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特性与小学教师培养浅析

2018-10-28 09:15罗贤艳
神州·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师培养小学教师小学教育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培养因其自身特点及服务对象特性,有着独特的方式方法和要求。因此相对于其他教师,小学教师的培养应该小学学生特点出发,处理好办学策略、价值取向、培养模式以及培养规格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小学教育建设,确保人才培养。

关键词:小学教育;小学教师;教师培养;培养策略

一、小学教育特点对小学教师的要求

1.1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和全面性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培养人格、开发大脑、打开思维的关键阶段,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因此,对于小学教师而言,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更为综合,与中学教师不同,不一定要求对某一学科了解十分深入,但是需要掌握更为综合的专业知识,除学科知识之外最好可以在音、体、美方面有一定特长。

1.2小学教育的趣味性和形象性

现代教育主张学生能够自主、愉快的进行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在情感认知方面的需求特征更需要教师为其创造出能够激发其求知欲的课堂环境。因此,趣味形象的课堂更能带动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的表情、教具的使用、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教师个人魅力也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一定影响,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爱屋及乌喜欢上其教授的课程内容。综上,小学教育的趣味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就要求教师除了掌握高超教学能力外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以外,专业技能更为全面。

1.3小学教育的伦理要求

小学学生刚刚脱离家庭生活进入学校,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学校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亲密的伙伴关系让学生融入新的环境,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小学教师更需要有耐心和爱心以及童心,通过语言、肢体、表情等对学生传递爱的信息,从而让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起一种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需要有人来进行引导,进入小学之后会将对家人的依赖转移到教师身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影响其自身认识。这要求小学教师具有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念,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这样有利于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以及教育活动当中。好的小学教师应该善于因材施教,发现学生的才能,关爱且尊重孩子,和学生一起成长,度过快乐且有意义的校园生活。

二、小学教师培养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培养如何结合小学教育特点,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正确处理处理好办学策略、价值取向、培养模式以及培养规格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2.1办学策略

在我國基础教育全面普及的大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师队伍的供求关系出现了根本性变化,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很多城市出现小学教师队伍供过于求的情况。因此小学教师培养应该处理好按需培养和提高质量之间的关系,从数量扩张期转向质量提升期。各师范院校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对小学教师培养进行重新规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手段等,加强师范生教育研究和实践的训练,增强就业竞争力。

2.2价值取向

对于教育专业而言,不仅包括学科专业性还包括教育专业性,作为教师既要有学科专业功底,又要有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师培养上我们要解决好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的关系,既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又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以往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过程中,小学教育者存在有重专业技能轻教育技能的问题,教育专业课程开设种类少,教育实习时间少,这些都会影响小学教师教育质量。因此,在对小学教师的培养上,一定要做到坚持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协调发展,相辅相成。

2.3培养模式

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综合性特点要求小学教师具备更全面素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课程以综合性为主,小学教育更强调宽广知识面,要求处理好综合培养与有所侧重之间的关系。从小学教师的职业要求和专业要求出发,在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确定一个学科专业方向。为此,我们在进行小学教育的专业设置上可以更笼统一点,例如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只分了综合文科与综合理科两个方向。

2.4培养规格

师范类院校培养规格上要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学有所长的关系。小学新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对学科交融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以往教授文科类教师不需要学习理科类课程的观点是非常片面以及错误的,只注重专业素质培养不注重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方式也是十分错误的。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学历教育与证书教育并重,努力为毕业生创造良好自身条件。另一方面,小学教师具备宽广知识面的基础上最好可以有所专长,这样比较能与儿童活泼天性相适应,也为小学教师自身未来更好成长为某一学科骨干奠定坚实基础。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小学教育特性与小学教师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阐述了小学教师培养应从小学教育特点出发,处理好按需培养与提高质量、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综合培养与有所侧重、全面发展与学有所长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叶澜,等.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顾明远.论教师教育的开放性[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16.

作者简介:罗贤艳(1966.06.19)女,民族:汉族,籍贯: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职务:教师,职称:一级教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单位:湖南省郴州市第二十七完全小学。

猜你喜欢
教师培养小学教师小学教育
重庆科学城南开景阳小学教师作品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学教师作品
刘辉
试论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教育管理者在青年外语教师培养中的责任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