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视野下乡土景观的界定、保护与发展问题辨析

2018-10-26 07:41张军以1奉1王腊春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年10期
关键词:旅游者乡土景观

张军以1,周 奉1,王腊春

(1.重庆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2.南京大学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使我国旅游产业获得了快速长足发展[1,2],而乡村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在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农村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4]。我国乡村旅游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完成了产业的初步积累并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4],但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也存在盲目建设、缺乏有效管理等问题[5-7],其中因追求短期经济收益而进行的盲目开发建设导致乡土景观破坏问题尤为突出[8]。乡土景观作为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乡土景观的保护已成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但现有乡村旅游中乡土景观的保护普遍隐含着一个潜在前提,即乡土景观的保护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而乡土景观的价值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其发展演化是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体现,具有随机性、生活化的特点。因此,如何真正实现乡土景观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试从乡土景观的界定,内涵及自身演化发展的视角,探讨乡村旅游中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1 乡土景观概念的内涵

16世纪末荷兰画家首次将Landscape(景观)作为专业术语引入英语时,其含义是指大陆风景或乡村风景绘画[9],而在现有语境下景观一词的含义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同学科对景观含义的解读存在明显差异并日益泛化。1913年帕萨格创造了“景观地理学”一词,并创建了一套地理学性质的景观学体系[10],使景观地理学正式成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初,Carl O Sauer将景观概念引入了美国地理学,并创建了以文化景观为核心的文化地理学[11]。1925年索尔对文化景观进行了定义,明确指出文化景观是附着在自然景观之上,并相对固定在地表,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变化的(图1)[12],具有自然与文化的双重价值。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发现,文化景观的研究不能脱离自然景观,必须考虑其自然环境的影响。

文化景观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对文化价值的表达,其中文化习俗显著影响了人类栖居景观和自然景观格局[13]。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化景观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演变过程的记录,代表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民族身份和信仰系统[14],是文化过程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文化演变的过程[15,16]。文化景观反映了所在文化地理区域特有的文化要素主体,从而有别于其他类型景观。乡土景观形象地反映了区域人类衣、食、住等最基本的需求,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的空间再组织,反映了人类对待自然、改造自然的态度,包含着有关区域文化起源、传播和发展的足迹信息[17]。

图1 文化景观的一般形成过程

目前,学界对乡土景观的定义并未达成共识,各定义各有侧重。岳邦瑞等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将乡土景观概括为乡土美学、乡土社会、文化景观、乡村景观和聚落景观五部分[18];李鹏波等把乡土景观解构为生态景观、生产景观、生活景观和生命景观[19];钱云等认为乡土景观的本质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人类活动与自然要素在长期不断冲突中相互适应的结果,而非某一主观意志的单方面体现[20];陈磊等将干旱区乡土景观定义为:能充分适应干旱区自然环境,在干旱区特殊人地关系作用下形成的乡村复合生态系统[21]。美国乡土景观研究的先驱Jackson认为,乡土景观是包括土地和土地上的城镇、聚落、居民、庙宇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记载着乡土经验,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之间的关系[22]。根据对乡土景观定义或内涵理解的差异,俞孔坚将乡土景观归纳为地域性景观、乡村景观和寻常景观三大类(表1),并将乡土景观定义为原住居民以生活为目的而采取的对当地自然环境过程、土地和土地空间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23],从该定义中可发现乡土景观暗含着乡土景观具有动态性和地域性的内在特征。

表1 乡土景观主要不同理解的对比

注:引自相关文献[23]。

以上对乡土景观定义的界定和内涵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整体层面的综合研究,缺乏从某一元素视角的研究,如从乡村旅游视角如何定义乡土景观。从乡村旅游的视角,乡村旅游中的乡土景观主要包括村落、民居、农田、风水林、沟渠、桥梁等,是传统农业(乡土)文化的体现。基于以上分析并充分考虑乡村旅游的地域差异特性等,本文将乡村旅游中的乡土景观定义为:以乡村区域自然环境为背景,以乡村聚落和乡村土地利用为核心,具有明显边界,反映当地人历代繁衍生息过程中适应、改造自然环境的方式、文化习俗和文化信仰,是当地人与当地环境关系的综合体现。

