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2018-10-30 11:58鲁浩
环球慈善 2018年6期
关键词:无字梁家知青

鲁浩

“我人生第一步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习近平

梁家河,是一个地方,也是一种精神,是一首关于奋斗的青春之歌;梁家河,是一个情结,也是一种信念,是一条激情燃烧的岁月之河。

有人曾言:如果想了解一个民族,那就去追溯这个民族的历史长河;如果想了解一个人,那就去追寻这个人的青春岁月。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时代方位上,品读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深深感到,这不仅是一部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也是一部心灵之书、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这里,不仅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赤子初心、追求真理的进取精神、忘我学习的人生追求、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复兴民族的伟大梦想,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迈出人生第一步”“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起点,读懂人生、读懂人民、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形成的重要起点。

这是一部有字之书

文字既是对文明的记载,也是对文化的传承。作为有字之书的典籍,既是我们人类对过去精神生活的留存,也是对历史的忠实记录。2004年8月14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接受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时说:“我确实把自己当做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启程点……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

有字之书,真情汗水也。梁家河一书,既是一本从多个侧面忠实记录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经历、对梁家河的“故土情结”,以及他的“小伙伴”们深受感染并进而影响了人生道路的故事,梁家河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和幸福生活的有字之书,也是一本习近平总书记用真情和汗水写就的在逆境中奋斗成长、在磨砺中脱胎换骨、在窑洞里读书求知、在实干中坚定理想信念的有字之书。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如果说学习是为了仰望星空,那么实干就是为了汲取人民的智慧、大地的力量。“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陕北人称自己是“受苦人”,知青习近平到了梁家河后,吃苦就成为了他必修的第一课。书中记录的点点滴滴细节,亲历者一段一段充满深情的回忆,都告诉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除了读书学习之外,从未停止过的一件事就是吃苦。从没有见过跳蚤,到躺在跳蚤堆里都能睡得着,过了跳蚤关;从在北京吃精米细面,到来到这里咽得下糠菜粗粮,过了饮食关;从没有摸过钁头,到成了种地的好把式,过了劳动关;从对农村的事格格不入,到与村民水乳交融,过了思想关;在吃苦的过程当中真正地完成了从北京娃到村里娃、从青年学生到优秀知青、从热血青年到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的转变。

有字之书,乐知好学也。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对于知青习近平而言,即便环境再恶劣,条件再艰苦,他一天也没有放松过读书学习。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我爱好很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知青习近平喜欢读书,是因为他将读书与求知紧紧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我给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博学要求,只有博学多识,才能学有本源,气象自大。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在《梁家河》这本书中,就记载了一个习近平借书的故事。他为了看一本《浮士德》,足足跑了30里路去找人家借,并恳求道:“借我看看吧,我肯定还你。”虽然学习的条件异常简陋,没有电,但习近平在窑洞里借助煤油灯读书的身影,却成了梁河家一道独特的风景,一种永远的历史定格。”

有字之书,经世致用也。在梁家河,知青习近平,不仅通过读书学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汲取了精神力量,做到了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他虽然爱读书、苦读书,但从来不是死读书、读死书。据同为知青的戴明说:“我和近平都看过一部书,是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书名虽然是‘简编但实际是厚厚四大本。我和近平都从头到尾认真地读过这部书。对我而言,大概就是读过了,了解了历史,丰富了知识。而对于近平来说,他就会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习近平在赵家河大队搞社教时,组织大家开会,话题紧紧围绕老百姓感兴趣的事,寓教于乐,让大家都能听进去,按村里俏皮话大王任厚成的话说:“近平讲话,能把人听憨了!”“听憨了”是陕北方言,意为听得入迷了。2014年3月,习近平在柏林做演讲时,在阐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时,就“脱口而出”引用了《浮士德》中的人物“墨菲斯托”,來回击西方社会的“中国威胁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生动体现吧。

这是一部无字之书

有时候,生活与实践这本无字之书,教会赋予我们的东西,会比书本更直接得多、深刻得多、现实得多。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在延安插队的岁月时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以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无字之书,人生经历也。正如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所说,“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知青习近平,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这,也成为他后来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磨难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品格,困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智慧。打坝是强度非常大的体力劳动,先拉土铺好,再用夯石砸实,光拉土“一人一天要推200车。”没有手套,习近平就直接用手抓住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泡,第二天接着干,乡亲们说:“近平一直拼命干,从不‘撒奸儿。”每每看到此处,总会让人眼眶湿润,能够得到乡亲们不“撒奸儿”的评价,极其不易,因为那是用满手血泡换来的。群众的信任,比金子还珍贵。只有不“撒奸儿”,才意味着群众靠得住,人民信得过。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艰难困苦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他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吗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无字之书,躬身实践也。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帆风顺的生活不叫成长,迎难而上的进取才能百炼成钢。

