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健脾活血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8-11-03 05:42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尿蛋白健脾原发性

杨 琳

(沈阳市和平区南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复杂,主要临床症状为蛋白尿、高脂以及不同程度的水肿等[1]。属于中医尿浊以及水肿的范畴[2]。本次研究对本院50例原发性肾炎综合征患者予以益肾健脾活血汤治疗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就诊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3月,按照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2,年龄为16~75岁,平均年龄为 (35.6±4.9) 岁,平均 (2.1±1.6)年。对照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3,年龄为15~72岁,平均为(33.4±5.6) 岁,平均病程为(2.1±3.6)年。2组患者均被确诊为患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且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声明,而且2组患者基线资料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强的松1 mg(kg·d)-1,洛汀新10 mg,均1次/d;双嘧达莫100 mg,3次/d。若疗效不满意,加用细胞毒性药物。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以益肾健脾活血汤治疗,组分:黄芪12 g,党参9 g,炒白术9 g,炒山药9 g,甘草4 g,茯苓9 g,石苇9 g,野山楂9 g,丹参9 g,制萸肉9 g等加减。如果患者出现少气乏力、面色萎黄以及面部浮肿的症状,应该加用白术以及防风;如果患者出现疲劳以及纳呆的患者可以加用佛手以及党参;如果患者出现头晕、口干舌燥以及耳鸣等情况出现的患者加用玉竹、旱莲以及女贞;如果患者出现全身水肿则加用大腹皮、泽泻以及车前子等。日煎1剂,分为2次口服。2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

1.3 疗效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 在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各3 mL检测,患者的ALB(血浆白蛋白)、TC(血清胆固醇)、SCr(血肌酐)、BUN(血尿素氮),同时检查24 h尿蛋白定量等。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且尿蛋白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24 h尿蛋白定量小于0.3 g,血浆白蛋白在连续三天的时间内均为>35 g/L,血脂及肾功能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消失,24 h尿蛋白定量在连续3天内的测定结果均为0.3~2.0 g,且肾功能改善;无效:尿蛋白含量没有减少,且肾功能无好转或者加重。有效率以显效+好转计算。

1.5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软件SPSS 17.0软件,2组患者有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2组患者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对比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对比 在治疗前,ALB、TC、SCr、BUN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以上生化指标均较其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而且实验组改善的程度更加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对比 (x±s)

3 讨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双侧肾小球发生弥漫性肾损害的临床症候群[3]。从中医角度来说,其主要病因为患者的气血阴阳不足,从而导致脾肺肾三种脏器的功能失常,主要临床表现为尿中蛋白的含量上升,而蛋白尿产生的原因为脾肾亏虚[4]。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单纯采取中药或者西药治疗的治疗效果均不太好,且患者的病情容易复发,此外,患者蛋白尿的症状也较难消失[5]。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会伤阴,进而损伤真阳。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在接受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健脾活血汤,可以起到增强治疗效果的作用[6]。方中的黄芪、茯苓以及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其中黄芪可以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程度,减少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从而起到抗凝以及抑制患者排出蛋白尿的作用[7]。丹参有化瘀通络的作用,可以促进血管的扩张以及血压的下降,主要机制为通过合成和释放抑制血管紧张素Ⅱ[8]。泽泻以及茯苓具有通淋利水的作用[9]。

本研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接受益肾健脾活血汤治疗后取得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且尿中的蛋白水平较前显著降低,患者的血肌酐、血清胆固醇以及血尿素氮的水平也均得到了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尿蛋白健脾原发性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尿蛋白肌酐对高血压性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