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秦腔表演中的内心活动及眼神运用

2018-10-28 09:15马斌
神州·下旬刊 2018年9期

马斌

摘要:秦腔表演艺术中,演员通过表演的技巧和程式,用自身的形体表现出戏中的人物特点以及剧情的展示。在戏曲观赏的过程中,获得的美感是通过演员自身能力展现出来的,因此秦腔演员需要不断提升表演能力。本文主要对秦腔表演中的内心活动及眼神运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秦腔表演;内心活动;眼神运用

1秦腔表演

秦腔表演既具有中国戏曲的共性特点:唱、念、做、打遵循程式,以虚写实、虚实结合的意境,时空自由转换,“有无统一”的哲理观等,同时也因其表演手段的丰富性与独特性而独树一帜。秦腔丰富的表演手段以“四功”和“五法”最具代表性,即为唱、念、做、打四功和手、腿、身、发、步五法。(1)唱即歌唱,是秦腔表演的主要艺术手段之一。在文中的秦腔音乐部分做主要介绍,这里不赘述。(2)念即念白,是秦腔表演中“说”或“朗诵”的部分,一般介绍人物、交代情节、展示戏剧冲突和人物性格。秦腔的念白,为陕西韵白,极具地域特色,是与其他剧种的主要差异之一。唱和念共同构成了秦腔表演中的音乐化元素。(3)做,指表演者通过身体和四肢的动作姿态和脸部表情所展现的内容。秦腔做功主要有身段和表情两部分组成,要做到“手、眼、身、步”的综合运用,“眼”功包括瞪眼、转眼、飞眼、白眼等,用以表达人物喜、怒、哀、乐、忧等情态。“手”有划手、云手、穿手等动作,“身”有弯身、转身、翻身等表现人身段的动作,“步”则有丁字步、弓箭步、虚步等步法。(4)打功即秦腔的舞蹈、武打动作,打一般分为“筋斗功”“把子功”“毯子功”三部分,腾空翻越对的叫筋斗功,凡用刀枪剑戟对打或独舞的,为把子功;在毯子上翻扑跌滚的技艺被称为是毯子功。秦腔舞蹈与武打动作重工架,整体动作幅度大,以硬线条著称,不管是老生、须生还是小生,出台亮相和举手投足,讲求硬度,一气呵成,如《火焰驹》中的艾谦登场亮相时,或执马鞭、或执双鞭、或执钢鞭,台步威武、动作雄健、再配以大锣大鼓,大号嘶鸣的音响,既烘托出人物的豪迈气概,又将舞台气氛渲染的极其热烈火爆。唱念做打四种手段在秦腔表演中互为帮衬,共同为观众呈现精彩绝伦的演出。秦腔表演过程中拥有许多身段与特技,特技最能引起观众共鸣,将演出推向高潮。秦腔的主要特技有(1)吐火:即观众所熟悉的演员从口中吐出火焰,这种特技多出现在神话剧中,演员再亮相造型的时候,喷火而出,精彩纷呈;(2)吹火:演员将松香粉提前含入口中,在情节需要时吐出松香即可点燃对方手中的火把;(3)蝶舞:陕西易俗社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演出《胡蝶怀》一剧专用,以竹和黄、蓝、紫硬纸片制作,演出《洞房》时,田玉川与卢凤英坐在桌两边饮酒,管前场者两手各执竹碟五只,当两人倒酒时,将竹碟举至桌面之上,竹碟绕酒壶翩翩起舞。

2秦腔的表演艺术风格

秦腔的表演除了具有中国戏曲程式化的共性特点外,又具有明显的秦地高亢洒脱之风格。秦腔的动作表演,往往大动作多于小动作,粗线条勾勒多于细线条勾画,硬线条多于软线条。净角是如此,生角也有此特色。不管是老生、须生还是小生,出台亮相、举手投足,讲求硬度,动作连贯,一气呵成。各种绝技,如甩水袖、吹火、抖架子、吹胡子、瞪眼,都自有其张力。就是旦角表演,也同样具有柔中见刚的特点。譬如,《窦娥冤》里的窦娥、《游西湖》里的李慧娘的表演都具有刚烈之力度。

3秦腔表演中的内心活动及眼神运用

易俗社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张咏华老师在她的代表作《庚娘传》(杀仇)一折中饰演尤庚娘,王十八迫害她的家人,她要愤然借机杀之,当看见屋中悬挂一把钢刀时,眼神拢聚看刀,念白:“我可没说刀啊”,轉而眼神喷瞪而出,接念:“刀,我庚娘今夜晚上借助与你,请转上受我一拜了”。在“拜刀”之时,眼神又聚拢而开,她眼神中的聚拢是思想王十八的恶行,她眼神的喷瞪是她此刻的心境,必杀仇人王十八而后快。几个眼神切换配之表演,把一个坚贞、刚毅的烈女表现得淋淋尽致。而任哲中老先生在《周仁回府》(哭墓)一折中饰演周仁,当他的结义兄长杜文学屈打自己后,周仁去往妻子墓地哭诉,杜文学之妻说明缘由,夫妻二人追至墓地,一切水落石出之时,杜文学呼唤周仁,周仁从极度的悲怨中,抬头转而眼神非常悠缓地看向杜文学,复又听见嫂子呼唤,此时周仁的眼神是外在空洞的,然而他的内在犹如一台飞速运转的放映机,在搜索着他妻子生前的桩桩画面。继而眼神定住,看着妻子的墓碑,悲唤:“妻呀”!悠缓的眼神运用以及老先生对周仁的其他塑化,把一个忍辱受屈,大义献妻的仁中之杰演绎得无人可出其右。再如杨凤兰老师及刘养民老师在《五典坡》(赶坡)一折中,分别了一十八年的夫妻通过坡前问讯,确认身份进窑后,两人惊乍定身,各自凝视对方良久,此时薛平贵眼眶中充盈着滚烫的热泪,王宝钏也是同感,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没有其他的陪衬,随即薛平贵悲沧哭白:“妻呀”!王宝钏也泪洒胸前,当时薛平贵的负疚之情,王宝钏的忠贞芳洁,苦怨悲沧尽在其中。还有易俗社老生泰斗刘毓中老先生在《大报仇》(祭灵)一折中饰演刘备,当结义兄弟关羽、张飞相继离世后,刘备设灵祭奠,先生蹒跚的台步,亢越凄惶的声腔,更绝妙的是一双看起来呆滞无神,衔泪欲出的混沌双睛,把一个失之左臂右膀,即将步尽年华的圣上老头推到了观众的面前。

4结语

秦腔艺术是一门重要的戏曲艺术形式,小生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行当,在表演形式方面强调灵活和富有变化,人物的形象在性格以及情感表现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特征突出,这就强调了演员在表演上要抓住人物内核,在具体的实践当中要总结经验,注重借鉴以及创新,让表演风格更加突出和富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冯学佳.秦腔小生的表演艺术风格[J].戏剧之家,2015 (03):16.

[2]仲红.关于秦腔小生表演的探析[J].戏剧之家,2014 (09):74.

[3]仲红.浅谈秦腔小生表演的舞台风格[J].戏剧之家,2014 (1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