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有位,不越位

2018-11-01 05:44
新校长 2018年4期
关键词:午餐食堂家长

“家委会既要找准自己的空间,又要把事情做出高度,也就是说,首先要把事情做对,还要把事情做好。”在米爸看来,家委会要想做好,一定要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放在第一位,有作为,不越位。

午餐质量听证会

5月21日,中国学生营养日。在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的会议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听证会开了整整一下午,讨论的话题是学生午饭。

一位家委会成员拿出一份本校学生午餐情况的调查报告,该调查抽取一、三、七、八年级各两个班全体学生作为样本,调查涉及班级的饭菜总重量、饭后回收剩余饭菜重量以及由此匡算出来的人均食用饭菜重量。

家长以调查数据为依据,连珠炮式地抛出一系列问题,要求供餐公司改进午餐质量。同时,家委会还酝酿了一整套营养午餐干预机制,从开展学生食品营养教育入手,直至在学校选择供餐公司方面争取发言权。

王玮航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听证会,也是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一个很好的开端。此后,家委会就有两名精通儿童营养的委员专门负责对学生伙食的监管,每周营养午餐配置由他们认可签字。委员们可不定期直接到食堂检查饭菜质量,监督卫生情况,以履行家长赋予的工作职责。

把冲突化解决掉

一次,学校突遇学生体育课内意外猝死的紧急事件,家校联动使事态发展与善后处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学校第一时间告知全体家委会成员事情发生经过与抢救医治情况,以防谣言干扰;在学校成立事故处理小组的同时,家委会也成立相关小组,派专员24小时安抚家属,从心理上帮助家属渡过难关,并以第三方身份参与当事家长与校方的调解,对事件的解决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之后,这个案例成了学校处理类似事件重要的经验依据。

该事件发生后,学校还围绕各地出现的一些中学生不珍惜自身生命的事件,组织了以“关爱生命、关注成长”为主题的家长、学生、教师三方论坛。论坛以谈话的形式,选择发生在家长、学生、教师之间的一件涉及生命与成长的事例,让家长、学生和教师在讲坛上畅谈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成长的瞩望。论坛上,家长直抒胸臆,教师一展胸怀,学生也畅所欲言,使彼此有了良好的沟通和理解。

为课程资源注入活水

学校提出的“生命、生活、生态”主题课程,需要大量社会资源的注入。于是,学校从家长资源库征询反馈单中挖掘家长资源,不但给学生提供开展社会实践的场所,让学生走出校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请家长走进学校,当回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授课,让学生、教师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各行各业的工作特点与工作内容。

半日营社会考察活动以学生家长工作单位或家长熟悉的社会场所为考察地,由家委会和班主任共同商议活动方案,活动中家长帮助联系考察地点、车辆,和教师一起带学生参观、体验,负责他们的安全。通用汽车、家乐福物流、商务印刷所、大白兔奶糖厂等相继成为了孩子的第二课堂。

2015年开始,家委会从各个年级筛选了优秀的讲师资源,组建“家长讲师团”,以年级为单位进班授课,主要负责小学部的微课堂,每位讲师以两年为一个聘期,以便固定课程。

家长讲师祖敏的书法启蒙课——“书法最美”,作为最受孩子们喜欢的微课堂之一,已经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从易到难的三稿讲课PPT。

这个课程,旨在授“意”,而非授“技”。课堂上,你能听到书法家的小故事,看到书体的演变过程,了解文房四宝的趣闻,每次结束前,祖敏老师都会挥毫书写篆、隶、楷、行、草五体“永”字,一个字能变化出如此多的模样,引得孩子们惊叹连连,纷纷求取墨宝,她也一一满足,希望孩子们能触摸墨迹,激发对书法艺术的热情。

不仅父母参与,家长讲师团中也有祖父母的身影,孩子们心中的“明星教师”施一飞,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外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集邮,有大量珍贵的邮票,他引导孩子们带着问题,去邮票中寻找答案,看得孩子们眼馋不已,受益良多。

2017年秋季学期,家委会教支部总共开展了35堂微课,内容涉及自然、科技、医学、法律、经济、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全面覆盖小学部各个班级。

与此同时,家委会在家长讲师团的组织上也越发专业,“我们前部长就被校长称赞说,已经达到主管教育的副校长的水平。”教支部部长陆振燕表示,加入讲师团的家长要事先提交课题、教学大纲和教学PPT,由教支部进行选择,确定课程安排。等正式开讲后,家委会还会安排人员进班旁听,并根据课后学生和老师的反馈协助讲师进行再次优化。

越来越多不同行业的优秀家长,通过微课堂走进学校,和孩子们分享经验与体会,推动孩子们对自我、学业生涯与社会成长等多方面的认识。“微课堂都是利用学校周一中午广播时间进行,讲师团有六十多位家长,大部分都在上班,家长们通过年假或调休,赶过来给孩子们上课,真的是很让人感动。”

家校共商机制

家校合作工作的推进,使教师越来越愿意与家长共同商议学生成长中的各类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也会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争取赢得家长支持。

