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阅读之美

2018-10-28 09:15朱敏
神州·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师引导审美体验群文阅读

朱敏

摘要: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1]。群文阅读本身并不是新的概念,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拓展延伸,是长期教学工作的先进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群文阅读代表一种教学与阅读结合的趋势,常见的教学单元本身就是一种群文阅读,群文阅读难点在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对于单元整组教学,教师要有自己的思路,去发掘课文内在联系;对于主题延伸阅读,教师需要丰富自己的阅读体系,合理利用群文读本。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师引导;审美体验

一、为何要开展群文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2]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3]

二、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群文阅读与普通阅读不同之处,在于引导学生用不一样的阅读方式,获得更有效率的阅读和学习方式。如果说普通阅读是慢品香茗,那么群文阅读就是大口吞咽,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人生体验。以《新群文读本》(4年级下册)为例,编者通过有趣的编辑整合,引导学生获得独属自己的审美体验。

1.发现故事之美

故事本身就能激起学生内心的波澜。在“‘刀光剑影里的项羽”此章中。编者希望用生动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项羽是主人公,大英雄,正是这一年龄阶段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偶像。阅读这6篇文章并不需要解读生字,也不需要解读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寓意。

群文组合的意义在于,调出单纯的摘录式语言教学,让学生放飞思维,仅以故事动人。从项羽的起到落,有的学生可能向往项羽的勇武豪气,有的学生也许可以读出项羽成败的必然,有的也许可以从中读出兴衰更替的自然规律,或者仅仅是过了过故事的瘾,阅读也许也可以不附加他物。

故事代表过去,也许是历史,也许是前人的期盼,但是生拗的故事和卖弄的文字并不能引发人的共鸣,更不能引起小学生的共鸣。在对小学生,尤其是在利用群文阅读引导低年级学生的时候,更要注意点到为止。

2.发现语言之美

诗歌的语言是形式、韵律加上意境。在“留存在诗歌中的佳节印象”中,编者试图让学生寻找节日的情味。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本是古人的语言,其中的精炼、韵味、音律是现代人很难完整复制的,因为我们缺乏必要的环境。但是不妨碍学生体会其中的美,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这些整合过的古代经典也是一种群文阅读素材。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此类合集的难点在于不能和成人一样,很快完成完成诗与诗,词与词间的情绪转换。

这时候教师或者读物的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同“佳节印象”一章中,编者以节日串联思念与期盼,以古诗和现代诗的转换放松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入节日氛围,可以较容易的让学生获得学诗的环境,所谓类而学之,学而习之,诗读百遍,情味自见。

3.发现生活之美

发现生活的美,源于生活,读懂生活。在“百善孝为先”一节中,编者以亲人之爱串联。母亲、父亲、哥哥一个个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出现在文章中,将人生真意娓娓道来。

百善孝为先,百行德为先。优秀的文章的整合一篇一篇掠过,带给小学生的震撼必然是强烈的,泪水,面条,背影,小船,源自生活中的意象组合必然比杜撰的故事更能引发共鸣。群文的冲击便源于此。

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学生自然能读懂父亲的背影,读懂儿童的欢歌,读懂爱,读懂情。

4.发现创造之美

如果说有什么比学习更难,那一定是创造。阅读中的创造并非凭空而生,而是在原文基础上通过延伸、颠覆、启迪等等方式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这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这就需要学生做一个有心人,也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

创造的层次比以上三种层次都高,需要学生主动思考群文阅读编者的用意,甚至跳出读本编者或教师的思维框架,去发现作者和编者之外的东西。这才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真谛。

发散思维很重要,群文阅读可以延伸到很多教学领域,譬如语文与英语的结合,自然与数学的结合这些更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跳出藩篱,不断去丰富,探索,创造,这一切并不仅仅限于教学。

參考文献:

[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猜你喜欢
教师引导审美体验群文阅读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引导策略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
浅谈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自主探究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