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抽象元素在油画中的应用

2018-10-28 09:15罗文涛
神州·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油画

罗文涛

摘要:油画是西洋画当中的一种画派,而许多油画中却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抽象元素。西方的油画和中国传统绘画的画法截然不同,油画运用的是色彩丰富的油彩,而中国传统绘画则是需要线条、墨色、矿物色料等方式方法进行描绘。中国传统绘画所表达呈现的效果更加抽象,有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传达给人们的是一种心境或者意境的体验体会。而油画更加明艳,色彩丰富,给人一种更直观的感受。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油画这两种不同的画种在特定背景下相互融合,能够给人们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冲击与体验。同时,也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两者关系如何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考与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传统绘画;抽象元素;油画

一、依靠线条的柔美传达画意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画家善于运用线条的美感来表达自己画中的意境,表达自己的情感。早在丝绸之路这条国际通道形成与延续期间,中西方艺术文化中间的交流边不知凡几。蒙古西征的时候,中国传统绘画传到了西方,西方开始学习中国绘画的手法。以文艺复兴時期佛罗洛萨画派画家波提切利为代表,他们学会将线条运用到自己的画作当中,用线条来表达的画中的部分意义。从整个西方油画作品中,能够了解到线条在油画中应用不多。这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哲学意识的相异,决定了古典时代的绘画艺术中的西方写实,东方写意的形态。西方哲学将客观自然世界作为人的对立因素去加以研究的,反映在绘画上则强调在光和影的作用下对自然物象逼真的摹仿。

后印象派的画家,比如塞尚,梵高,高更等等。受到中国传统画作的影响,他们将线条用于画作中,不仅利用线条的柔美性,更是利用了线条的变化性来展现整个油画画作的风格和情感基调。不单后印象派风格,西方现代艺术的风格也来源于古代画作的启发,就比如马蒂斯,马蒂斯不同于其它的西方油画画家,其他的画家都是直接将中国的线条手法直接运用于油画当中,而马蒂斯仅仅是时运用了线条这一个特点,他研究出了他自己的一套方法,着力于表现自己画作上强烈的情感,而更显现出一种简单的质朴感。

二、油画中的中国画笔墨元素让画面更加灵动

古代的画作大多是由笔墨元素所构成的,古代绘画作品中能用的颜色较少,画家通过改变颜色的深浅浓淡来改变画作的效果,既可以作为画作的底色基调,也可以作为人其身上的元素勾勒,又可以作为人或物品的阴影使用,使用手法变化,充分展现了古代艺术家们的高超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水墨画中不单是墨色的调整有讲究,用笔的手法更是奇特,毛笔与纸张之间的角度接触画面的侧锋,中锋等都是需要画家本人去认真琢磨的。将中国画笔墨元素加入油画中,可以为油画的画法开创一个创新性的试验或改革。

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朱乃正的《雷林雾峰》,便是一幅精彩的水墨风景图,它全面地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和中国传统艺术家的高超技术,墨的浓淡,笔锋的交错变换,近景远景的变化看上去轻松却蕴含了画家深邃的思考,一副气势磅礴的山水图不仅让人心怀澎湃,更叫人感受到了风景图于心中的一丝平静和震撼。西方油画在使用了一些中国的笔法和元素之后,整个画作显得不再那么厚重感强,而变得轻松却意蕴丰富,看来中国的美学并不是单单中国式的,也并不是死板的,在应用于一些西方画作中也会看起来非常的自然,甚至起的是点睛之笔的作用。

三、加入意象元素的油画变得更有层次

在中国学生传统教育当中,学习古诗势必要分析古诗当中的意象。关于意象,这也是中国艺术的传统,不单单存在于古诗当中,更加存在于中国的传统画作当中。纵观西方油画发展史,西方油画作品运用印象的成分,占总体比例较少,因此西方油画作品更多的是,以表达对象更加直观,意义更加明显的具象形式展现在大众眼前。也因此,西方油画作品中或多或少缺乏一丝朦胧之美。而在油画中加入意象的元素,正好弥补了这一缺点,使得油画不仅仅是在美感或者是在意境上变得更加有层次。谈及油画中的意象元素,西方印象派画家其画风一改以往的写实风格,更注重的是抽象的描绘,藉此表达画家思维情感。这就与中国传统绘画中寻求意象的目的发生了契合,是中西两方之间的心灵相通,也是艺术美感上的世界大同。

毕加索的油画画风就与中国传统绘画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毕加索是立体主义运动现代艺术的创始人,他将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汲取后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与我国徐悲鸿,齐白石也有不少关于艺术上的交流,他画的油画充满了中国意象的风采。毕加索作品风格所包含的元素与中国的意象元素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所以他的画作从某一方面来说非常呈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象之美,无论风格如何变化,归根结底都表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寄托。意象说来奇妙,他虚虚实实既非虚非实,而在虚与实的之间,你抓不住它却可以感受到它,唯有用神奇二字才可以用来形容,它超脱于客观的事物,而最终又寄托于一些现实中的实体,回归人的本质思想。

