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科学概念,让高效课堂绽放光彩

2018-10-28 09:15张春晖
神州·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根源解决分析

张春晖

摘要:《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學内容,也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图形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其中包含了一些如角、边、顶点等数学概念。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下建构新概念时,不能形成正确的角的表象和领会角的本质特征。笔者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把握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结合教学实践的切身感受,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对日常概念的有效转化,引发并解决学生产生的认知冲突,使教师在课堂中运筹帷幄,让学生更科学有效地建构数学概念,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根源;分析;解决

数学概念作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首要条件,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础。因此,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概念教学往往倾向于以下模式:

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少问题:①学生往往会把数学概念作为一个单纯的知识点来对待,缺少内心的深刻感受与体验,缺乏一个概念形成的整体过程,在《角的初步认识》中,学生就不能完全领会角的本质特征;②教师过分重视对概念文字的准确定义,易忽略学生对概念理解的个性化特点,久而久之,学生心里也就形成了一种“灌输式”的概念学习模式。由此便大大削弱了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路遇“小插曲”——概念构建中,学生出现的问题

《角的初步认识》中,主要概念包括角、边、顶点、角的大小等,这些概念是要求学生通过接受正规的课堂教学形成并获得正确的定义,并且理解其内涵,掌握其本质,从而灵活地应用于问题解决中,即形成科学概念。

插曲:角的本质特征未完全领会

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并找到其中的一个角,用这个角去刺一下手掌,看看有什么感觉?

生1:很疼。

生2:尖尖的。

师:刚才说的尖尖的,在数学上把它称为角的顶点。

师:摸一摸角的这里(指着三角板的一边)有什么感觉?

生1:像冰一样;滑滑的。

生2:平平的,很直。

师:对,角的边是就是直的。

师板书:角的各部分名称(顶点、边)

师追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生: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设计这个“摸角活动”意图在于让学生感知角的各部分特点,并由此总结出: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所组成的图形。可我们仔细思考,“尖尖的”真的是角的主要特征吗?那平角、周角的顶点不具备“尖尖的”特征,那它们就不是角了吗?学生无法真正领会“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这一本质特征,从而导致我们的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什么是角的大小,只局限在他们所看到的图形的大小,来判断两个角的大小,从而导致不会判断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二、应变“小插曲”——建构科学概念,提高课堂效率的对策

通过对概念建构中学生产生错误概念的原因分析,我们发现,要让学生建构起正确的数学概念,在概念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模式:

具体可以从转变概念入手

(1)促进概念转变是前提

日常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角的概念之前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中的角的概念,然而这些学生所谓的角的概念是不完全符合数学中的角的概念。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日常概念对学生学习数学概念产生的有利因素,以此为教学起点。学生对角这个事物其实并不陌生,而且非常熟悉,这对课堂教学的开展起到了保障。此时教师要抓住学生心中一种莫名的亲切和愉悦,找准兴奋点,以熟悉带动陌生,通过用手去指角,脱去赋予角的实物,使我们的学生逐步从生活中的角抽象出数学意义中的角,从而实现转变。

(2)引发认知冲突是关键

概念转变过程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及解决的过程,学生首先意识到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经验之间的不一致,从而产生一种“冲突感”。面对这种认知冲突,学生会产生一种对立的心理矛盾,以至会迫切去寻求解决办法。在《角的初步认识》中要引发认知冲突,其最好的方法就是提供反例,即建构起与原命题相对应的否定命题。例如学生认为图4是角,提出“从一点出发”,那么这一点在哪里呢?学生认为图6中两个角后者比前者大,就把前者的两条边延长到和后者一样长。这些都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只有体验到认知冲突,个体才能感受到原有概念的不足,认识到替换或更新原有概念的必要性。

教师在概念转变过程中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实验、比较、演示等手段让学生自己否定原先的观点,或者进行更合理的概念建构,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会更深刻、更牢固。教师从始至终都做到让学生确立内在的学习目标和积极的学习兴趣与态度,因为这种目标更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深层次加工,更有利于对数学概念的转变,而积极的兴趣和态度,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更有效的认知策略,对概念转变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久而久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能运筹帷幄,学生也能在学习中轻松地领悟到数学概念的真谛,高效课堂自然就生成了。

总之,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学习数学概念这一形成过程,使他们深刻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用于生活,达到真正的走进数学、走进生活……

猜你喜欢
根源解决分析
公共政策中社会排斥的产生根源及其防范对策
追课本知识本意,溯解题思维根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根源
当代网络音乐的困境与突破
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银行业风险简述及对策
An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Babbitt’s Failure in Rebellion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