在同吃苦共患难的艰苦环境中,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更能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老乡回忆,有一回做农活,习近平带了白面馍上山,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老乡吃的都是糠做的窝头,就把白面馍全分给了别人,自己饿了一顿。其实,这些白面馍是队里为了给知青改善生活的,但習近平与群众同甘共苦,主动放弃了这一“福利”。

吃苦的是身体,强健的却是精神,磨砺的却是意志。据习近平总书记回忆:“我们觉得锻炼毅力就得这么炼……一到下雪天,我们就出去摸爬滚打,下雨的时候去淋雨,下雪的时候去搓雪,在井台边洗冷水澡……”

无字之书,理性升华也。小山村里有“大学问”,“大学问”里有大精神。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里,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读了大量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字之书,关键是读懂了“共产党人初心”这部无字之书,读懂了“人民”这部无字之书,读懂了“中国农村”这部无字之书,也读懂了“实事求是”这部无字之书。在梁家河的七年里,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融入了群众,服务着群众,从依靠群众走向了教育和引导群众,也将自己的感性认识,不断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了坚不可摧的群众观念,铸就了旗帜鲜明的人民立场,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

这是一部心灵之书

心灵之书,既可以映照现实,关照我们的“心灵成长”,又可以作为我们奋进的标杆,前进的灯塔。

心灵之书,初心信仰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既写在党的旗帜上,镌刻在一大红船上,也铭记在延安宝塔山上,蕴藏在梁家河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习近平总书记给梁家河带来了沧桑巨变,梁家河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他的初心和信仰。在梁家河,知青习近平得到了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崇敬爱戴,发自内心的坚定追随。在较短时间内,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房、菜园等改善群众生活的新事物,像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出现,无一不折射着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为民谋利的信念。

河流万里,其必有源。如果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联系发展的观点来审视思考,就会发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既是长期沉淀积累的结果,也有很多能从梁家河这个地方找到源头。可以说,梁家河既是习近平总书记走向社会的人生第一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起点和实践起点。我们从领袖成长历程中深切体悟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深厚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实践基础、群众基础,有利于促进党员干部更加发自内心的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

心灵之书,奋斗精神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的青春只有一次。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读过《梁家河》这本书的读者都会由衷地感叹,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每时每刻不在奋斗中度过。我们只有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才能从历史走向未来,只有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让读者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就是习近平当上村党支书后,决心要修一座水坠坝。困难不仅来自于自然环境,还有人的阻力,村里老几辈人不敢想的事,习近平想了,而且还要干成。他先从思想工作做起,终于说动了所有人。习近平又为此投入了全部的热情,不分昼夜,终于给梁家河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其实,不为人知的是,干事不仅有风险,甚至还伴随着危险。在去四川“取经”的过程中,车子在山路上突然打滑失控,一头撞在了山上,路的另一边就是悬崖,让大家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习近平总书记在艰苦的环境中,不仅磨砺了坚强意志,锻造了过人才干,更明白了群众所需,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说到了群众的心窝里,铭刻到了共产党人的灵魂中。如果说吃苦是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那么奋斗就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所具有的坚强魄力的底蕴,也成为新时期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既为我们感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成长经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鲜活教材,又为我们增进对领袖的高度认同提供了生动的党史教材。

心灵之书,为民情怀也。一位陕北诗人说:“一个人能够投入这块土地的怀抱,让自己的心灵、血脉与这块土地同频震颤,他就能获得这块土地上磅礴的能量。”在梁家河,知青习近平不仅体察到了人民群众最深重的疾苦,也滋养了他对人民群众最深厚的感情,孕育了他作为大国领袖亲民爱民为民的信念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习近平办沼气也是在梁家河浓墨重彩的一笔,只要是为了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习近平就敢为天下先。在打沼气的过程中,不同声音出现了:“好后生哩,别逞能……沼气在咱这儿办不成!”“挖那么个坑,填上粪,就能着火?不可能!”但习近平有着无比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坚定真挚的人民情怀,只要是对群众长远有利的,就必须干成干好,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情况下,终于让沼气点灯从“传说”变成了现实。

梁家河,是一幅浓缩历史岁月和青春中国的时代画卷。转眼40余年过去了,不仅是梁家河早已旧貌换新颜,整个中国也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读好梁家河这部大书,走进人民领袖的青年人生,探求梁家河蕴涵的大学问,更加感受到大国掌舵者的大抱负、大担当、大使命。更能让我们加满油、把稳舵,精诚团结、勠力同行,凝聚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力量,谱写属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梁家河,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一个把心留住的地方,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

猜你喜欢
无字梁家知青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梁家河岁月
无字的情书
梁家河
难忘知青岁月
不可思议的旅程
亲亲的梁家河
知青伟大的一代青年
难忘的知青往事(二)
难忘的知青往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