四、将气韵运用于油画当中

从我国古代沿袭至今,气韵便是评判一个绘画作品是否有水平的一个标准。一幅艺术作品他首先要有气韵,那么他才会变得生动,由此有了生命,这生命是画家所给,表达的是画家的寄托和情丝。而中国传统画作的美,正是因为它既不是真实到与现实没有差别,让画作失去意义,又不是虚假到脱离现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他可贵的是在真与假之间,像又不像之间,这就是许多画家所毕生想要达到的境界,那就需要画家将气韵灌入画作,让画作有生命有了感染力,有了一种精神力量。

艺术大师吴冠中,这样一位既在水墨画又在油画界很有造诣的艺术大家,他便是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抽象元素运用于油画当中,比如他的两幅油画作品《苦瓜》 《江南春》,便是运用了大量水墨画中的元素,这些抽象的美学元素为他的油画作品灌入了气韵,这才使得这些油画作品,脱离了传统油画的一些弊端,不再那么明艳写实而是更为抽象蕴含着一种气韵,使得整个作品都拥有了生命,深刻表达了作者的内涵和深意。

五、戏曲元素抽象化的应用

中国戏曲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宝藏,在国人内心以及乃至整个世界舞台都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它既融合了声乐舞蹈,又充满了艺术性和文化性,是我们整个民族上下五千年以来发展的一块瑰宝。它融合了艺术方面的美学,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部分不可或缺的内容,充满了艺术价值。如今,不少画家尝试着将中国绘画中戏曲元素运用到油画创作之中,如何巧妙的将中国戏曲元素抽象运用到油画创作当中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前进的方向。两者融合可以让油画更具生命力,让文化更具传承性。

在油画中加入中国传统绘画中戏曲元素,抽象化并提炼其精髓,才能够使油画与中国戏曲元素更好的融合,而不是单纯地将中国戏曲元素以油画的形式单一照搬出来。关良,林风眠等油画家便是使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将油画和中国传统戏剧元素相结合,他们将中国戏曲的元素融入于油画当中,让原本传统的戏曲变得有些“洋气”,也让中国的戏曲文化被外国人进一步理解,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他们的油画更接近中国传统艺术的绘画作品,但又不失“洋气”。女性油画家闫平,她的风格不像她女性的身份,那么柔美气质,而是跳脱出油画的框架,画面狂野却不粗糙,有独特风格又不从众,充分将中国戏曲这一抽象的绘画元素契合在油画创作中。关于中国传统绘画中戏曲元素在油画创作中应用,在物质形式和精神追求文化传承的路上任重道远,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

六、抽象园林元素的应用

园林这个元素是中国传统绘画抽象元素中的一块独特的内容,园林艺术源于古代能工巧匠之手,也存在于古代画家的画中。中国传统绘画众多元素中,园林这个元素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既可相互独立,又相互包容,又或者相互依存。近年来有的画家将抽象园林元素的加入于自己的画中,而油画便是其中的一大种类。园林元素的运用使得画面具有独特的风味,传递给人们内心安宁的感受。在现今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或奔于疲惫,或寻求短暂的安宁。而园林元素恰恰就是给人一种在尘世中远离喧嚣、一个人安静思考的一个空间,一扇窗户,一种高尚的人文境界。园林元素在油画中的运用,或许正如一股清流,在物质形式上不仅是一种创新,精神上也符合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寻求内心宁静小憩的心情。

园林油画家杜璞,是油画家中的小园林艺术家,园林艺术家中的大油画家。从他的作品中便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他对于园林的热爱,可以感受到他对园林艺术的了解。他在油画巧妙运用园林元素的手法,可以隐约感受到画面所带来的超然物外,在喧嚣中寻求平静的境界与情感。他的油画作品采用了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的意象表现手法,融入了水墨色彩的元素,更加注重探索线条的变幻,使得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园林元素很好的与油画艺术相互融合。比如他的作品《城市山林·狮子林·冬》、《紫藤架下》、《留园秋色》、《沧浪亭》、《静静的网师园》、《梦幻拙政园》,既表现了油画中狂放不羁,充满感情的元素,又不失一种古代风景园林图的恬静氛围,让人感受到作者对于园林的喜爱,以及作者运用园林艺术的高超。

总结

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抽象元素运用于油画,则可以弥补油画过于直观,过于明亮的缺点,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混搭出更奇妙的效果,以此来丰富油画的表现形式,同时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精华元素创造新的传承方式,也为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讓中西方彼此的艺术文化进一步深入交流,让油画这载体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不同元素的融合运用中升华。

参考文献:

[1]李诗.浅谈油画在美术中的艺术地位与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2)

[2]穆林林.浅析中国传统绘画技巧[J]探索与框架 2016 (09):32-33.

猜你喜欢
油画
秋落柿子红(油画)
吴向东油画作品选登
钟红岩油画作品选登
油画
薛行彪写意油画作品选登
油画去哪了
顾德先油画作品
尚冠男油画作品选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