一天,当教师打开学校内网时,发现事务部孟主任将一封家长的短信和他推荐的一篇如何开展男孩教育的文章发给了大家,由此引发了许多教师的思考与交流。不少教师在网上跟帖,一位教师发帖说,真得感谢这位家长提醒,原来男孩和女孩之间有这么多不同。今后对男孩的研究要从生理、心理几方面入手,多一点耐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家长微课堂

学校在家长讲课结束后组织的答谢会

家长义工正在为爱心延长晚托班的孩子辅导作业

家长义工正在校门口进行交通疏导

王玮航校长说,家长来信是个宝,它让学校看到了家长对教育的诉求,也使我们有了更清晰的服务思路。学校每学期开展的家长开放日、学校服务质量家长问卷调查,让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全面参与对学校工作、任课教师的评价,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家校共商机制的运作还体现在共同商议妥善处理教育教学质量投诉的问题上。如某班学生对某位任课教师教学的学科无兴趣,出现了课堂纪律涣散的状况,家长可通过校园网络平台投诉该教师。家委会与学校校务办迅速成立矛盾处理小组,行使督办权。一方面,利用家长资源给这个班级学生开设讲座,介绍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意义,让学生大受启发;另一方面,建设性地提出一套改善课堂现状、恢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良好形象的意见,帮助教师克服困难,及时解决冲突。

推动餐标

食堂管理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让孩子在学校吃得健康、卫生,无疑是所有家长都关心的头等大事,也是发生矛盾最多的焦点问题。

和很多学校一样,东校的食堂是由独立的餐饮企业经营的。家委会成员发现,食堂使用的原料中有转基因大豆调和油,就纷纷提出抗议,要求换非转基因产品,米的质量也不够好,也应该提高标准。可食堂也很为难,“如果换家长指定的油和米,成本就会上升,就会超出政府给的每餐6.5元预算标准,产生亏损。”

原来,6.5元的标准是几年前制定的,随着物价的普遍上涨,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但在政府没有出台新标准前,也只能按照原来的执行,于是就出现了家长对食堂不满意,学校又爱莫能助的局面。

如果处理不慎,家委会和餐饮企业很容易陷入对立和僵持,学校夹在中间也很尴尬。此时,家委会和东校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及家委会自身的定位转换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校与家长一条心,立刻向食堂施加压力,让其马上提高米和油的标准,成本的问题可以后续商量解决。

看着饭菜的质量提高了,家委会便筹划着把6.5元的标准提高到9元,增加的2.5元由家长承担。毕竟,食堂不可能一直亏着运行下去。

为了提高伙食标准,家委会找来上海市和浦东新区所有的相关文件,对上面要求的每个步骤都研究了个透彻——要召开什么样的会议、进行怎样的论证、文件格式如何写,这些在文件中都有详细的规定。有了这些程序和文件,家委会可以一一照着做,但最关键的是,此事必须得到全校家长100%同意,任何一位家长不同意就会一票否决。

于是,米爸立即召集每班家长代表、年级家委会和校级家委会举行集体会议,讨论后形成决议并当场签名。硬是把所有的文件和全部家长的签字交到了浦东新区教委后勤办。

2015年8月,实验东校的学生营养午餐“菜价自定、菜谱自定”方案终于获得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在运行两个月后,学生每餐的餐标又由原来的9元提高到12元。

在浦东新区六百多所学校中,想提高餐费标准的家长数不胜数,但把这件事做成的,东校是第一家。

在王玮航校长看来,能够促成这一项惠及所有学生的改革,家委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米爸眼里,这一切离不开学校的鼎力支持,“学校一方面为我们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各方的电话打到校长办公室,王校长的态度也一直很明确,‘如果有任何问题学校愿意承担责任’,如此,才促成了改革的实施。”

可见,东校的家校合作已经形成非常良性的互动。

在瞿明超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家委会的工作在不断创新。这天是周五,瞿明超忙完手上的事儿,急忙离开单位。今天他要到儿子的学校做一件例行的事情:试吃午餐。

瞿爸到食堂取了一份教师用餐,上次他去了五年级调查用餐情况,今天他想去二年级看看。在二年级一班,他用自己手上的午餐和一个小男孩进行了调换。在教室里转一圈后,开始试吃午餐,并用心吃完每一道菜。瞿爸用一个小本子详细地记录了菜品、味道以及试吃的建议。在他本次试吃记录本上写着:

大块的猪排,建议切分成小块,二年级的小朋友正在换牙阶段,这样的大块猪排对牙齿不好。同时尽量不用不适宜长时间保存的青菜叶,学校9点钟开始装盒饭,到11点半分发给孩子,中间2个半小时的时间,青菜叶会变黄,视觉效果看起来较差,孩子们不愿意吃,但是蔬菜对孩子们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建议用西兰花、芹菜、土豆之类利于长时间保存的蔬菜。脆皮蛋今天在班上吃完了的孩子只有三分之一,孩子说味道不佳,能否尝试换成卤蛋给孩子们试试。

瞿明超随即把试吃记录上传到家长微信群里,接受其他家长对自己工作的监督。同时,他要把今天午餐调查的结果反馈给食堂。作为家委会生活部长,他负责和食堂进行良性沟通,以保障全校孩子的营养午餐。

猜你喜欢
午餐食堂家长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井下午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午餐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