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教育:让每个生命都精彩

2018-11-06 10:14耿盈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二中个体评价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孩子虽然只是班集体的一分子,当我们尊重每一个个体时,其实是在向他们的生命致敬,在维护他们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的尊严。

走进洛阳市洛龙区第二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洛龙二中”)的校园,记者就被校魂石上的一句话吸引:“个体教育:让每个生命都精彩。”为什么洛龙二中所提出的适合校情的办学核心理念是注重“个体教育”呢?校长武春香给出了这样的解答。

好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发现最美的自己

耿盈:个体教育其实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差异化教育,做到尊重差异、成就个体,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想要达到也非常困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您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办学理念?

武春香:洛龙二中的校情本身就比较复杂,学校地处商贾云集之地——关林,又是关林地区唯一的公办初中。我们提供的教育不仅要适合本地土生土长的学生,更要有责任服务于来自各地的商户子女。这些来自不同区域、不同程度的学生,知识层次差异明显,行为习惯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研究差异,关注差异,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创造适合学生个体成长的教育。

学校根据生源的状况、学生间的差异、家长间的差异,让我们的教师开始思考个性化解决方案,教师希望把每个孩子教好,就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程度因材施教。对于领悟能力强、能够快速成长的学生,教师就进行点拨和拔高;对于理解能力较弱、学习过程较为吃力的学生,教师就单独对其进行补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再对学生个人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探讨,一步步总结、汇报、形成常态,使学校在探索实践中渐渐有了自己的核心理念:“个体教育:让每个生命都精彩。”

个体教育,是根据每个学生的成长需要,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得到快乐,得到成功,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最理想的自己。学生的潜能和兴趣爱好,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都去关注并发掘,他们将会获得更多自信,从而走出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个体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耿盈:您能不能具体谈谈,围绕办学核心理念,学校如何自上而下开展针对个体的教育?

武春香: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呢?这就要求我们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同时配以适合的评价机制。为此,我校不断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紧紧围绕“个体教育”这一工作思路,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我们常说:文化浸润生命。文化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根本追求是使人“文”化,以文“化”人。正是在这个“化”的过程中,生命个体在逐渐拥有知识、智慧和思想的同时,学校整体文化品格也自然而然地得以提升。因此,洛龙二中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将“个体教育”渗透到方方面面,为最终营造出有益于个体发展的环境文化而努力。

例如,我们校园文化中的“集秀壁”,就是集中展示洛龙二中学生风采的地方。为使每一个学生张扬个性,彰显特长,成为最好的自己,學校特别在教学楼的后面开辟了一片天地,一面简单的墙壁,就是学生自己的舞台,集中展示每个学生与众不同的魅力。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展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像歌曲、舞蹈、轮滑、写作、书画、摄影、跳绳、手工制作等优秀成果。他们有的是社团活动达人,在围棋、象棋、篮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上各显身手;有的是积极上进先锋,守纪律、讲卫生、有爱心、热心公益等,有值得称道的长处……总之,一面墙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反射着个性的光辉!

想要发展个性,张扬自我,需要拥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为此,学校积极建构了有益于个体发展的德育体系,即适应学生身心特点,有计划地实施德育课程,使其获得强大的精神激励。“双主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主体教育与主题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实施多措并举,提升师生综合素质。

学校从规范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入手,开设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课程。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合作精神教育、规则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同时还打造经典诵读节目演出、家校联欢等各种课程平台让师生乐于参与,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受到无形的教育。

此外,学校提倡“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个体成长,也将因材施教落实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学校尝试的“分层教学”,提出了“分层设定教学目标、分层制定教学方法、分层练习、分层留作业、分层辅导、分层评价”等一系列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真正收到“后进层得到尊重,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中等层得到重视,学习能力不断发展;优秀层得到解放,思维不断开拓”的课堂教学效果。

当然,除润泽生命的校园文化、滋养心灵的德育活动和承载未来的课堂改革外,学校独辟蹊径,开设针对生命个体的多元化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营养食谱,也是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专长,进而促进每个个体人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开设多元化的校本课程始终围绕着“个体教育”这个核心进行,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我们在学科设置、课程标准、课程载体、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都注意了“面向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思路。学校面向个体,按照学生年龄层次、兴趣、需要的不同开展校本课程教育,按照年级分为三部分:七年级篇“智慧从这里启迪”;八年级篇“眼界从这里打开”;九年级篇“成功从这里起步”。培养学生在学科知识之外的精神素养、人文情怀,让学生明是非、知荣辱、懂感恩、树理想、会幸福。

学生是个体,教师也是个体,学生要有个体化的成长历程,教师要有个体化的发展需要。我校的工作计划中有这样的内容:“推进名师工程,有目标、有层次、有计划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年轻教师有成长,中年教师有作为,老年教师经验有传承。”“要把洛龙二中办成一所让教师有成就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学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坚定信念,明确目标,用汗水和智慧,创造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满足更多层次的教育需要,成就更多不同层次的学生。

针对个体,建立多角度评价体系

耿盈:进行个体教育的结果如何,最终落脚点应该在于用什么方式来评价学生,那么,洛龙二中的评价体系是怎样建立的?

武春香: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也进行着新的改革。过去传统的偏重考试的评价制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的、富有个性的、主动发展的评价制度,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

洛龙二中对于学生的评价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可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基于学生个体成长过程的某一特定时期的评价,例如学校针对养成教育,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进行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能够使学生在阶段性目标的指引下,快速达到评价标准或者完成相关要求,从而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结果性评价,是对学生长期积累和努力的一种肯定,代表对学生行为习惯、常态化学习过程的认可和肯定,能使学生建立自信,更加发愤图强。

除此之外,学校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在学生的体育艺术方面、德育素养方面也都有完善的评价体系。这种“贴标签”的形式,让学生明白自身的闪光点,将各种发展的潜能开发出来。

可以说,学校的多元评价让学生建立了自信,从而发现最美好的自己。我们学校还有一个典型的个体教育的成功案例:一名蒋姓学生,在市级名校就读时成绩平平,比较内向,于是,家长将他转入我们学校。老师们通过观察这名学生的日常行为发现,他平时不爱写作业,却很喜欢腿绑沙袋跑步;他平时很少与同学交流,却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针对这名学生的特点,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制订出个性化教育方案,采取鼓励教育的方式,对学生循循善诱,使他最后顺利考上送入了省级示范性高中。

这种成功的案例在学校还有很多,在洛龙区无伴奏合唱节上,我们的教师带着学生,多次夺得比赛特等奖;“春诵经典”文化节上,我校排练的节目连续三年夺得区级特等奖。“个体教育”不仅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校本化落地,更是在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拓展与创新。

猜你喜欢
二中个体评价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霍邱县教师书画作品选登
高中计算机学习中的数列求解办法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