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2018-10-26 07:44崔瑞华1王泽宇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年10期
关键词:省区体育产业条件

崔瑞华1,远 芳,王泽宇

(1.大连医科大学 体育教研部,辽宁 大连116027;2.辽宁师范大学 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116029)

1 引言

体育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其发展潜力十分广阔[1]。实践表明,发展体育产业是提升我国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扩大内需、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等方面的重要推动力[2]。近年,我国将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采取多项政策措施促进其发展[3,4],体育产业处于良好发展机遇期。但作为一个特殊性的产业,体育产业也受到了诸多条件的制约与限制。一方面,作为政府主导型产业,其发展依赖于市场的规范和政策法规的实施等国家宏观调控与引导;另一方面,作为综合性产业,其发展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专业人才储备等诸多相关影响因素的制约,这些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由于我国各省区发展体育产业的支撑条件不同,所具备的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深入研究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并探索其时空演变规律,成为体育科学产业化发展领域亟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国外的体育产业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阿伦·费希尔就对体育产业进行了界定,被大多数国家作为划分“三次产业”的依据。随后,以Howard D R、Crompton J L为代表的学者,重点研究了商业经营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促进了其理论体系的构建[5]。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研究成果包括Gerson R F对闲暇体育服务计划和计划制定的研究,Foxall G、Mullins B、Yiannakis、山下秋二等对体育产业特征、体育产业学、体育产业理论体系等内容的研究[6]。

国内对体育产业的研究相对较晚,直到1992年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才明确提出要发展体育产业[7],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产业的发展要素、发展态势、对策建议、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等方面,多以定性描述为主。单勇等从资本、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技术、体育产业发展的软环境等5个方面定性分析了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8];姜同仁等对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体育产业发展与趋向进行了研究,并探究其政策演变新趋向[9];鲍明晓等考虑到“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面临的复杂外部环境,对我国体育发展所需的新的战略要求进行了科学分析[10];林显鹏等以经济学理论为研究基础,分析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对策[11];王艳等以产业融合理论为研究基础,对体育产业的融合机制和融合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12]。只有个别学者尝试了定量研究,如卢金逵等构建了包含人口因素、经济因素、体育产业本体因素、政府投入因素等4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13]。对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意产业等领域。韩增林等从基础、经济、科技、人才、政府和环境支撑6个方面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进行了定量测度[14];申玉铭等基于基础、科技、人才、市场、政府支撑5个层面构建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评价指标体系[15]。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还存在着不足,大多从理论层面对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定性评价,缺乏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的定量测度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的研究。本文以体育产业内涵界定为基础,构建包含经济、科技、人才和市场4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物元方法定量测度我国31个省区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并进行时空格局演变分析,以期为我国各省区制定合理的体育产业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2 体育产业支撑条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体育产业范畴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体育产业概念在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结合国内外研究,本文认为体育产业是指具有市场导向性的,为社会提供体育服务和产品(包括有形的体育用品和无形的体育服务)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和同类经济部门的综合[16,17]。

2.2 体育产业支撑条件构建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约束性因素包括资源约束(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存量与增量等)、技术约束和软环境约束,且这些因素同样也促进着产业发展。总体来看,生产要素与产业发展密切联系;软环境、自然环境等则是通过影响市场供需变化促进产业的发展。本文借鉴已有研究,以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为基础,遵循指标选取的科学性与数据可获得性原则,从经济、科技、人才、市场支撑4个方面来构建体育产业发展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是:①经济支撑。地区体育产业发展以地区经济发展为基础,同时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能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体育彩票销售总额、第三产业比重和文体事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反映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结构和投资水平,各项指标较全面地衡量了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支撑条件。②科技支撑。随着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科技将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18]。本文选取拥有专利权数量、R&D人员全时当量、研发机构数表征体育产业发展所需的科技支撑条件。③人才支撑。人才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领路者和助推者,人才支撑也是影响体育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发展条件。本文选取运动人才数量和教练员发展人数来反映体育产业专业人才规模和体育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增长潜力。④市场支撑。规范的市场为体育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作为消费者,人口是一种潜在的需求来源,较大的人口规模和较高的人口素质可构成体育市场中较合理的消费偏好和较广阔的消费市场,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的增长与发展。本文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水平、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反映地区人口数量、素质与消费能力,表征市场环境对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2.3 数据来源

