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湿性敷料覆盖肉芽创面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治疗深度烧伤创面临床研究*

2018-11-02 09:48席云峰肖厚安
陕西医学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植皮移植术肉芽

席云峰,张 斌,苏 伟,肖厚安

1.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榆林719000),2.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第九医院烧伤整形科(西安710054)

主题词 烧伤 生物敷料 @自体微粒皮移植术 @保湿性敷料

深度烧伤是指创面自行愈合需要21 d以上的烧伤,是救治伤员的时候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其创面的封闭与修复由于患者自身皮源严重不足而导致治疗进度停滞不前[1]。但是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伤口感染后有一定几率导致机体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2]。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自体皮源不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许多修复方法,例如表皮细胞膜片、自异体角质形成细胞混合培养及组织工程皮肤等,但临床上能够应用的十分有限[3-4]。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因为其皮粒微小,其特点在于可以使边缘新生的细胞扩展范围加大,更易于和创面的融合和覆盖,在机体自体皮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一次完成深度烧伤创面覆盖的优势而被大家所接受[5]。保湿型敷料根据相对密封和保湿的原则,湿润的环境促进愈合,创造一个缺氧的环境。结痂坏死组织溶解后,伤口幼皮的上皮化加速,促进伤口愈合,由此产生的一种新的湿润伤口愈合理念[6]。本研究旨在观察保湿性敷料覆盖肉芽创面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对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到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深度烧伤患者进行研究,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2例,男 46例,女 26例,平均年龄(44.61±11.32)岁;对照组8例,男 5例,女3例 ,平均年龄(45.73±11.86)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烧伤深度为II、III度;伤后30 min至8 h入院;抢救后无生命危险者;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者;神经障碍,沟通障碍者;不能配合本次研究样品采集者。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 研究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诊后,预防控制创面、全身感染,用保湿性敷料覆盖创面,伤后2~3 d进行烧伤创面薄化处理。薄化处理在换药时分次进行。坏死组织去除干净后,继续用保湿性敷料覆盖,直至形成肉芽创面。受皮区条件准备好后进行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术后用保湿敷料覆盖,3~6 d后首次更换敷料。之后每隔1~2 d更换,直至创面愈合。对照组在患者伤后2~7 d全身状态平稳后进行削痂植皮术,术后采用生物敷料覆盖,术后2~3 d换药,直至创面愈合。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定,0分表示无痛;分值越高,疼痛感越强;创面愈合率=(术后创面面积-10 d后的创面面积)/术后创面面积;疗效评定标准:优,无感染情况,植皮成活面积>90%;良,未发生感染,植皮面积成活>85%;差,存在感染情况,植皮成活面积<85%。

结 果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2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比较 见表3。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0 d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比较

3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见表4。观察组上皮组织完全覆盖创面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5。观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讨 论

在患者发生深度烧伤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预防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保护重要脏器。在临床的治疗中,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今早切除创面坏死组织,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尽可能的恢复患者烧伤部位的功能及外观[7]。深度烧伤患者在自体情况稳定下,对创面进行早期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时需注意患者病情的稳定和争取病情的转归情况[8]。

对于深度烧伤患者,传统削痂植皮可使患者烧伤部位有所恢复,但是在此之前要先进行生物敷料暂时保护伤口,之后4~7 d才开始手术,但是由于烧伤到手术之间间隔时间较长,创面组织加深,机体容易出现感染和炎症反应,从而影响机体局部的纤溶系统而导致局部高凝,术后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9-10]。本研究采用的保湿性敷料覆盖肉芽创面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其机制在于采用保湿性的敷料覆盖患者的创面,从而使患者的创面得到保湿,利于移植创面的微粒皮得到存活,进而扩增创面的上皮细胞。但同时自体微粒皮移植创面还是含有少量的细菌,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肉芽组织上充满了丰富的血管,使微粒皮与植床能更快的整合,一般来讲,7 d之内就可以形成稳定的皮岛,慢慢封闭创面[11-12]。传统削痂植皮术需要削、刮等方式,会增加患的疼痛感,容易造成患者创面损伤,因此,采用自体微真皮移植覆盖肉芽创面的保湿敷料更能被患者所接受。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保湿性敷料的患者疗效比生物敷料的好,分析是因为保湿性敷料可以有效的抑制创面的细菌生长、促进创面坏死组织的分离,为创面提供良好的微环境。以往有研究发现,保湿性敷料的伤口愈合理论在糖尿病足溃烂上同样的适用,对创面的修复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治疗上加快了创面修复的过程。本研究还发现,创面的愈合时间和10 d创面愈合率也显著高于采用生物敷料覆盖削痂植皮术的患者,结果表明,采用自体微粒皮移植覆盖肉芽创面的保湿敷料可有效提高疗效。分析原因是在伤口表面应用保湿敷料覆盖做到了肉芽水肿、创面渗出、创周红肿、分泌物可以在2~3 d得到明显改善,从而缩短治疗周期,换药次数减少,加快创面的愈合速度[13-14]。且采用保湿性敷料覆盖肉芽创面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的患者在治疗期间,上皮组织完全覆盖创面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低于采用生物敷料覆盖削痂植皮术的患者,建议在伤口表面涂抹保湿敷料,有利于残余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体内毛细血管的形成,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少换药的次数,避免了换药时对伤口的撕扯造成再损伤;残余创面使用保湿性敷料后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做到了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本研究采用保湿性敷料覆盖肉芽创面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采用生物敷料覆盖削痂植皮术的患者,分析是因为保湿性敷料不用每天更换敷料,避免伤口撕裂出血,刺激伤口细胞生长,减少伤口出血的发生综上所述,将保湿性敷料覆盖肉芽创面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应用于深度烧伤,可以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植皮移植术肉芽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型吸切器切除吻合口肉芽组织的疗效*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中药透皮技术对植皮术后坏死的临床应用
急诊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介入失败后的应用
一例心脏移植术后继发肺感染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
体外膜肺氧合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研究
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床与悬浮床对比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