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生脉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临床疗效观察

2018-11-03 05:42欧阳河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生脉心肌炎病毒性

欧阳河泉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古县渡中心卫生院,江西 上饶 333139)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和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创伤,并且该病症还是扩张性心肌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1],通过对患者以静脉注射的方式应用心肌药物,并不能取得较理想的成效。为此,本文将以48例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患者(接诊于2016年3月—2018年2月) 为对象,分析黄芪生脉饮加减疗法在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48例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18~46岁,平均 (31.25±4.83) 岁;病程0.1~3年,平均(1.21±0.46)年;发病前有过度疲劳史者8例,有外感病史者13例,无明显发病诱因者3例。对照组:男12例,女12例;年龄19~48岁,平均 (31.79±4.62) 岁;病程0.2~3年,平均(1.37±0.61) 年;发病前有过度疲劳史者9例,有外感病史者14例,无明显发病诱因者1例。患者都经临床检查确诊符合成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2],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改变等症状和体征。患者都自愿参与此研究,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2组的发病原因和病情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即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风湿性心肌炎者。(2)冠心病者。(3) 妊娠与哺乳期妇女。(4)原发性心肌病者。(5)严重肝肾疾病者。(6)结缔组织病者。(7) 造血系统疾病者。(8)先天性心脏病者。(9)由代谢性疾病所致的心肌损害者。(10) 过敏体质者。(11) 依从性较差者[3]。

1.3 治疗方法 在明确病情后,全部患者开始常规治疗,试验组同时加用黄芪生脉饮加减治疗,详细如下:(1) 组方:党参20 g,五味子15 g,黄芪30~60 g,麦冬20 g。(2)加减方:气滞血瘀方中加郁金和川芎,失眠方中加柏子仁、茯神、酸枣仁、远志,痰浊方中加白术以及茯苓。(3)用法:每日2剂,以适量清水煎煮,留取汤汁饮服,2次/d。2组都维持治疗2个月。

1.4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3个月,统计2组疾病复发的患者例数,并经综合分析后作出比较。以《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的相关内容为标准,对2组连续治疗2个月后效果作出评估:(1)治愈,症状与体征彻底消失;心电图与心肌酶谱等检查均提示正常。(2)好转,症状与体征基本能消失;心电图与心肌酶谱等检查提示基本恢复正常。(3)有效,症状与体征明显缓解;心电图与心肌酶谱等检查提示改善。(4)无效,症状与体征无变化或加重;心电图与心肌酶谱等检查提示未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6883,P=0.0004<0.05)。如表1。

表1 2组疗效对比 [例(%)]

2.2 复发率比较 试验组中0例复发,对照组中3例复发,占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33,P<0.05)。

3 讨论

对于大部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来说,其在发病后都不会表现出较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有少数患者会存在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改变的情况。因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能够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临床医师需要为患者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有效抑制病情进展,提高预后效果,改善生存质量。

现阶段,常规西医治疗乃临床医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种重要手段,通常需要对患者施以营养心肌、抗心律失常、免疫调节以及抗病毒等治疗,但多数研究表明,常规西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不理想,且患者在停药后还比较容易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

中医学将病毒性心肌炎纳入“心悸”以及“胸痹”等范畴,病因主要为情志失节、寒邪内侵、年迈体虚、饮食失调以及劳倦内伤等,患者在发病后可表现出气短乏力、心悸怔忡以及口干咽燥等症状,部分伴有苔薄白、心前区隐痛不适以及舌质红等症状[5]。因寒邪内侵可引发肺失宣发的情况,从而导致耗津伤阴以及肺经郁热等,并能累及心,耗伤心气,当心气不足时,便可引发阴虚亏耗以及血行瘀滞的情况。故,治疗应从活血通脉以及益气养阴这两方面入手。此外,也有报道称,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患者存在余毒羁留的情况,若为阴虚火旺证,需以养心安神以及滋阴清火为治疗原则,若为痰瘀羁留证,需以养心安神以及补气养阴为治疗原则。此研究中,24例试验组患者在利用黄芪生脉饮加减进行佐治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疾病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黄芪生脉饮加减疗法在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中的应用,可取得比常规治疗更显著的成效,且有助于预防疾病复发。

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的抗缺氧能力比较强,且有助于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有效保护,让缺血/缺氧的心肌细胞能够恢复稳定,并能起到降低心肌能量消耗量、调节免疫功能、抗病毒以及抑制感染细胞病毒的作用[6]。现代研究表明,通过对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患者采用黄芪生脉饮加减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可显著提升其病情控制的效果,促进相关症状及体征缓解,缩短病情康复所需时间,改善预后。并且黄芪生脉饮还能够对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过程进行有效的抑制,且其耐缺氧作用也比较强,可有效促进机体活动以及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其中,黄芪为补气药物,含有蛋白质、氨基酸、淀粉、叶酸以及糖类等有效成分,具有扩张冠状血管、强心以及促进心脏收缩的作用,将之作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一种首选辅助治疗药物,可对心肌进行有效的保护,并有助于改善正性肌力。

总之,选择黄芪生脉饮加减疗法对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施治,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建议采纳。

猜你喜欢
生脉心肌炎病毒性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夏天补点生脉饮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噬的变化及灯盏生脉胶囊干预的影响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生脉饮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伴快速心律失常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