本文选房的研究区域主要涉及我国31个省区(未包括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下同),数据均来源于2006—201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体育年鉴》、各地区统计年鉴以及体育产业发展报告。

3 研究方法

3.1 AHP—EVM组合赋权法

层次分析法(AHP)可将专家们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的主观判断进行量化与集中化,从而确定主观权重。熵值法(EVM)可根据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确定指标权重。设由AHP求得权重为δ={δi}T(i=1,2,…,n),利用EVM求得权重为u={u}T(i=1,2,…,n),本文运用AHP-EVM组合赋权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19],具体结果参见表1。

3.2 模糊物元模型

模糊物元与复合模糊物元:为解决不相容的复杂问题,蔡文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了物元模型,该模型较适合于多因子评价。在物元分析中,事物E与其特征C、特征量值X共同构成有序三元组R=(E,C,X)[20]。其中,若量值X具有模糊性,则称之为模糊物元,表示为:

(1)

E1E2…Ej…EnC1μ(x11)μ(x12)…μ(1j)…μ(x1n)C2μ(x21)μ(x22)…μ(2j)…μ(x2n)…………………Ciμ(xi1)μ(xi2)…μ(ij)…μ(xin)Cmμ(xm1)μ(xm2)…μ(mj)…μ(xmn)

]

(2)

式中,μ(xij)为第j个事物第i个特征对应的模糊量值。

相对优属度:μ(xij)的值通常选用指标相对优属度,即每一单项指标量值从属于指标最优量值的隶属程度[21]。可区别为越大越优和越小越优两种类型,具体公式为:

(3)

式中,xij表示第j个中国省区的第i项指标代表的量值;maxxi、minxi分别表示各样本下每一个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评价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本研究的最优值均为最大值,即各指标从优隶属度均为1。

基于加权欧氏距离的综合评价模型:欧氏距离指被评价样本与标准样本相互接近的程度,其值越大,则表示各样本点与标准样本点间的欧氏距离越小,那么两者之间的距离则越近。其中距离的表达式为:

(4)

式中,di代表距离;rij代表被评价样本量值;ri0为标准样本量值;P代表系数。

当p为2,dj则为欧氏距离;当加权重于各评价样本指标所构成的m维空间的每一维,即得到加权欧氏距离。加权欧氏距离模型为:

(5)

ρHj=1-dj

(6)

3.3 核密度估计模型

核密度估计是在概率论中用来估计未知的密度函数,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之一[23]。本文运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的时间演变趋势进行研究,对数据x1,x2,…,xn,核密度的估计形式为:

(7)

式中,K(·)为核函数(kernel function),表征一个加权函数,本文选取高斯核函数对我国31个省区的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演进过程进行估计:

(8)

4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时空演变

4.1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模糊物元模型计算得出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区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得分,具体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评价结果

我国31个省区2005—2014年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整体呈现向好的趋势,说明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虽有波动,但总体上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不断提高。随着《对于加速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秩序,政府加大了资金和技术投入,提升了科学技术水平,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有效提升了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但多数省区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得分在0.285—0.341之间,说明我国各省区在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科技不发达、人力资源利用不合理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强等问题,体育产业发展整体支撑条件有待提高。

4.2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时间演变分析

为了分析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的时间演变态势,本文运用Eviews 8对表2中我国31个省区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的评价结果进行了Kernel估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首末年份2005年、2014年和中间年份2009年的数据绘制图1。

