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策略研究

2018-10-28 09:15孙鹏翮
神州·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孙鹏翮

摘要:阅读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能力体现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黄金时期,对于塑造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也主要围绕着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这一主题展开相关研究讨论。对阅读教学这一概念以及阅读教学的措施做了相关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年級;阅读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现代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思考能力。阅读教学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也扮演这重要的角色,能够培养学生的的学习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从语文课堂方面来讲,更需要的是拓展语文课外的阅读教学。只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才能够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显著的提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何谓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学生、教师、书本之间的沟通与对话,这一过程要求老师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对书本有相应的了解与认识,使得学生能够获取书本的深层含义。然而,阅读教学又可分为传统的阅读教学与新型的阅读教学。传统的阅读教学在实际中存在一定的落后性以及弊端,不能够真正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新型的阅读教学能够从不同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弊端与问题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通常以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要角色,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一股脑儿地讲授给学生,而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以被动的形式进行学习,知识点全靠死记硬背。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厌学心理,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都大打折扣,学习成绩更是难以提高。课堂教学中,正确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作为引导者,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却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另外,在传统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备课不充分,对教材内容理解不透彻,无法掌控教学的全过程,致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与预期效果完全不同,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教学目标上,刻板地照抄参考书上的词汇、语言,难以引导学生对知识技巧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实际生活脱离严重,这样必然无法使学生在阅读中带入真情实感,也就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二、优化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巧妙提问,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善于通过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进行提问,不仅有助于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艺术感,而且可以在师生的互动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科学的提问要求教师对问题内容和提问时间把握得恰到好处,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直接观察法,一般适用于低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图画内容提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内容寻找答案,提问方式可以为:图画上有什么内容?你看到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②联系实际生活,学习不光只限于课本内容还包含生活中的内容,很多阅读理解中的问题都需要结合实际来进行理解,比如,假如在生活中你遇见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说什么?你会帮助她吗?怎么帮?这就需要学生联系生活来进行回答。③设置系列相关问题法,提问的问题环环相扣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可将文章主线以问题的形式串联起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了解了文章的主线,很容易去理解全文的主题与内容。④横向迁移法,以课文中的共同元素进行提问,先抛出一个问题再提出类似性质的问题。⑤矛盾质疑法,找到文章中作者前后矛盾的观点,或者与之前知识相矛盾的观点来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其体会作者的复杂心理与情感。

2.重视读书方法,培养良好规律。

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学生学好阅读水平的关键,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自觉地在阅读上付出时间,同时也会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对此,教师要在课堂外多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过程中的收获,促进学生的情感和学习交流,而这也是知识内化提升的过程。通过正确的读书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①教材,教师在对教材文章进行讲解前,可提前了解作者,通过作者的奇闻趣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阅读该作者的其他作品,使得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之外对课外知识也进行涉猎。②故事,教师可以挑选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悬念的故事在休息时间读给学生,在精彩处停下,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或图书角寻找书籍了解完整的故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③活动,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可定期举办读书分享活动,并选出“读书明星”给以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反复几次后学生便不需引导,自行进行阅读了。

3.边读边悟,手脑并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时,不能仅仅用脑子进行思考,还应多动手,如:对重点内容做批注、圈点画线、摘抄、做笔记等。这些方式在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同时还能帮助其更深层次地去理解文章知识并提高记忆质量;同时,动笔思考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提升自学能力。随着学生动笔习惯的逐渐养成,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写一些相关的阅读心得,及时记录自己的读书感悟。在这样的反复训练中,学生可以积累知识,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三、结语

阅读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是现代阅读教学中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阅读教学知识的介绍,分析在现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最后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更好地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中高年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参考文献:

[1]楚虹阳.让阅读有趣一点——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6(18).

[2]杨瑞红.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8).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