2 乡村旅游中的乡土景观

目前,多数学者对乡土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落形式、土地利用模式和乡村建筑等方面[17],专门针对乡村旅游中乡土景观演变的研究较少。乡村旅游视野下的乡土景观一般可分为物质景观和非物质文化两部分,物质景观主要包括田园景观(土地利用模式)、建筑景观、农耕生活景观、乡村聚落景观、居民服饰等,是乡村旅游者欣赏乡村风景、体验乡村气息的直接载体,其中乡村物质景观中的树篱、田埂、便道等景观元素起到了显著的边界作用,明确了乡村景观空间单元的边界,具有景观上的隔离与保护作用,隔离外界的联系、保护内部要素。相对于物质景观,乡村旅游中的乡村习俗制度、节日习俗、礼仪习俗、婚嫁习俗、信仰等可归为乡村非物质文化,乡村非物质文化是乡村文脉的历史传承,记载了乡村历史和文化的变迁,对乡土景观的演化变迁具有重要的内在影响,是乡土景观的内核。同时,乡村旅游中的乡土景观作为文化符号传播的一类媒介,是具有内在含义的,记载了地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历史变迁过程,讲述了动人的故事和土地的归属,包括人与土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神的关系[23],反映了人的价值、兴趣、渴望、信仰和恐惧,因此乡土景观是“世俗化”的景观,是当地普通人生活与信仰的体现,生动地反映了当地人的生产生活面貌与历史。

乡村旅游中的乡土景观展现了乡村地区人类文明活动与自然环境互动过程中丰富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文化的重要显现与组成。段义孚指出“文化是想象力的产物,这里指看到本不存在的实物的能力,如米开朗基罗看到一块大理石想象到大卫像”[24]。所以乡土景观是乡村旅游者感受体验乡村文化的直接载体,是承接乡村旅游者乡村意象的实物。同时,乡村旅游者或多或少带着“文化凝视”的视角来审视乡土景观,而“文化凝视”的过滤又受乡村旅游者不同的经验、意识形态和观察能力的影响,所以旅游者和当地人对乡土景观的理解存在显著差异。乡村旅游者看到的是自我认知映射下的乡土景观,而当地人看到的是自己日常的生活。所以乡村旅游是旅游者对乡土景观的解构过程,在解构中理解乡土景观所蕴含的当地人的物质、精神生活,当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适应模式与关联。正如Lewis指出的“乡土景观是我们不经意中的自传,反映了我们的趣味、价值观和渴望,甚至我们的恐惧”[23,25]。乡村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正是人们对同质现代化或全球化的一种自觉反抗,也正是乡村旅游和乡土景观价值与意义所在。

3 乡村旅游中乡土景观的演变

3.1 乡土景观的改变

目前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已使乡村旅游成为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重要替代模式[26]。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和农业的最佳结合之一[27],已成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及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乡村乡土景观的改变势必存在且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民居重新翻盖后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和采用现代建筑样式或仅在样式上仿照旧有建筑,这类景观即使是普通旅游者也可轻易辨认(图2)。旧房翻修现象是否构成了对乡土景观的破坏,应如何对待?实际上对以上行为在现实中普遍暗含着否定的态度,但这种否定是否有失公允、是否损害了乡土景观自身的动态演化发展,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图2乡村旅游中乡土景观的变化(贵州从江县侗族小黄村)

乡土景观所蕴含的乡村气息正是乡土景观有别于其他文化景观的关键要素,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正如Jean Gottmann指出“一个区域要与它周围区别开来,除了具体的景象之外,还应该包含某种气氛的、信仰的、文化的东西在内,每一个社区都有它的特有景象,一种与其他邻区稍有不同的标记”[28]。因此,一般认为乡村中如图2所示的类似民居翻修等行为是不可取的,但在做出该判断之前首先要进行深入分析。从农户的视角,是否以修旧如旧的方式翻修住房是农户的个人决定,是农户综合考虑的决策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房子的耐久性、翻修经济成本、自身喜好等。同时,农户对民居建筑实用性的要求也随着生产生活方式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而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将自然映射到乡土景观的演变过程中,表现为乡土景观的不断变化,这可以看作是乡土景观的自然演化过程。在西方设计界,尊重自然的设计思想已成为现代西方景观规划设计师的所推崇的最高标准[29],而乡土景观的这种演变很好地体现了尊重自然这一精髓。从这个视角来看乡土景观的演变是一个自然过程,而以禁锢这一自然过程的保护都是错误且不可取的行为。乡村旅游者对乡土景观的普遍理解是传统的、地方的,排斥现代化、城镇化、新技术等外来因素,但这种理解是否有悖于乡土景观的发展,是否促使乡村旅游开发者以保护乡土景观为外在的一种人为禁锢。乡土景观是适应于当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是当地人为了生存和生活的自然存在。乡土景观不断变化是它适应自然环境、人的需求和时代变化的自然体现,是乡土景观机动性和嬗变性特征的体现。因此,坚持修旧如旧的乡土景观保护是对乡土景观自身演变的一种人为禁锢,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2 乡土景观的保护

