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2018-10-28 09:15郑巍
神州·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郑巍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小学语文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能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小学生的身心成长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和探索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小学语文课程应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感情,拓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求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还要求能够从小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些都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贯穿始终。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开放性思维,开放性思维的建立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好的实现对小学生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必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开始的初级阶段,社会生活经验具有局限性,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处于生成、发展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底蕴、高尚思想情感对小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塑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标改革下的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打破了应试教育下的只是片面追求成绩,而忽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局面。应试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试教育的弊端显现已无法适应新时代教育方式的变革,要全面引入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摒弃应试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产生的不良影响。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念

在小学的核心教学理念的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实行素质教育,培养一批积极向上、具有一定自主学习意识的学生,才能更快地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包含对小学生个人思想品德、言行举止以及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塑造,教师将核心素养贯彻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知识的接受和运用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只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是一种扩大目标的教学方式,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质修养。而且核心素养的教育更多的体现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接受知识的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1.注重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知识素养的提高。

教师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新课程标准》提倡教育教学应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以学生自学为中心,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即可,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丧失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恰恰相反,从《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自身知识的储备、教学方式的转变等。因此,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从而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供条件。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做到多读多看,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不仅要看教育类的书籍,更要广泛阅读其他类型的书籍,如历史人文方面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积累优美的词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给学生以审美的享受,通過适当的旁征博引给学生以视野的开阔。同时,还要学会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热点焦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大事小情,寻找能够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入点,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以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语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巧妙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教师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学生自学”这一中心,将之作为每一堂课的起点。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小学生玩性大、记忆好的特点,在每次导入新课时,通过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方式,来迎合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第二,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在学生充分自学后,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合作交流的形式,使学生的思路在彼此智慧激情碰撞的过程中不断开拓,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第三,教师应根据学生自学以及合作讨论的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达,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在点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质疑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以培养学生独立质疑、勇于探究的能力。

3.重视阅读指导,在“读”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小学生识字学字的重要途径。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提高他们的听、说以及作文的能力,还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诸如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等,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因此,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重视阅读,在“读”中升华他们的知识。

四、结语

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成绩是否提高,还应注重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课堂反馈和交流互动,关注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习语文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才能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杭冬梅.基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2016(7).

[2]吴阳.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7(30).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