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在高师视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10-31 07:43■/
长江丛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读谱谱例乐谱

■/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视唱教学的教学内容、模式与方法仍偏向西方化,尤其是视唱的练习曲目绝大多数都以西洋大小调式为基础,而以我国民间音乐为素材的视唱曲目只占视唱练耳教材的极小一部分。此种情况极其不利于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了解和学习我们国家的民间音乐。作为华夏子孙的我们应该去了解、学习我国的民间音乐,培养“中国耳朵”。

以下对练习民间音乐视唱时涉及到的几点问题进行阐述:

一、重视乐谱的本体作用,采用读谱与唱谱分步练习的训练方法

我们最先从乐谱入手,在对乐谱的各个符号有了初步认识后继而结合自己对该乐谱的理解从情感上做出进一步的加深,最后将乐谱以人声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可以看出,视唱练耳是以认识乐谱为起点的,中间经过符号认识、情感加深等一系列转换后才能最终完成音乐的表达,这一过程恰恰反映出了视唱练耳蕴含的内在哲学思想。

图1 谱例1

视唱练耳最早起源于意大利与法国,而在意大利国内的视唱教学中,读谱与唱谱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练习方法。读谱练习是引导学习者只读出谱例上的音名与各种符号而不需要考虑音高的一种练习方式;唱谱练习则是用人声将乐谱中的所有标记完整地表现出来,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视唱相一致。在意大利国内视唱训练中,读谱练习涉及的训练内容难度较高,包括各种谱号音位的熟悉、常见节奏与复杂节奏型、各种特殊记号以及表情符号等;而唱谱练习的训练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以转调和变化音的练习为重点。在其日常教学中读谱练习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读谱练习的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学习者的音乐综合素质。读谱练习不过分强调唱,而是先引导学习者对乐谱进行全面理解与消化,当其能在短时间内读出乐谱上的所有标记与符号信息时,正确唱谱对其来说就十分容易了。我国视唱教学单纯强调唱谱,使得学习者需要同时兼顾音高、节奏型、转调、特殊标记等多项音乐要素,增大了学习难度,学习效果也是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在进行视唱练习时,也可以借鉴意大利读谱练习的方式,将读谱与唱谱分开训练,先引导学习者读好谱例上出现的所有音乐要素及重难点部分,而后再训练其作唱谱练习,相信会使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会有显著提升。

二、关注民间音乐共性与个性,采用典型旋律音提炼连接的定调方法

我国各民族音乐在其长期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一无二的音乐特色,在艺术形象的创造、音乐情感的表达、音乐的体裁形式与表现手段等方面既反映出民族音乐的共性,也体现了各地区音乐的特性,因此,我们在训练时也应注意到民族音乐的共性与个性。

目前视唱练习中最为常见的定调方法是主和弦定调法,即在视唱乐谱前先根据调号以及开头、结尾的音来确定主和弦,进而定调,但这种方法只适应于西洋大小调式的作品;我国民间音乐多采用传统的民族调式(包括民族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作品中多音程,很少涉及完整的和弦、和声,因此在视唱民间音乐定调时就不宜采用主和弦定调法,而应选用先汲取调式中的典型旋律音,再将主要旋律音连接起来的方法定调。如谱例1(图1)。

上例的宫音是G,而贯穿全曲的主音为D,是典型的六声调式(D徵加变宫),我们在定调的时候就可以将典型旋律音提炼出来,而后归纳为谱例2(图2)呈现的旋律连接。

中国民间音乐元素应用到高师音乐专业视唱教学中,有助于帮助学习者的音乐技能与音乐综合能力得到双向发展,使他们能“用两条腿走路”,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为传统音乐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视唱学习将更有价值、更具成效,为视唱练耳烙上鲜明的“中国符号”。

注释

①刘永福.建立我们自己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黄翔鹏《中国传统音乐一百八十调谱例集》的理论与实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5(2):45~48.

猜你喜欢
读谱谱例乐谱
山之高
陶维龙教授课堂实录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声民族化技法研究
乐谱:放飞梦想
浅谈在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读谱的能力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论钢琴演奏的音乐性
基因密码乐谱
谈读谱与音乐听觉对钢琴演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