乡土景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乡村乡土景观的消失将使乡村失去对旅游者的吸引[30,31]。乡村旅游者以文化凝视的视角解构乡村旅游地的乡土景观,从而理解乡村文化、风俗,因此保护乡土景观是必须的。但现有乡土景观的保护均存在一个潜在预设前提,即乡土景观的保护要保持其原始面貌,进行静态搁置式、“博物馆”式的保护,乡村旅游过程就尤如旅游者参观乡村博物馆一般。这一现象的出现有着显著的现实因素,乡村旅游开发中保持乡土景观的原有面貌,是吸引游客,保证及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基础,这也是强调乡土景观保护的重要原因所在。从乡村旅游者和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视角,乡土景观的保护,如传统民居的现代化改建分别影响了旅游者意象中的乡村和乡村对旅游者的吸引,因此传统民居现代化改建等活动被认为是对原有乡土景观的破坏。而作为乡村居民来看,民居现代化改建只是自己生活的正常变化,是适应现代化进程的一个自然过程,因此乡土景观的保护不能禁锢其自身的动态发展。

从乡土景观的本质看,乡土景观作为乡村性的外在表现,是随着乡村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其价值因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价值的衡量也不能仅以乡村旅游发展来决定。现有乡土景观保护理念忽略了对乡土景观发展演变的本质认识,有损于乡土景观和乡村旅游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间各资源要素交流的加强,尤其是乡村年轻人对外来文化的接纳,乡村旅游者所寻求意象中的“原始乡村景观”将不复存在,乡村和乡土景观正经历着快速的变化,正孕育着新乡村文化与新乡土景观。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诉求使乡村文化、乡土景观被设计用以吸引游客,并迎合游客对潜在旅游意象的需求,导致乡村文化及乡土景观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削弱,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化、同质化问题突出。因此,乡村旅游发展中乡土景观的保护传承要遵循乡土景观作为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文化信仰在地理空间上的再组织这一基本原则。

3.3 乡土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前乡村旅游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格拉本等指出旅游可持续发展可理解为:无论旅游如何发展都要以不改变和不破坏东道主世代所居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模式为前提,要为后代留有发展的空间[31]。乡村旅游的特性使其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乡村特色(乡土景观)吸引力的持续存在[32]。从索尔对文化景观的定义看,乡土景观的演变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乡土景观的形成发展是当地人塑造环境和环境塑造人的相互过程体现,其变化受乡村生产、生活演变的影响,并随着乡村生产力、新生产关系、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并直接映射到乡土景观演变中,这体现了乡土景观具有自发性、随机性与动态性的本质。生活在其中的村民对乡村景观的这种变化感受与乡村旅游者的感知显著不同,旅游者“走马观花式”的游览,缺乏与乡村自然环境和当地人的深刻联系,旅游者感知到的可能只是乡土景观的改变乃至消失。从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视角,乡村旅游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而非一种文化交流,因此需要一种满足游客猎奇心理的特色鲜明的乡土景观。所以当地人与乡村旅游者、乡村旅游经营者在对乡土景观的认识上存在着矛盾,而自驾游、徒步游等新式旅游模式的出现就成为旅游者对这一矛盾的一种自觉适应或反抗。

乡土文化作为一种遵循传统习俗的生活方式,与政治法律统治的广大世界存在一定隔离[22],从而使其具有有别于城市景观的边界可视性、等级性和统一的秩序,这是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所在。很多传统村落和城镇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显示出了类似生长、代谢等有机活动的特性,而完成这些“生命过程”的是人的行为而不是景观自身,只有空壳而没有生命行为的景观只是一个空荡荡的博物馆,终究是不会有生命力的[23]。随着现代城市文化影响的不断介入,乡村及乡土景观势必会发生变化,或在融合旧乡土景观的基础上孕育发展出新的乡土景观。因此,乡土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应是乡村自身发展的体现,循序其作为村民生产生活空间、生活方式自然体现的本质,乡村文化的活力及其与现代性、全球化的互动,需要采取全新的形貌或景观,重建新的乡土景观,这样才能保持乡土景观的生命力,从而实现乡土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乡土景观的变化发展在根本上受乡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乡土景观的演变发展与乡村生产生活发展存在着根本联系,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根据乡土景观的不同而变化,单纯的静态搁置、博物馆化的保护,将使乡土景观失去乡村性的内核,脱离它所依附的基础也就失去其活力,使乡土景观成为一种历史遗迹式的存在。

猜你喜欢
旅游者乡土景观
景观别墅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火山塑造景观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乡土中国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