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承家业成了“土专家”

2018-11-01 06:20文/雷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8期
关键词:遂宁市基地村民

文/雷 露

1999年,年满17岁的黄渝宁进入武警四川总队遂宁支队服役。18年的军旅生涯,练就出踏实肯干、果敢坚韧的军人作风。2017年,他褪下一身橄榄绿,回到家乡,子承家业,与农业结缘。

“水产养殖要注意控制水温、水质;林木种植要定时剪枝修丫,进行病虫害管理;种植油牡丹,要打通销售渠道……”如今,说起农业种养殖,黄渝宁头头是道。经过两年推广打造,齐韵农业公司越叫越响,规模越做越大,结出了累累硕果。

从“门外汉”到“土专家”

黄渝宁的童年时光是在船山区桂花镇的农村度过的,小时候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抓泥鳅、钓蛤蟆,田园生活安宁而祥和。后来,他随家人搬到了城市里生活,再后来进了部队当了兵。

退役后,黄渝宁回到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却发现这里和20年前变化不大,“没有什么发展”。因此,他萌生了要做些事情来改变村里现状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了母亲王冯的大力支持。

王冯是一名创业者,她于2013年注册创办了遂宁齐韵农业有限公司,主营水产养殖、牡丹花种植、林下鸡养殖等业务。在遂宁市搞农业的企业家里,王冯是为数不多的女性。面对儿子的选择,这位创业母亲无条件支持。

“我站在母亲的肩上创业。”很快,黄渝宁子承家业,从母亲手中接过了创业担子。“我的根在农村,创业不仅圆了我的农业梦,也让年迈的父母不再操劳。” 尽管黄渝宁很早就离开了农村,但从未减少对农村的关注。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带动引领,让村子“活”起来。

在创业早期,黄渝宁并没有太大把握,“一来缺乏农业知识,二来不了解相关政策”。为了尽快适应新身份,他坚持不懂就学、不会就问。白天,一有时间就往田间地头跑,认识农作物的种类,了解水产品的生长习性。晚上,带着问题去拜访经验丰富的村民,请教田间管理和水产养殖技术。为了学到行业内的先进生产技术,他甚至还前往武汉、德阳等地“拜师学技”。

创业路上多阻碍。一天傍晚,大雨磅礴,原本打算休息的黄渝宁放心不下,赶往水产基地察看。由于雨势太大,池塘被雨水冲垮。平日里管理基地的村民打着手电筒,在大雨中加固堤坝围栏。“池子里的泥鳅全跑了。”这次大雨让黄渝宁遭受重创,直接损失高达数百万元。

那段时间黄渝宁一直守在基地里。“如果放弃了,村民们就没有盼头了。”调整好心态,黄渝宁又重新购进种苗投入池中进行二次养殖。

虽然黄渝宁不叫苦不叫累,心里却憋着一股劲儿。考察项目、寻求政策支持、承租农户土地、建造养殖(种植)基地,引进项目和技术、聘请专业的人员……通过不懈努力,黄渝宁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

做一个有梦想的创业人

“我的梦想是在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生产手段和网络技术平台,将农业做成更有吸引力的产业,让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在黄渝宁看来,农村有无限可能。

不过,虽然农村有发展潜力,但传统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较弱,暴风雨、洪涝、干旱、冰雹都可能造成减产甚至绝收。针对水产基地的实际情况,黄渝宁通过挖泥去淤、科学种草、建渠排洪、加高加固塘埂等手段,科学合理地变小塘为大塘。这样一来,既提高了池塘的容水量和溶氧量,改善了池塘的生态环境,又增强了鱼塘的抗风险能力。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滞销也影响农业企业的发展。“农产品最大的困难是销路问题,消费者最关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互联网+农业’给了我解决这些问题的机会。”黄渝宁积极与当地电商合作,加入“遂宁鲜”电商品牌,不断扩大产品销量;为保障产品安全,引进专业设备,自动调节温度、湿度……一路上,黄渝宁摸着石头过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问题,公司规模逐步扩大。先后创建种植基地1个、果园2个、散养鸡场3个、水产品养殖基地15个、莲藕种植基地1个,建立了2800平方米的农产品专销中心。

齐韵农业公司也收获了很多荣誉。先后获得了“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四川省无公害水产品”“市级十大百姓信赖企业”等称号和“中国质量万里行”质量认证,被评为“遂宁市农业产业化生产龙头企业”。

黄渝宁并不满足,又开始琢磨发展乡村旅游。在他的电脑里保存着一张设计规划图,“桂花镇地处丘陵地区,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受地理条件限制。要想长远发展,还要依靠乡村旅游。”黄渝宁下一步的目标是将基地建成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中心,打造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

左:黄渝宁参加培训学习

右:基地开展牡丹采摘活动

创业不忘乡里乡情

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黄渝宁始终不忘回馈家乡。

在他的基地里,所有工人都是来自附近村子的村民。“可以一边工作挣钱一边照顾家庭,一举两得。”黄渝宁通过自己创业,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现在公司固定用工10人左右,农忙时用工可达上百人。

王刚是桂花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小时候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双腿落下残疾,但面对困境没有气馁,还练就了一手过硬的焊接本事。黄渝宁听说后,便决定聘用王刚为基地的“专用焊工”。

黄渝宁的帮扶并没有局限在当地,在遂宁市其它几个县城也有他帮扶的对象,他为这些地方的困难户免费送去牡丹花种子和猪崽鸡仔。在种养过程中,他还会统一提供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防疫管理等后期服务,农户负责日常看护照料。“请当地有意愿的贫困户进行牡丹花种植和猪崽鸡仔养殖,待到收成时,再以市场价从村民那里收购回来,以此增加村民收入。”

“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部队的经历,让黄渝宁多了一份责任。始终没有忘记这片生他养他的地方,始终牢记着自己“为乡亲干实事”的初心。他一手抓经济效益,一手抓社会责任,做好农业发展,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黄渝宁怀揣“带领村民群众奔康致富”的初心,回到家乡遂宁市船山区桂花镇开始创业,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带领大家科学种田,起到了很好的带头引领示范效果。他是遂宁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的一个典型。

近年来,遂宁市坚持把自主择业干部创业就业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资源开发整体规划,以创业就业培训为抓手,积极破解自主择业干部就业创业难题,使自主择业干部成为遂宁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猜你喜欢
遂宁市基地村民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我想
遂宁市安居区:全面推进人社工作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遂宁市安居区:人社工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
遂宁市:提升社保服务水平 夯实保障民生基础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我的基地我的连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