图1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的核密度分布

从图1可见,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的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以下特征:①位置上,2005—2014年核密度分布曲线呈现整体向右移动趋势,波峰对应的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的得分逐渐上升,反映出我国31个省区中绝大多数省区体育产业支撑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变化幅度不大。②形状上,2005年基本呈单峰分布,2009年双峰分布显著,2014年双峰分布有所减弱,说明我国31个省区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经历了由2005年的两极分化程度较低,到2009年两极分化程度加剧,再到2014年的两极分化状况得到缓解的变化过程。图1左侧起始值由2005—2014年持续向右小幅移动,图1右侧起始值则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起始值在2005—2009年稍有回落,到2014年向右大幅度移动,说明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较高的地区增长速度提升,支撑条件较低的地区增长速度放缓或稍有回落,地区间支撑条件差距逐渐增大。③从峰值变化看,研究期内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评价峰值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具体来看,2005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评价峰值明显低于其他年份峰值,且呈宽峰分布,说明此时支撑条件分布较分散;到2009年呈现尖峰型,说明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集中度逐渐提高;到2014年峰值变小,说明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整体形势较好。

4.3 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空间演变分析

根据31个省区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综合测度结果,进行类别划分。ρHn>0.5代表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好,0.5≥ρHn>0.35代表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较好,0.35≥ρHn>0.25代表支撑条件一般,0.25≥ρHn>0.15代表支撑条件较差,ρHn≥0.15代表支撑条件差。由此划分为支撑条件好、支撑条件较好、支撑条件一般、支撑条件较差、支撑条件差5个层次。

本文选取2005年、2014年首末时间作为时间节点,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的空间演变格局进行更为直观的分析,结果见图2。从图2可见,我国31个省区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5个层次在2005—2014年期间的空间分布变化明显。

图2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分区空间演变

由图2可知,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好的省区都以片状或带状形式分布,2005年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两个省区,2014年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好的省区新增浙江、山东两个省区,广东、江苏两个省区仍然保持着支撑条件好的状态,具有经济发展好、人口密度集中、科学技术和人才的支撑条件优势突出的共性。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较好的地区有向南移动的趋势,这些省区都以点状集中分布,没有形成连片和带状。2005年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较好地区包括浙江、北京、山东、福建、辽宁、湖北6个省区,2014年增加上海、福建、北京、河南、辽宁、天津、湖北7个省区。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一般的地区变化较显著,由2005年的8个省区(天津市、河南省、上海市、黑龙江省、四川省、河北省、安徽省、湖南省)增加到2014年的12个省区(四川省、湖南省、河北省、安徽省、黑龙江省、陕西省、江西省、云南省、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中大多为从支撑条件较差的层次升至支撑条件一般的层次。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较差层次主要分布区域变化较小,2005年主要分布在吉林、江西、陕西、山西、云南、内蒙古、重庆、广西、新疆、甘肃10个省区,2014年分布在吉林、甘肃、新疆、海南、贵州、宁夏、青海、西藏8个省区;体育产业支撑条件差的地区近年来地理格局变化显著。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海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均逐渐好转。2005年,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差的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地区、黄土高原中西部地区,2014年无支撑条件差的地区,支撑条件差的省区发展较快,逐渐进入支撑能力较差层次。

