n=22)中剂量联合组(n=22)高剂量联合组(n=22)144.39±11.98 148.68±12.37(134.68±10.75)a(125.65±9.13)ab(115.42±8.85)abc 26.12±3.01 25.87±3.01(28.03±3.06)a(30.02±3.17)ab(32.08±3.29)abc

2.2 各组DHI评分及眩晕评分对比

高剂量联合组DHI评分与各组比较均明显更低,眩晕评分与各组比较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各组DHI评分及眩晕评分对比[(±s),分]

表 2 各组DHI评分及眩晕评分对比[(±s),分]

注:与倍他司汀、颈复汤组相比,aP<0.05;与低剂量联合组相比,bP<0.05;与中剂量联合组相比,cP<0.05。

组别 眩晕评分 DHI评分倍他司汀组(n=22)颈复汤组(n=22)低剂量联合组(n=22)中剂量联合组(n=22)高剂量联合组(n=22)22.06±1.23 21.97±1.19(24.12±1.25)a(26.52±1.29)ab(28.66±1.33)abc 16.02±2.73 16.58±2.85(13.88±2.76)a(10.71±2.16)ab(8.66±2.05)abc

3 讨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高剂量联合组ET-1水平相比各组均明显更低,CGRP水平相比各组均明显更高,且DHI评分及眩晕评分相比各组均明显更优。说明不同剂量颈复汤与倍他司汀联合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效果均较好,而高剂量颈复汤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浆CGRP、ET-1水平。原因分析:倍他司汀属于组胺类药物,可对微循环进行改善,对毛细血管进行扩张,使心、脑血管舒张,且可以明显改善椎底动脉系统,此外,还可以抑制儿茶酚胺的缩血管功能,使动脉压降低,但单一使用疗效不佳。在中医学中,颈性眩晕被归于“眩晕”的范畴[4],本虚标实为其病机,主要相关于饮食、年老、体虚、劳累、情绪、气滞等因素,治疗的关键在于活血、通络、平肝潜阳、化瘀、益精补肾、化痰健脾。颈复汤中,川芎可止痛行气、祛风活血;葛根有利于生津止渴、活络舒筋、化瘀活血、止泻升阳;羌活可散表寒、祛风湿,且利关节;地鳖虫有利于续筋骨、破淤血,常被用于跌打损伤、血瘀经闭及症瘕肿块的临床治疗当中;地龙可通络清热,且利尿;水蛭有利于破血逐瘀、通经[5]。以上诸药联合使用可发挥益精补肾、化瘀活血、平肝潜阳之功。

综上所述,与单一使用颈复汤或倍他司汀治疗相比,二者联合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效果更佳,而其中又以高剂量的颈复汤联合治疗效果最为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浆CGRP、ET-1水平。

猜你喜欢
司汀颈性平均年龄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褪黑素对尼莫司汀抑制胶质瘤U118细胞增殖的增敏效应研究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Chinese Diplomacy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网友真实状况鉴别手册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测定盐酸倍他司汀原料及制剂中盐酸倍他司汀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