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的设计思想对当今设计的启示意义

2018-10-28 09:15关晓彤
神州·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团扇图案传承

关晓彤

摘要:团扇设计,从造形方面看,圆形方形居多,蕴含“天圆地方”的思想,这还是中国古代对自然界认知的初级阶段,古代造物艺术是蕴含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内涵。怎样能更好的继承传统文化,并且能让大众普遍的接受,无论是二维的还是三维,无论是绘画、设计或者手工艺,都是可以融会贯通的。如何能将传统的旧物通过创新传播给大众,让大众接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团扇;图案;设计;传承;创新

扇子最早出现在殷代,用野鸡尾羽制成,称之为“障扇”,所以“扇”字里有个“羽”字。当时的扇子不是用来取凉,而是用于帝王外出巡视挡风避沙。扇面绘画缘起汉晋之间,根据目前文献资料记载和实物资料来看,团扇的前身是战国时期一种行似单扇门的半规形扇子,名为“户扇”,当时的人们用它遮面窥视。但当时它是用细竹编制而成,还不能用来绘画。西汉之后,扇子开始用于取凉,三国诸葛亮轻摇鹅毛扇,运筹帷幄,妙极横生,羽扇出风缓软。东汉时,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叫“合欢扇”。

一、团扇的设计思想

团扇设计,从造形方面看,圆形方形居多,蕴含“天圆地方”的思想,这还是中国古代对自然界认知的初级阶段,古代造物艺术是蕴含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内涵。在古代,圆是被认为神圣、圆满、和谐的象征,在图案上,自然中的红日、花朵的轮廓、水的涟漪等都是圆的形态,自然界的事物是影响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审美眼光的一个重要因素。佛教和禅宗都崇圆,追求完美无缺的圆相。方形和圆形是中华民族追求的基本造型之一,因此“方”和“圆”在中国人心理上造成一种文化印记。晋代的潘尼说:“安众以方为体,五明以圆为质。”因此“方”和“圆”的造型为团扇产生为团扇产生时的基本造型,同时也传达出“天圆地方“的思想。

团扇同时体现一种“材美工巧”的传统造物观,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广泛应用为其他工具的改进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当时的丝织技术迅速提高,丝绸的种类也更加的繁多。丝绸的素白加上笔墨的描绘,促成了锦、罗、绢、纱等十多种汉代扇面用料的形成。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的提高,团扇扇框的用料得到了肯定,比如竹子具有韧性较大容易造型的特点。随着手工业的发展,材料工艺的日益增多、制作精细,装饰华美的团扇扇面又由绢、瓷青湖色、泥金或麦茎秆织成。柄用梅烙、湘妃、棕竹等材料,或者洋漆、象牙之类。精美的材料和高超的工艺技术构成团扇的“材美工巧”。

在团扇产生的西汉时期至盛唐开元时期,无论是“圆如满月“的纨扇,还是方圆结合,六角、海棠、葵花、芭蕉、梅花等诸多样式,都體现了人们早期的仿生意识,而这些造型大多从自然界中来,造型的动机往往受文化、信仰、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既具有文化价值,又具有审美价值。古人常用明月来对团扇作比喻,含有人与自然、人与人之和的意义,也收到人们广泛喜爱,团扇的对称造型与我们从古至今一直崇尚的“和谐”和雅正“的思想具有紧密联系。魏晋南北朝之后,扇子的形制于方形、圆形之外,又演变出多角多边的扇面设计,如椭圆、八角、梅花、梧桐、芭蕉等形状,这些扇子造型的仿生的事物大多是代表人们心目中对完美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比如梅花象征傲骨、高洁、石榴象征”多子多孙,团扇的造型设计符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心理。

团扇除了最初的纳凉用途外,随着封建礼数的日益巩固,也同样演变着一种“礼”器。早期扇子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长柄和短柄之分,长柄扇是下层奴婢侍候主人的,也可以贵族皇帝出行时遮尘避日用的,后来渐渐用在显示帝王威仪的仪仗中,历代帝王也都保留使用长柄扇的仪仗,越来越讲究排场。团扇也是古代闺房淑女喜好的饰品,闺阁仕女手摇团扇。

传统器物深入人们生活的过程中,随着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礼教制度、个人的认知、情感的不同而赋予更多的文化意义、社会意义。每件物品的历史意义和存在价值对当今社会、文化、技术的影响都是需要重视的。

二、团扇设计思想对当今设计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把中国团扇就能惊艳整场巴黎时装周,时装加入众多中国传统技法和材质,像是缂丝,苏绣,金盘绣,花鸟水墨山水手绘等,展现出温文尔雅的中国文化韵味。团扇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不断提升,其所具备极为丰富的文化价值内涵,给团扇持有者有一种心灵的寄托和依赖,这或许成为大家心之向往的根本原因。团扇发展到今天,虽然科技进步,有了空调,团扇失去它本身功能价值,更多出现的免费发用的广告扇、旅游扇等。团扇更符合时代的审美,有多少人能理解它的人文情怀,拾得它的精美,静心去体会一番古人的智慧与生活的雅致。怎样能将传统的陈旧的工艺品通过我们年轻一代的创新,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是传承二字更具生命力。

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推崇的功能主义观念和抽象几何形态引导的形势下,全世界出现趋于统一样式的设计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失去了符合本土文化语境的个性设计,如果一味持续下去,就会偏离传统文化的轨道。想要传承传统,需要了解传统。团扇的材质工艺充分体现符合本民族语境的精神需求,无论是新材料的产生促进了团扇的发展,还是人们通过利用材料赋予产品精神价值,都无疑暗示了材料与团扇的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内在规律。

我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了解其历史意义,对于现如今的设计思考越来越多。科技的进步带给我们更多的便利,现代人也渐渐忘记了传统的纳凉工具,更多的使用是空调,风扇。小小的扇子也被赋予了新的定义,比如,大街上免费发放的广告扇子,它不仅纳凉方便,上面还提供了商家的广告信息,还有旅游扇,旅行社发放给人手一个手摇扇,他的艺术价值渐渐退去,同时带来的是我们对其艺术价值方面全新思考,如何将其赋予生命意义的传承下去。是否也可考虑根据当地旅游特色创新一些特色成份多的旅游纪念品,尤其是针对外国游客,不仅有中国味道的还要符合当代艺术发展的艺术品。

结论:

自古以来,团扇包罗着各种工艺,扇面也是各色各样的绫罗绸缎。通过一个个精心安排,古代画师工匠逐渐丰富题材,丰富工艺,到了现代更应该将不同的工艺与材料结合,展现不同的构思,在小小的扇面上尝试不同的想法与创新,也可看出中国的传统艺术与传统文化有着一脉相通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张东方:《论宋代之前的团扇绘画》2006年第4期

[2]刘琛淼等:《中国团扇设计思想探析》2014年03月第35卷第6期

猜你喜欢
团扇图案传承
团扇
站在苏州团扇背后的人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扇面作画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