具体来看,我国各省区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的空间演变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类型:①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呈向好发展趋势的省区包括山西、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16个省区,这类省区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向好发展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山东省科技支撑水平较高,通过积极发展文体事业,体育彩票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从而带动了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同样具备较强的科技水平和充足的体育人才。此外,2010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为这3个省区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山西省的城市化进程带来新机遇,刺激和引导了市民体育消费的需求;内蒙古自治的区域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福建省、河南省积极提升技术密集程度,体育彩票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社会集资功能;江西省、陕西省积极调整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促进了合理的客源市场形成;海南省逐渐加强对文体事业的投资,经济发展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云南省不断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投资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具有较好的人才支撑条件。因此,这些省区的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向好发展趋势显著。贵州省、甘肃省、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缺乏服务于体育的人才,随着国家对于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视,一系列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逐渐得到改善,因此这类省区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呈缓慢上升的状态。②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呈恶化趋势的省区包括北京市、辽宁省、黑龙江省、湖北省、广东省。这类省区2005—2014年的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均呈现波动中不断恶化的趋势,支撑条件评价值分别下降了0.058、0.004、0.027、0.004、0.013,虽然借“奥运经济”促进了其体育产业的发展,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后奥运时期”的低谷效应。北京市、辽宁省、黑龙江省、湖北省、广东省的经济支撑条件直线下降,体育人才资源增速放缓,无法形成良好的消费市场,在2008年后有不同幅度的回落,最终使这类省区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呈恶化趋势。③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呈波动变化的省区包括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西藏5个省区,这类省区的支撑条件值始终在0.130—0.336之间波动。其中,湖南省、四川省的科技支撑条件较好,但缺乏体育产业的资金支撑;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客源市场,但城市化水平较低,导致市民对于体育消费的需求较小,近几年运动人才数量甚至有下降趋势;西藏自治区加大了对体育产业的投资,且区域经济结构较为合理,但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体育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条件较差,因此这类省区支撑条件呈现波动的状态。④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未发生显著变化、保持平稳状态的省区包括天津、河北、吉林、安徽和新疆。天津市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强劲的势头,产业结构合理,居民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易形成合理的消费偏好,故其支撑条件保持在较高层次的稳定状态;河北省、安徽省技术密集程度较高,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且缺乏体育教育人才,因此这两省支撑条件保持在一般层次的稳定状态;吉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不发达,国家对体育产业的资金投入较少,因此支撑条件始终维持在较差层次。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基于体育产业的内涵,本文主要从经济支撑、科技支撑、人才支撑、市场支撑等4个方面构建了全面和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物元模型对我国31个省区的支撑条件进行了测度,分析了2005—2014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的时空格局演变。

其主要结论为:①我国31个省区2005—2014年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整体上呈现向好的趋势,体育产业支撑条件虽然有波动,但是总体上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在不断提高。随着时间发展,各省区间的差异并未缩小。②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的空间演变来看,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好省区、较好省区、一般省区呈增长变化态势,支撑条件较差的省区变化较小,支撑条件差的省区逐渐消失。省区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演变特征各异,其中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海南省、贵州省、云南省、山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向好的发展趋势明显,北京市、辽宁省、黑龙江省、湖北省、广东省的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严重,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呈波动变化,天津市、河北省、吉林省、安徽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发生明显变化。③由于体育产业是一门新兴产业,鲜有关于体育产业的定量测度与比较研究,较难获得体育产业的有关研究数据(如地区各类体育产业的生产值、地区体育场馆面积等),对研究造成了一定阻碍。因此,本文在构建体育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评价指标体系时,对主要评价指标进行了筛选,并选择某些相关指标进行代换。研究结论可能会出现偏差,但仍能较客观地反映出一些现实问题。

5.2 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建议:①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大大提高政府在公共财产政策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强体育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能力,有效发挥政府资金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吸引社会资金积极投入到各类体育运动中来。②体育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相关人才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员投入到体育发展的工作中,将成为我国下一阶段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我国应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奖励机制,促进体育人才职业培训基地建设,拓宽体育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积极引进一批符合体育产业多种业态需要的复合性人才。③科学技术可提高投资的收益,投入相同的生产要素可获得更多的产出,具有递增的边际增长率,在体育产业增长与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贡献,各省区可通过技术贸易、技术引进或技术援助等方式,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④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较小,体育消费市场发育不成熟。各地区应加强促进地区内部性别比例和年龄比例的合理化发展,增强人口与劳动力在不同类型的体育服务岗位上的正常就业能力,进而促进公众对不同类别体育的消费,扩大体育市场的消费规模,形成合理的体育消费偏好,促进体育消费市场的合理化发展[25]。⑤各省区应根据体育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将自身的传统习俗文化、自然条件等特色优势与体育产业项目合理结合在一起,开发极具地域特色的品牌或民族项目。对有区域特色的体育娱乐休闲项目应加大力度促进其发展,使公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重视和满足。

猜你喜欢
省区体育产业条件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排除多余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条件
体育产业之篮球
开年第一会,11省区打响“当头炮”
真抓实干,为这26省区点赞!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认同或对抗——论执政条件下的党群关系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